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的人的习俗有哪些?

如题所述

黑龙江的主要习俗:

1、冰河上的渔猎

完达山脉延伸在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汇合的地方。这里,丰厚的山林、水产资源,滋养着一个只有四千人口,却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顽强跋涉,并创造出独具北方渔猎文化特点的赫哲族。 

赫哲族聚居在黑龙江省的同江市八岔、街津口民族乡,饶河县四排民族乡及佳木斯市郊的敖奇村。沿松花江入黑龙江再转向乌苏里江,一路既可领略北国的山水风光,又可尽情探寻和体会赫哲族人的悠久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2、冰雪建筑

黑龙江冬季漫长,气候寒冷干燥,冬季平均气温零下15℃到零下30℃,在这样寒冷的环境中生存恐怕是其他地区的人们所难以想象的。

在长期的适应和改造生存环境的过程中,从竭尽全力开山凿洞抵御严寒到随心所欲利用冰雪资源制作冰灯、雪雕,东北人民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征服自然的过程,并随之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冰雪建筑文化。

东北的冰雪建筑是起始于地下的。东北的古代民族为了在寒风凛冽的冰天雪地中生存,“常为穴居,以深为贵。”用九节梯子下到洞穴之中,在洞中生一火盆,周围铺着树枝、柴草或皮张来抵御风寒。但由于地下采光和通风条件差,人们开始利用木材和一些毛草,从深地下走到浅地下乃至地面,赫哲族早期居住的“地窖”、 “马架子”就是此类过渡性住所。

3、冰雪饮食习俗

黑龙江的冬天是寒冷的,但寒冷的自然条件却极大地丰富了这里的冰雪食品,黑龙江的冰雪食品如油而不腻,清爽可口,晶莹剔透,营养丰富,独特的口味中蕴涵着北国冰雪洁白自然、刚劲漂洒的文化特质,是北方冰雪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冰果。有冻梨、冻柿子、冻苹果、冻海棠等,品种很多。

冻果中味道最美的要属冻梨。

冻梨外表黝黑,硬如铁蛋,一咬一道白印。吃冻梨要先把它放入凉水中暖,刚入水的梨还会在表皮上结一层厚厚的冰,但用不多时即可融化变软。化好的梨一咬一口水,酸甜津凉,吃后顿时感到身心为之一爽。特别酒后能吃上个冰梨,既解酒,又助消化。

东北地区早在辽代的契丹人(公元907-1125年)就有食冻梨的习惯。据庞文英《文晶杂录》记载,契丹人将已冻硬的梨“取冷水浸良久,冰皆外结,已而敲去,梨已融释。”

4、冬吃冰点

冬吃冰点是黑龙江人特有的偏好,走在街上,不时会看到头裹棉帽,身穿皮大衣,戴着棉手套,手持冰棍大快朵颐的人们,其神态之悠然,胃口之大,无不令人咋舌。

5、冻饺子 

春节前,家家都要通宵包很多饺子,放在室外冻起来。冻实的饺子,当当作响,互不粘连,把它们用大面袋装好,随吃随煮,百吃不厌。由于黑龙江家家都有一个室外的天然“大冰箱”,这样,一次辛苦,就可免除每日操劳做饭之苦。

6、冻豆腐

豆腐是东北冬季的主要副食品之一,将整板的鲜嫩豆腐,送到户外冻上即可。冻豆腐不同于鲜豆腐,内部呈蜂窝状,口味独特,与肉、鸡或各种蔬菜一起烧制,易于吸收汤的味道和营养,吃起来松软有滋昧,如南方的烤夫一样。

7、东北二人转表演

二人转亦称“蹦蹦”,产生并盛行于东北三省(黑、吉、辽),是在东北地区喜闻乐见,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是一种有说有唱、载歌载舞、生动活泼的走唱类曲艺,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发展历史。它的唱本语言通俗易懂,幽默风趣,充满生活气息;它的唱腔高亢火爆,土香土色,乡音悦耳。

二人转真实反映了东北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和风俗习惯,长期以来深受东北群众尤其是广大农民的喜爱,在民间中流传着 “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传”的说法,可见二人转的影响之深。 

二人转的不断发展完善充分体现了东北劳动人民对艺术美的追求和与时俱进的创造精神。 二人转的演出基本上是由一女(上装)、一男(下装)两个演员,有说有唱,分包赶角,叙述和表演故事情节,以“千军万马,就是咱俩”为突出特点。

伴奏乐器以板胡、二胡、唢呐(喇叭)、电子琴为主。表演讲究“唱、说、扮、舞”,说的是庄稼话,唱的是庄稼调儿,插科打诨,机智灵活,扮演人物以形写神,以假代真,讲究“二人演一角,人分神不分”,“一人演多角,人不分神分”。

