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的亲戚们正在上演“断交”,每年都有很多亲人彼此不走动了,是咋回事?

如题所述

农村的亲戚们正在上演“断交”,每年都有很多亲人彼此不走动了,是咋回事?关于这个话题我来谈谈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不周到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常言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农村有句话叫“鲶鱼鲶鱼一伙,鞷雅鞷雅一伙”,说的是同类相聚的意思。

一来是说有共同语言,能说到一块儿,几天不见就想,有啥话就想和那个亲戚唠一唠,说完之后心里舒坦,要不然会憋出病来;聊聊天还能够得到一些点拨,心里能够亮堂一些。也就是现在说的三观相近,有共同阅历,共同观点和共同语言,聊起天来有共鸣点,能够得到理解。正所谓话不投机半句多,酒逢知己千杯少。

二来是现在农村也因为经济状况的差别正在走向阶层分化阶段。有能力有头脑能够抓住机会的人手里越来越有钱,住洋楼,开豪车,家里一应俱全,甚至还请几个保姆。没有能力抓不住机遇的人越来越和人家差距拉大,住平房,骑个电动车,家具也是凑合用,没有啥存款。有钱人心里看不起没钱人,没钱人觉得人家看不起自己也就不愿意靠近,实质上是虚荣心和自尊心在作怪。

三来有钱人开始和当官的和更加有钱的人拉近乎,目的是寻找更多赚钱的机会,或者找当官的人帮忙安排子女上学和工作,或者给别人帮忙,来显示自己的本事,也就是所谓的个人价值体现。

二、血缘关系决定亲近程度。

其实我认为在我们农村现实生活中,就是有较浓血缘关系,也就是没出五服的,亲情较浓,走动较为频繁,也能相互义务帮忙,出了五服之后逐渐生疏不再多走动。这个问题最生动的体现是家里有老人健在,兄弟姊妹回家的频率就高,一旦老人去世,一家人聚的就少,理由是工作忙,生活压力大,找理由就是不回老家。

正所谓“家有一老就是一宝”,有老人就有凝聚力,没了老人兄弟姊妹人心也就散了,更何况是亲戚之间了。过去农村孩子多,一生就是五六个,七八个,十来个的都有,三四个都是少的。亲戚也就很多,兄弟姊妹多了平辈人几辈子人之间都有较浓的血缘关系,走动就多。但等到老一辈不在了,隔得层数多了,血缘关系就淡了,牵挂程度就低了。

三、社会发展决定人生三观的改变,三观改变决定人们交往的选择。

我们通常所说的三观就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三观是最根本的人对于世界、人生、价值的基本认识,对于三观认识程度和层级不同,决定人际关系和对于社会的贡献力度,也决定个人和家族的社会地位。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随着国门的打开,国外的思想观念逐步渗透国民大脑,在物质极大丰富的同时,我们的思想认识也逐渐复杂起来。过去由于信息闭塞,人的思想认识不够开化,表现为质朴、单纯、憨厚、老实。但我们发现现在无论大山深处或者平原集镇的人们,思想都发生了极大变化,头脑变得灵活了,穿衣吃饭讲究了,对生活质量要求高了,对于周围交往的人群也有了更高的选择。

过去一切可以凑合凑合,也没有更多选择余地,现在国家开放了,国门打开了,经济发展了,信息量大了,交通方便了,社会发展了,但人们的现实主义和实用主义观点也就越来越强了,人们对于亲戚朋友的看法就更多了,各种选择余地也就更大了,不认同的人也就不来往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11-08
农村的亲戚们正在上演“断交”,通过外出务工,农民朋友获得了更多的经济收入;商品房的推出,农民可以在城市安家。每年都有很多亲人彼此不走动了
第2个回答  2022-11-08
因为现在的亲戚都很势力,巴结过得好的亲戚,瞧不起过得不好的穷亲戚,这两种行为都会让人反感,慢慢就不走动了。
第3个回答  2022-11-08
现在外出打工比较多,不经常在家,有时候也约不上。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