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该怎样学?

如题所述

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h7sbICGoPmIuoqU4emmp3w

 提取码: vxn2 

 

希望可以帮到您和您的宝宝。

 

《洪恩宝宝学数学》是一套体系比较完整、内容比较全面的幼儿数学教育产品。它围绕数学教育知识点构建教学体系,充分展示了数学教育独有的风格,同时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大量选用了幼儿熟悉的生活情景和素材,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和接受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8-09

小学阶段,数学没什么难度,孩子数学不好,一般也不是智力因素,有很多是没适应学习,有的是没掌握正踊的方法,那你知道小学数学要怎么学成绩才会高吗?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小学数学最佳学习方法。

1、主动预习

主动预习,不仅能提前了解上课内容,在听课的时候有的放矢,还能锻炼孩子的自学能力。

具体做法:认真阅读敦材,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会看书,带着老师精心设计的思考题去预习。

如自学例题时,要弄清例题讲的什么内容,告诉了哪些条件,求什么,书上怎么解答的,为什么要这样解答,还有没有新的解法,解题步敷是怎样的。

抓住这些重要问题,动脑思考,步步深入,学会运用已有的知识去独立探究新的知识。远大小状元APP可以有效提高孩子的预习能力

2、学习思考问题的方法

"把一个长方体的高去掉2厘米后成为一个正方体,他的表面积减少了48平方厘米,这个正方体的体积是多少?"

一些学生对公式、性质、法则等背的挺熟,但遇到实际问题时,却又无从下手,不知如何应用所学的知识去解答问题,比如上题。

同学们对求体积的公式虽记得很熟,但由于该题涉及知识面广,许多同学理不出解题思路,这需要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逐渐掌握解题时的思考方法。

这道题从单位上讲,涉及到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从图形上讲,涉及到长方形、正方形、 长方体、正方体;从图形变化关系讲:长方形→正方形;

从思维推理上讲:长方体→减少一部分底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减少部分四个面面积相等→求一个面的面积→求出长方形的长(即正方形的一个棱长)→正方体的体积。

经老师启发,学生分析后,学生根据其思路(可画出图形)进行解答。

有的学生很快解答出来:设原长方体的底面长为X ,则2Xx4=48得:X=6(即正方体的棱长),这样得出正方体的体积为:6x6x6=216(立方厘米)。

远大小状元包含了人教版和北师大版的题材,适应大多数地区的学生,可以帮助孩子提高刷题量

3、掌握思考问题的方法

解答数学问题总的讲是有规律可循的。在解题时,要注意总结解题规律,在解决每一道练习题后,要注意回顾以下问题:

(1)本题最重要的特点是什么?

(2)解本题用了哪些基本知识与基本图形?

(3)本题你是怎样观察、联想、变换来实现转化的?

⑷解本题用了哪些数学思想、方法?

(5)解本题最关键的一步在那里?

(6)你做过与本题类似的题目吗?在解法、思路上有什么异同?

(7)本题你能发现几种解法?其中哪一种最优?哪种解法是特殊技巧?

你能总结在什么情况下采用吗?把这一连串的问题贯穿于解题各环节中,逐步完善,持之以恒,学生解题的心理稳定性和应变能力就可以不断提高,思维能力就会得到锻炼和发展。

远大小状元APP,分为家长版和学生版,数据同步,家长可以及时发现孩子学习

4、拓宽解题思路

在教学中老师会经常给学生设置疑点,提出问题,启发学生多思多想,这时学生要积极思考,拓竞思路,以便思维的广阔性得到较好的发展。

如:修一条长2400米的水渠,5天修了它的20% ,照这样计算剩下的还需几天修完?根据工作总畺、工作效率、工作时间三者的关系,学生可以列出下列算式:

(1)2400÷(2400x20%÷5)-5=20(天)

(2)2400x(1-20%)+(2400x20%÷5)=20(天)。

教师启发学生,提问:"修完它的20%用5天,还剩下(1-20%要用多少天修完呢?"学生很快想到倍比的方法列出:

(3)5x(1-20%)+20%=20(天)。

如果从"已知—m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方法去思考,又可得出下列解法:

(4)5+20%-5=20(天)。

再启发学生,能否用比例知识解答?学生又会想出:

(5)20% : (1-20%)=5 : X(设剩下的用X天修完)。

这样启发学生多思,沟通了知识间的纵横关系,变换解题方法,拓竞学生的解题思路,培养学生思维的炅活性。

5、善于质疑问难

学启于思,思源于疑。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从有疑开始的,学会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学会创新的关键。著名教育家顾明远说:"不会问的学生不是一个好学生。"现代教育的学生观要求:"学生能独立思考,有提出问题的力。"培养创新意识、学会学习,应从学会堤出疑问开始。

如学习"角的度量",认识量角器时,认真观察量角器,问自己:"我发现了什么?我有什么问题可提?"通过观察、思考,你可能会说:"为什么有两个半圆的刻度呢?""内外两个刻度有什么用处?", “只 有 一 个 刻 度 会 不 会 比 两 个 刻 度 更 方 便 量呢 ? 为 什 么 要有中心的一点呢?"等等,不同的学生会提出各种不同的看法。

在度量形状如"V"时,你可能会想到不必要用其中一条边与量角器零刻度线重合的办法。学习中要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即增加主体意识,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见解,激发创造欲望,始终保持高昂的学习情绪。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01-28

任何一个事物的成长都有顺序。小学的时候注重数学学科的认知,初中对过程有要求,高中注重结果,每个阶段的数学学习是不一样的,训练侧重也不尽相同。

作为数学这座大厦的根基,小学数学学习尤为重要,那我们怎样才能学好小学数学呢?

