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职业劳动的特点

如题所述

教师职业劳动的特点:职业角色的多样化。

(一)教师职业的性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一章第三条对教师的概念作了全面、科学的界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第一次从法律上确认了教师的社会地位的专业性。

这一界定包含了两方面的内容:1.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2.教师是教育者,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

(二)教师职业的特点

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就是职业角色的多样化。

1、一般说来,教师职业角色主要有:“传道者”角色;“授业解惑者”角色;管理者角色;示范者角色;朋友角色;研究者角色。

2、教师角色的更换

(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当前学生的学习方式正由传统的接受学习向探究式、研究式学习转变,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从传授知识的角色向教育促进者的角色转变。具体要求包括:

A、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学习目标,并指出达到目标的途径。

B、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C、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各种便利条件。

D、建立良好的班级学习氛围。

E、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

F、和学生一起探寻真理,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2)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教师不仅是教学者还应该是研究者,要精通教学理论和分析教学理论,并可以独立完成教育行动研究。

(3)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教师要开发教育资源,包括开发校外和校内的教育资源;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课程进度和结构;教师还要有设计教学活动的能力;

(4)教师应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随着社会的发展,学校教育与社会的联系更加密切,教师的教育不仅局限于学校、课堂。所以教师不仅是学校的教师而且是社会的一员,所以教师应是开放型教师。

(5)教师应该是终身学习的践行者。

(三)教师劳动的特点

1、劳动的复杂性

(1)教师劳动的对象是发展变化中的,主要是未成熟的“人”。

(2)教师的工作任务是多方面的,要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3)教育过程是复杂的,教师抓好教育过程必须做好多种工作。

(4)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是广泛的,不限于学校内部。

2、强烈的示范性

(1)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活动的这一本质特点,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必然带有强烈的示范性。

(2)教师劳动和其他劳动的一个最大的不同点,就在于教师主要是用自己的思想、学识和言行,通

过示范的方式去直接影响劳动对象。

(3)教师的示范是学生最直接的表率,是引导和规范学生成长不可缺少的手段。

3、独特的创造性

教师劳动的创造性比一般劳动的创造性更具有灵活性,这主要是由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和教育情景的复

杂性所决定的。这种创造性主要并不在于对未知领域的探索和发现,而在于对创造性地运用教育、教学规

律,在复杂多变的教育情景中塑造发展中的人。教师劳动创造性的表现:

(1)首先表现在因材施教上

(2)也表现在对教育、教学的原则、方法、内容的运用、选择和处理上

(3)也表现在教师对教材内容的处理和加工上

(4)还表现在教师的教育机智上。教育机智就是一种对突发性教育情景做出迅速、恰当处理的随机

应变的能力。

4、教师劳动的专业性

这种专业性突出表现在教师对育人的崇高敬业精神和道德修养上,对教育教学专门化知识和技能的掌

握和教育活动的自主权上。

5、劳动效果的隐含性

教师的劳动效果作为一种潜在的价值,隐含在学生身上,体现在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和学生成长的

“德”“才”之中,无法直接观察到,需要等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之后才能显现。另外,学生成才需要很长

的周期,这就决定了教师的劳动效果在短时间内难以显现,所以,教师的劳动具有明显的滞后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