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秦朝在秦始皇死后仅仅三年就灭亡了

如题所述

秦国直至秦昭襄王取得东进的一系列胜利成果之后,才拥有了统一天下的野心,在此之前的秦国,只能说是尽力生存并角逐霸业而已,否则不会出现魏国霸业、五国相王与齐秦二帝等划分战国时代国际霸权的事件。所以说,至少在秦昭襄王中期以前,拥有吞并天下野心与实力的国家不止一个秦虎狼,还有魏虎狼、齐虎狼、楚虎狼,秦国并不承受众矢之的的压力,秦国仍有机会利用纵横捭阖之术,将战祸与仇恨往关东任一国家身上推。这是秦昭襄王取得长平之战(前260年)以后的秦国所不具备的国际环境条件,而长平之战距离秦亡,不过53年,在这53年中,秦国始终面临着即便被打残了的关东六国之众怒,这份众怒最终化为反秦复国的怒火。

秦国长达一个半世纪的耕战强国政策,虽然提升了秦军战力,却也消耗了秦民的农力,长平以来一系列征战,消耗着秦国53年的壮劳力。天下战乱已久,虽然谈不上关东民众就一定比秦地民众要轻松,但至少可以说,秦民也会盼望休养生息,秦民也会厌倦战争动乱,也会厌倦为了战争动员而不断强化的专制集权国家机器。刘邦入关,约法三章,秦民拥戴刘邦并成为日后汉军后勤的基本盘,可见如果给秦民一个哪怕短暂比秦律更轻松的国家机器,秦民也会抛弃掉所谓“赳赳秦国”。更何况,不断将秦政秦律变本加厉的秦始皇、秦二世父子?质言之,秦国的政体是不得人心的,套用传统史观中的词语,便是“失民心者失天下”。

长平之战以来的53年间,秦国虽然打残了六国的军事力量,取得了压倒性的优势,但六国贵族的抗秦保国与反秦复国运动始终没有停歇,这是前述三点所致。从长平战后的救邯郸开始、到荆轲刺秦、到昌平君之乱与项燕的奋战,再到张良刺秦。尤其是,秦朝相当粗暴地推行以秦为尊的“统一范式”的作风,与各国民众原本习惯的风俗习惯发生冲突,六国民众的切身痛苦为秦政推行全国后的反秦复国提供了广大的舆论基础,使得六国贵族有机会再度乘机而起。 

最后要强调一下,秦始皇所做的这些事情,几乎都是在秦王朝建国初期做的。要知道,战国时代二百多年,七国混战,天下民力已疲,而秦始皇统一天下以后,不懂民力辛苦,反而将百姓驱来赶,替他搞他搞那,这些似乎对国家发展是有利了,但是节奏没把握对,而让百姓极为痛苦无奈。更可怕的是,到了秦二世,他没有反省教训,反而变本加厉,于是民力忍耐已到了极致,而陈胜吴广就成了压倒秦王朝的最后一根稻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1-31
只因为太过激进,步伐太大,引起百姓不满,赵高都不是主要原因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