沂蒙山小调最初出现在哪里?

如题所述

最初出现在山东临沂沂蒙山望海楼脚下的费县薛庄镇上白石屋村。

起源:

1、1940年正值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沂蒙抗日根据地建立不久,日寇经常‘扫荡”,以国民党临沂专员张里元为首的顽固派也时常破坏抗日根据地。他们利用当地反动势力——黄沙会,与我抗日军民对抗。

2、1940年6月,根据上级命令,抗大一分校于山东临沂地区的垛庄南山一带参加了反顽战役。校文工团的编审股长李林和团员阮若珊受主任袁成隆之命,在费县白石屋村借助当地的花鼓调编写了歌曲《反对黄沙会》(《沂蒙山小调》的前身)。

3、建国后,来自渤海区的革命文艺战士,为《沂蒙山小调》续词定谱,使之定型。

扩展资料

文化艺术:

1、《沂蒙山小调》凭借着那种纯朴、 优美、 流畅的旋律成为民间音乐借鉴的经典曲目, 虽然历经好几十年的发展修改与演变, 非但没有使之消失, 反而更增添了不同的时代特色。

2、不管在什么样的时代,只要那悠扬的旋律一经飘起,感人质朴又亲切的歌词、朗朗上口的旋律立刻使人心情舒畅,沂蒙人用勤劳和智慧开辟了新的历程,用歌曲抒发着自己的感情。

3、《沂蒙山小调》 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能够表现出沂蒙地区的各种情景和美好的风光。又富有个性化, 这首曲目曾经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出现在中国各个地区甚至世界的荧屏上,同时也成为沂蒙和山东的代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沂蒙山小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