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题为什么说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

如题所述

教育具有自身独特的发展规律和能动性。其次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定性,因为教育有自身的特殊对象,所以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定性,这一规定性就是培养人。

第一,教育归根到底是受生产力的发展和政治制度决定的。

第二,每一时代的教育从以往教育中继承什么,也与当时的生产力发展和政治制度分不开。

第三,在新政治制度下,与旧政治制度相适应的教育思想和内容,决不会长期存在下去,迟早要改变。

第四,新的教育思想、只能在新的政治制度下才能真正得到普遍的实施和发展。

扩展资料

教育具有继承性。教育不能脱离社会物质条件而凭空产生,但同时又是从以往教育发展而来的,都与以往教育有着渊源关系,正因为教育具有这种继承性,在同样的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国家,会有不同特色的教育;不同民族的教育会表现出不同的传统和特点。

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教育虽然受政治经济制度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但同时又和上层建筑中其他意识形态(主要表现为政治思想、道德观念、哲学思想、宗教、文学、艺术、法律等)发生密切的联系,受这些意识形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教育观点和教育内容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4-26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首先因为教育具有自身独特的发展规律和能动性,对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具有能动作用。

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定性,因为教育有自身的特殊对象,所以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定性,这一规定性就是培养人。教育发展本身所具有的继承性上。

教育当以最客观、最公正的意识思维教化于人,如此,人的思维才不至于过于偏差,并因思维的丰富而逐渐成熟、理性,并由此,走向最理性的自我和拥有最正确的思维认知,这就是教育的根本所在。

教育也是一种教书育人的过程,可将一种最客观的理解教予他人,而后在自己的生活经验中得以自己所认为的价值观。教育,是一种提高人的综合素质的实践活动。

扩展资料:

根据一定社会的现实和未来的需要,遵循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系统地引导受教育者获得知识技能,陶冶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的一种活动,以便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适应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的需要和促进社会发展的人。

文化教育通过改变个体的意识空间来改变个体的选择指向。人类通过文化教育增大了个体的意识空间,从而找到了教给个体选择对象的方式方法的捷径。

教育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的实践活动。人类的文化成果通过教育者附着在个体的意识当中,塑造了新的个体,为个体关于未来的指向提供了透视器和显微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教育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8-02-13
1、教育的相对独立性首先因为教育具有自身独特的发展规律和能动性,对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具有能动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育是一种转化活动的过程。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它要解决的问题是把人类积累的生产斗争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精神财富,形成受教育者的个性,这是教育所独有的特点。(2)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3)教育具有与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

2、其次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定性,因为教育有自身的特殊对象,所以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定性,这一规定性就是培养人。
3、教育发展本身所具有的继承性上,具体表现在:①教育内容的继承;②教育方式的继承;③教育理论与教育经验的继承。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6-03-09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独特的发展规律和能动性。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最主要表现为教育与生产力和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不平衡性。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还表现为教育发展本身所具有的继承性,具体表现在:第一,教育内用的继承;第二,教育方式的继承;第三,教育理论与教育经验的继承。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16-03-09
拖地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