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相和》文题中的将指的是什么,相指的是什么,和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将相和》文题中将指的是廉颇,相指的是蔺相如,和是和好的意思。

将相和源于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廉蔺交好”(或“负荆请罪”)。蔺相如、廉颇是战国时期赵国的大臣;

蔺相如地位在廉颇之上,廉颇对此愤愤不平,蔺相如以国家安危为重,处处对廉颇容忍谦让,终使廉颇愧悟,向蔺相如负荆请罪,二人成为至交。由此将相和的故事传为美谈。

扩展资料: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是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廉蔺交好”(或“负荆请罪”)三个故事组成。

“完璧归赵”的“璧”指的就是“和氏璧”,它是一块宝玉的名称,有一段不平凡的来历。

文王派人对这块玉璞进行加工,果然是一块罕见的宝玉,于是就把这块宝玉命名为“和氏璧”。由于这块宝玉的珍奇,加之来历的不平凡,因此,便成了世间所公认的至宝,价值连城。

也是秦王不惜以十五座城为诱饵来骗取“和氏璧”的原因所在。蔺相如不畏强暴,甘冒丧失性命的风险,完璧归赵,一方面是为了维护国家利益,不辱使命;另一方面也在于“和氏璧”的珍贵。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6-03

将是廉颇,相是蔺相如。

和,指相安,谐调,和合,和衷共济。

廉颇(公元前327年-公元前243年),是战国后期赵国的名将,杰出的军事家。被赵惠文王封为上卿,屡次战胜齐、魏等国,为赵国立了大功;长平之战时,坚壁固守三年;后来赵孝成王中了秦国的反间计,用赵括代替廉颇为将,遭致惨败,燕国乘机攻赵,赵孝成王重新起用廉颇,战胜燕军;赵王封廉颇为信平君,任相国。赵悼襄王时,廉颇不得志,投奔魏国;魏国不太信任,一直不重用;又奔楚,任楚将;最后老死在楚国。有名言: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蔺相如(公元前329年-公元前259年),战国时期赵国上卿,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赵惠文王时得到世上稀有的宝玉——和氏璧,秦国强以15座城换取“和氏璧”,蔺相如奉命带璧出使秦国,与秦王当庭力争,完璧归赵。事后赵王封蔺相如为上大夫。公元前279年,他又随赵惠文王到渑池(今河南渑池西)与秦王相会,使赵王未受辱于秦,归国后因功封为上卿,地位在廉颇之上,廉颇愤愤不平,蔺相如以国家安危为重,对廉颇容忍谦让。使廉颇愧悟,负荆请罪,二人成为至交。将相和的故事传为美谈。

《将相和》故事:

战国时赵国舍人蔺相如奉命出使秦国,不辱使命,完璧归赵,所以被封了上大夫;又陪同赵王赴秦王设下的渑池会,使赵王免受秦王侮辱。赵王为表彰蔺相如的功劳,封蔺相如为上卿。老将廉颇认为自己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蔺相如只不过是一介文弱书生,只有口舌之功却比他官大,对此心中很是不服,所以屡次对人说:“以后让我见了他,必定会羞辱他。”蔺相如知道此事后以国家大事为重,请病假不上朝,尽量不与他相见。后来廉颇得知蔺相如此举完全是以国家大事为重,向蔺相如负荆请罪。之后两人合好开始尽心尽力的辅佐赵王治理国家。

第2个回答  2015-08-17
“将”指的是赵国将军廉颇
“相”指的是赵国宰相蔺相如
“和”可以是和好的意思
“将相和”是个很出名的典故.廉颇处处与蔺相如为敌,但当他知道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时候,他负荆上蔺相如家请罪(就是有名的“负荆请罪”),蔺相如不计前嫌地原谅了廉颇.这就是将相和.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05-31
《将相和》文题中:
将指的是:廉颇,
相指的是:蔺相如,
和是:和好的意思,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5-08-17
相,蔺相如 将,廉颇 和解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