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干部身份如何认定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2-08
1、首先通过档案材料确定干部工人身份:人才档案里有标注。
2、其次干部和工人身份按岗位界定
3、工资待遇在同工龄、同学历的情况下工人低的多。
4、再同样的工作岗位上付出同样的劳动或者工人比干部干的好的情况下,提拔干部优先考虑干部,因为身份不同。
5、在同等岗位上工人必须参加职业道德考试,干部不需要。
6、工人必须要交纳养老保险金,干部不需要。
7、工人一辈子只能是工人,而干部可以提拔升迁,只要是工人组织人事部门将一律搁浅不用。
什么是干部身份和工人身份
1、干部身份
干部身份是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下,人事管理的制度,一直沿用到今天。仅在一些情况下还有用,比如报考公务员,一些国有企业、事业单位。职称的认定、评定,工龄的审核等也和此有关。
在目前的中国社会体系中,正常从业人员分三种身份:农民、工人、干部。农民归农业部管理,工人归劳动局管理,而干部归人事局管理。大学生属于国家培养的专业人才,通过向劳动部门申请办理招工(就业)手续后具备工人身份,通过人事组织部门办理吸收、录用干部手续后具备干部身份,招收并分配的大中专毕业生执行一年见习期考核合格办理转正定级手续后也具备干部身份。我国不同部门具备不同的行政职能,其中干部管理等方面由人事组织部门负责,工人管理及社会劳动保障等方面由劳动部门负责。目前身份仍是影响我国人才流动的一个重要因素,不具备明确身份的人员还不能随意流动。
2、工人身份
工人身份是原来计划经济体制下,人事管理的制度,一直沿用到今天。工人身份仅在一些情况下还有用。在中国社会体系中,公民分三种身份:农民、工人、干部。农民归农业部管理,工人归劳动局管理,而干部归人事局管理。现在在逐渐弱化这一观念。现在主要是聘用制度,按照岗位来划分。干什么事,就是什么称谓。现在的干部,是指政府公务员、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我国职业分为八个大类。
法律依据
《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
第四十六条关于在企业内录干、聘干问题,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内的全体职工统称为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内,各种不同的身分界限随之打破。应该按照劳动法的规定,通过签订劳动合同来明确劳动者的工作内容、岗位等。用人单位根据工作需要,调整劳动者的工作岗位时,可以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变更劳动合同的相关内容。
第七十五条用人单位全部职工实行劳动合同制度后,职工在用人单位由转制前的原工人岗位转为原干部(技术)岗位或由原干部(技术)岗位转为原工人岗位,其退休年龄和条件,按现岗位国家规定执行。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