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思考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8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这是很多为人父母者的豪言壮语。也经常听到一些朋友说,“现在有了房子、有了事业,下一步拼的就是孩子教育”。实际上,这就是父母们内心的教育焦虑的体现。

为了这么一句话,父母、孩子们奔走在各种补习班、大小各种考试之中;为了这么一句话,教育进入“拼爹”、“拼妈”模式;为了这么一句话,多少家长失去理智,让孩子失去了快乐的童年。

但您想没想过,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绝不是指让孩子过早地认字、背诗、学英语。孩子从小浸泡在各种课外班里,就是赢在起跑线了吗?孩子从小掌握八门语言,就是赢在起跑线了吗?孩子成绩出类拔萃,这真的能成为人生赢家吗?现实告诉我们,并非如此。为什么呢?我们的起跑线都找错了。可怜天下父母心,口号喊了半辈子,却并不清楚起跑线到底在哪里。这种目光短浅的拔苗助长式教育,很容易会走向苗毁人亡的悲剧。

起跑线一: 健康 的人格、良好的习惯

教育的核心是培养 健康 人格, 健康 人格的核心是:做事主动性和自我控制力都强的人。

中考、高考后似乎涌现出一批优秀学生,其实,很多髙分学生未必真正优秀,真正优秀的学生,会具有主动性和自制力两颗种子都饱满的特点,这是北师大陈会昌教授20年跟踪研究之发现。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好习惯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资本,这个资本会不断地增值,一个人毕生都可以享用它的利息。坏习惯是道德上无法清偿的债务,这种债务能以不断增长的利息折磨人,使他最好的创举失败,并把他引到道德破产的地步。”

家庭教育应该是一种生活教育,它指向习惯养成。

家庭是培养习惯的学校,父母是培养习惯的老师。

家庭教育学校化、知识化是家庭教育的一个重大误区。

学校以知识教育为主,家庭以生活教育为主,可以相互配合却不可越位。


起跑线二:父母的爱和陪伴

神经教育学、脑科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等研究发现,0-3岁是儿童发展的关键期。但儿童发展不等于儿童教育,不等于幼儿园教育,更不等于提前教小学的课程,是由父母用爱和陪伴来完成的。父母的陪伴错过3岁前的脑发育关键期,损失是一生都无法弥补的。

从1966 年开始,罗马尼亚政府为了增加人口,强制要求每个家庭生5个孩子,但许多家庭并无抚养的能力,大约10 万名儿童被送进托儿机构。托儿机构的条件很差,孩子们的生活中没有亲吻、没有逗乐、没有 游戏 ,严重缺乏互动交流的机会。

一些科学家跟踪研究这些孩子一直到12岁,发现一些孩子整个脑的体积明显小于受到正常照料的儿童,更多的孩子 社会 情绪能力发育迟缓或低下,有进攻性行为,有多动行为,10%的儿童有类似孤独症的症状。科学家们把一些孩子送到合格家庭中去养育,发现2岁以前养育条件得到改善的,脑发育可以恢复;2岁以后再改善,脑的发育恢复就很难。赚够了钱再陪孩子,就晚了。

由于脑的发育是连续的,需要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所传递的感知刺激和语言刺激,后期的发育需要在前期发育的基础上进行,等赚够了钱再来陪伴孩子就晚了,错过脑发育的关键期,损失是一生都无法弥补的。对于那些忙着赚钱而疏于陪伴孩子的父母,建议他们宁可少赚一些钱也要多陪陪孩子。


起跑线三: 孩子的情绪能力

孩子今后能否成功,是由情绪能力决定的。

“得‘C’的学生进入 社会 后会取得成功”,在美国成为了热门话题。前美国总统布什曾经在演讲中这样说道:“我想对今天毕业的各位同学说‘干得很好’。而对成绩是C的同学们,我想说‘你也做得很好。而且一定可以成为总统’。”

著名作家林清玄曾经专门为中等生“正名”,称“考7至17名的孩子最有出息。”白岩松也曾经对儿子说过,“儿子,你要是考第一,我就跟你断绝父子关系!”。

“人生不是竞技,不必把撞线当成最大的光荣。当了第一的人也许是脆弱的,众人之上的滋味尝尽,如再有下落,感受的可能就是悲凉,于是,就将永远向前。”我们,往往把智商作为决定性因素。却忘了,孩子今后能否取得一定程度的成功,人生能否幸福快乐,是由情绪能力(而不是智商)决定的。

但目前大部分家长却只重视孩子的知识学习,忽略了情绪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有时不仅是忽略, 而且常常出于善意而伤害。童年不快乐会有什么后果?看看那些厌学、挂科的大学生也许就明白了。如果没有快乐的童年,一直被父母逼着学习,18岁以后就一心想着轻松,上了大学也没有上进的热情,不愿意发奋读书。出于无知而做出的有害于孩子的教育行为,最大的伤害是让孩子失去了对学习的热情。对学习和生活没有热情的人,一辈子都很难过得快乐,也很难有成就。

所以,与其整日忧虑于“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不如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