掌握三大学习方法

1、熟练的计算,充分地理解。

多练,形成对数字的熟悉感。

充分理解:

生活是最好的老师:家长要给孩子帮助,可以通过日常一些小事培养孩子,比如带孩子去市场买菜的时候,每一次付钱找回的零钱就叫孩子统计出来,叫孩子带上笔和纸,每买一种菜价格写在纸上,回家后就统计今天买菜用了多少钱。让孩子学会自我算数;平时老师布置的作业,叫孩子先把会做的题做好,不会做的勾出来后,就给孩子分析讲解。

2、数学思维训练。

很多家长每天都会给孩子讲故事,既然每天都会有故事时间,我们就让故事更有价值。

给孩子讲故事之前,提醒他,我等会可能会问你关于故事里面的问题哦。

提问例子:

故事里面有几个人物呢?

小红的爸爸叫什么名字?

小红买了10个红苹果5个青苹果,妈妈吃了一个青苹果,爸爸吃了一个红苹果,问小红还有几个红苹果?

等等~

目的:形成复杂题目的提取信息和加工信息的能力,对应用题的解答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3、良好的学习习惯。

每次做题按照以下的顺序走:

认真审题-将题目中的信息提取并写下来-开始将信息与公式或者算法匹配-计算-认真检查-有问题,必解决

不留错题和不明白的题,把每一个题目都弄明白,不会的就去问别人问老师。

4、让孩子享受成功的喜悦。

俗话”数子千过,莫如夸子一长”,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的能力得到了老师和家长肯定和赞赏。与其说“你不要这样做”还不如“你那样能够做更好”;与其让孩子在没完没了的批评中纠缠与做过的错事,还不如让适时的表扬给孩子的每次进步都鼓掌喝彩!自信不足的孩子更是特别害怕出错,家长更应尽量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对他的欣赏。有进步!继续努力!没关系,我相信你一定能行!不要吝啬真心的表扬。

5.公式熟背

老师家长必看小学数学公式最全汇总,收藏!!

(图全景网/文网络整合)

推荐阅读:

孩子不爱学习怎么办?99%的家长一错再错!

博沃思学员故事:我与我的小骄傲

第3个回答  2019-02-12
小学数学学习,几个建议:
1、不要仅仅让孩子停留在数数,计算刷题这种灌输式的学习方式上,孩子可能根本不理解,仅仅是死记硬背,这样不仅伤害了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对孩子数学学习也做不到提升。首先要做到的是让孩子理解数、数量,将抽象的数学具象化,对照到孩子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比如孩子可能记住3+2=5,反过来2+3却不知道, 家长可以用孩子感兴趣的实物做比较,如3块糖和2块糖合在一起,是加法,一共有5块糖,那么2块糖和3块糖合在一起呢,孩子自然而然就明白了。
2、不要让孩子觉得数学只是一种学习,把它当成一种负担,引导孩子对数学感兴趣。观察孩子爱玩什么,将数学知识结合进去,让孩子不知不觉中学习数学,既不反感,又能提升孩子数学学习的兴趣。比如孩子好动,可以和孩子玩跳格子,室内外都行,做好安全防护就行,认识数字的同时,也能学到加减法,还可以促进孩子的竞争意识。
3、家长是最好的老师,想让孩子喜欢数学,首先要愿意和孩子一起学习,一起思考,陪伴的同时,还能辅导,孩子会很愿意和你一起学习的 。
第4个回答  2019-01-29

    千万不要用俗套的思维去学数学,什么上课记笔记什么的不可信。

(我是一个初中学霸,过来人)

2.想学好数学,首先得喜欢数学,喜欢动脑,作为家长的你应该和孩子一起研究,会很有意思。

3.建议上课不记笔记。小学数学本来就是很简单的,几乎没有需要背记的知识点,而且数学不同于文科,靠记笔记就想学好数学,太难了。

4.做作业时一定一定要细心,加强计算能力(多练计算,不错),上课老师出的例题需要过一遍,考试的时候千万别嫌麻烦,计算量大的题多算几遍,我就在这个上面吃过亏。

5.如果孩子喜欢的话可以报奥数班,这个只针对喜欢的孩子,不喜欢的怎么报都是没用的。

有问题可以追问哈。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