二人转的舞蹈更是别具一格,肩功、腰功、步法都很有特色,尤其腕子功,包括平腕、翻腕、甩腕、压腕、绕腕、抖腕等多种,不一而足,令人称奇。演员施展的手绢花、扇花、风摆柳、仙人摘豆、金龙盘玉柱等绝活儿更是技艺高超,独步艺苑。正是“唱的好听,舞的优美,逗的风趣,扮的逼真,绝活精湛”,五功综合,雅俗共赏。

8、东北秧歌表演

东北秧歌有悠久的历史,是北方劳动人民长期创造积累的艺术财富,它起源于插秧耕田的劳动生活,又和古代祭祀农神祈求丰收,祈福禳灾时所唱的颂歌、禳歌有关,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农歌、菱歌、民间武术、杂技以及戏曲的技艺与形式,从而由一般的演唱秧歌发展到今天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歌舞。

今天的东北秧歌形式诙谐,风格独特,广袤的黑土地赋予它纯朴而豪放的灵性和风情,融泼辣、幽默、文静、稳重于一体,将东北人民热情质朴、刚柔并济的性格特征挥洒的淋漓尽致。稳中浪、浪中梗、梗中翘,踩在板上,扭在腰上,是东北秧歌的最大特点。同时,花样繁多的“手中花”,节奏明快富有弹性的鼓点,哏、俏、幽、稳、美的韵律,都是东北秧歌的特色。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7-01
黑龙江是中国的一个省份,拥有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这里有一些黑龙江的传统习俗:

冰雪嘉年华:由于寒冷的气候,黑龙江在冬季举办了许多冰雪嘉年华活动,如冰灯展览、冰上运动和雪雕比赛等。

东北年:在农历春节期间,黑龙江人会举行丰富多彩的年俗活动,如庙会、舞龙舞狮、扭秧歌等,热闹非凡。

龙江户外烧烤:黑龙江河流密布,人们喜欢在夏季举行户外烧烤聚会,在河边享受美食和欢乐时光。

流行穿袄子:由于气候寒冷,黑龙江的人们常年穿着袄子,袄子已经成为当地的流行时尚。

传统婚俗:黑龙江的结婚仪式通常包括礼仪讲究、拜堂、酒席和传统的民间歌舞等元素。

请注意,以上是部分黑龙江的传统习俗,具体习俗因地区和族群的差异可能会有所不同。
第2个回答  2023-06-29
黑龙江是中国东北地区的一个省份,拥有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下面是关于黑龙江人的习俗的详细介绍、相关案例以及相关扩展。

1. 农耕文化:黑龙江是一个农业大省,农耕文化在这里非常重要。每年的农历春节前后,黑龙江的农民会举行一系列的祭祀活动,以祈求来年的丰收。其中最重要的是祭祀祖先和土地神,农民们会在田间地头献上祭品,祈求土地的保佑和丰收的好兆头。

2. 渔猎文化:黑龙江拥有丰富的水资源,渔猎文化在这里也非常盛行。在冬季,黑龙江的冰面上会举行盛大的冰钓活动,成千上万的人们聚集在冰面上,享受钓鱼的乐趣。此外,渔猎文化还体现在黑龙江人的饮食习惯中,他们喜欢食用各种淡水鱼类和野味。

3. 民间舞蹈:黑龙江的民间舞蹈非常有特色,其中最著名的是松花江舞。松花江舞起源于黑龙江省的松花江流域地区,舞蹈动作矫健有力,富有激情和活力。在节日和庆典活动中,人们会穿上传统的民族服饰,跳起松花江舞,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祝福。

4. 冰雪娱乐:由于黑龙江的气候寒冷,冰雪资源非常丰富,因此冰雪娱乐也成为当地人喜爱的活动之一。每年的冬季,黑龙江会举办各种冰雪节和冰雪运动比赛,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参与者。例如,哈尔滨的冰雪大世界和冰灯艺术展,以及漠河的极地马拉松等。

5. 传统节日:黑龙江人有许多传统的节日,其中最重要的是春节、元宵节、端午节和中秋节。在这些节日里,人们会进行各种庆祝活动,如舞狮、舞龙、放烟花、赏月等。此外,黑龙江还有一些独特的节日,如哈尔滨的冰雪节和漠河的冰雪灯节等。

扩展:
1. 黑龙江的民俗文化受到了多个民族的影响,如汉族、满族、朝鲜族等。不同民族之间的习俗有所差异,但也有一些共同之处,如尊重长辈、重视家庭、注重礼仪等。

2. 黑龙江的美食文化也非常丰富多样,如哈尔滨的冰城美食、牡丹江的红肠、佳木斯的蜜饯等。这些美食代表了黑龙江人的独特口味和饮食习惯。

3. 黑龙江还有一些特色的民间艺术形式,如木偶戏、锣鼓队、秧歌等。这些艺术形式在传承中融入了黑龙江人的生活情感和审美观念。

总结起来,黑龙江的人的习俗丰富多样,包括农耕文化、渔猎文化、民间舞蹈、冰雪娱乐和传统节日等。这些习俗反映了黑龙江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8-05-26
黑龙江省,简称黑,省会哈尔滨,位于中国最东北部,中国国土的北端与东端均位于省境。因省境东北有黑龙江而得名。
戏剧
二人转已有200余年历史,它是在东北秧歌、民歌基础上,吸收借鉴了莲花落、评剧、皮影等艺术,逐渐发展起来的,流传于吉林、辽宁,也流传于黑龙江,并形成北路的特点:表演细腻,唱腔优美,以唱功取胜。
龙江剧是新中国建国以来在二人转基础上形成的新剧种,乡土味浓郁。

风土人情
黑龙江人在过去有关东三大怪:”窗户纸糊在外,大姑娘叼着个大烟袋,养活孩子吊起来"。
黑龙江人在冬季,经常不戴帽子在室外工作,喜欢在冬天里吃冰点,喜欢冬泳。
黑龙江人性格较为豪爽、热情、幽默、说话直来直去。
春节是黑龙江人的重要节日,从腊八到正月十五,杀年猪、包饺子、贴对联、做干粮,全家围在炕桌上大碗喝酒、大口吃肉,孩子们则打爬犁、打雪仗、玩嘎啦哈、堆雪人,大人们则扭秧歌、踩高跷、看二人转。

饮食文化

黑龙江美食
黑龙江省物产丰富,烹调原料门类齐全。人们称它"北有粮仓,南有渔场,西有畜群,东有果园,一年四季食不愁。“习惯上多食杂粮,副食品种多,喜食鱼虾和野味,口味以咸鲜为主。食法多蘸、拌,喜食渍酸菜和火锅,菜码大,分量足。

黑龙江人喜爱白酒与啤酒;饮啤酒常是论"扎"、论"瓶"、论"提"(一提为8瓶)。受俄罗斯人的影响,好友相聚,常以大红肠、扒鸡、花生米、茶叶蛋和面包佐餐,一次"小酌"往往几小时。
龙江菜以烹制山蔬,肉禽和淡水鱼虾技艺见长,讲究口味的香醇、鲜嫩、爽润、咸淡相宜,以珍、鲜、清、补和绿色天然食品著称。
黑龙江菜品炖菜较多,有小鸡炖蘑菇、酸菜白肉炖粉条、得莫利炖鱼、鲶鱼炖茄子、牛肉炖柿子(源于俄罗斯的苏伯汤)、氽白肉血肠、排骨炖豆角、东北乱炖等。种类不限、搭配方式多样,有地三鲜、锅包肉、烧茄子、虎皮肘子、黄瓜拉皮等。主食有当地大米、粘豆包,炸三角、大列巴等。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3-06-29
黑龙江省是中国东北地区的一个省份,拥有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和习俗。以下是一些黑龙江人常见的习俗:
1. 冬泳:黑龙江省的冬季非常寒冷,但当地人喜欢在冰冻的江河中游泳,这被称为冬泳,被认为对健康有益。
2. 冰雪娱乐:冰雪资源丰富,黑龙江人喜欢进行各种冰雪活动,如滑雪、滑冰、冰灯展览等。
3. 吃火锅:黑龙江人喜欢吃火锅,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天,火锅是一种常见的美食。
4. 赏枫叶:黑龙江省有许多美丽的枫叶景点,每年秋季,人们会前往赏枫。
5. 民俗表演:黑龙江省有丰富的民俗文化,包括舞蹈、歌曲、乐器演奏等表演形式。
6. 温泉浴:黑龙江省有许多温泉资源,人们喜欢在温泉中泡澡,以舒缓身心。
7. 龙舟赛:每年端午节期间,黑龙江省会举办龙舟赛,吸引了众多游客和参赛者。
8. 舞狮舞龙:在一些重要的节日和庆典活动中,人们会表演舞狮舞龙,以祈求好运和祝福。
以上仅列举了一些常见的黑龙江人习俗,实际上还有更多丰富多样的习俗和传统活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