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在幼儿园的成长与变化说说

如题所述

“小豆包”们开学半个多月了吧?想想刚开学那会,他哭着鼻子、吵闹着不愿去幼儿园惨兮兮的样子,现在是不是进步很多?有人说,孩子上幼儿园就是哭着哭着就适应了。适应之后,他们每天都能带给我们无限惊喜。不信,听听下面这些妈妈的分享。
“他的作息变规律啦”
木子妈妈:
“上幼儿园后,豆丁最大的改变就是晚上能够按时睡觉了,作息变得更规律了。以前我们这方面管得比较松,他的作息很随意,一天早一天晚的,现在因为要早起上幼儿园,我们给他制定了科学的作息表,快到点了,我们会提醒他明天还要早早地上幼儿园哦,他基本上很自觉,乖乖上床睡觉去。”
解读:
可以说,三岁入园后,孩子的生活发生翻天覆地地改变。孩子在幼儿园一天的生活非常有规律,这对他养成良好的生活作息习惯好处多多。这些固定的一日作息流程,让孩子知道了什么时间应该做什么事,对自己的事情更具责任感和掌控感,所以家长一定要抓住幼儿园的这段时光,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他将因此一生受益。
“她变得更加独立了”
乐乐妈妈:
“上幼儿园后的第三天,她早上起来突然告诉我:妈妈,我要自己穿衣服,我们老师说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我强压住心里的激动,连忙说,好呀好呀。以前也让她自己学着穿衣服,但她不上心,估计上幼儿园后受到刺激了,看到其他小朋友能自己穿衣服受到了老师的表扬,她也要做到。”
解读:
幼儿生活自理,简单地说就是自我服务,自己照顾自己,它是幼儿在园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它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责任感、自信心以及处理问题的能力,对幼儿今后的生活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不能因为孩子太小就不给他锻炼的机会,家长要延续其在幼儿园养成的好习惯,做到家园共育,他才能更健康地成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19
幼儿园,是每个家长在孩子出生后没多久就一直考虑和关心的话题。说到幼儿园,从我个人来说是带着复杂的心情,因为孩子从自己的庇护下进入一个新的环境,能否适应,能否开心,会不会生病等都在揪心,我也相信这是每个爸爸妈妈都担心的共性问题。另外,幼儿园是孩子进入社会的第一个小集体,孩子能否适应集体生活,能否在这个阶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培养起健康的生活习惯都是父母比较关心的。

时间过得好快,儿子上幼儿园快一年了,在这一年的每一天里,我们时刻关注儿子在幼儿园的每一个变化,有时候儿子的每一个表情,每一个动作,每天的一个小小的变化,甚至是学会了一首歌,跳会了一支舞等无不牵动着我们的心。

回想起这一年,作为父母我们的心情是激动的,更是欣慰的。因为儿子变了,从一个爱哭,爱闹的“小调皮”变成了一个礼貌懂事的“小大人”。我不由得惊讶于儿子的这些变化,这些变化如此的彻底,明显,这是我们在家庭教育里无法短期实现的。

儿子变化最大的是上幼儿园之后建立了良好的生活习惯,每天回到家里,会去洗手,晚上睡觉前基本能做到洗脸洗脚。儿子三岁上的幼儿园,在这之前,儿子从来不会自己吃饭,每次都的大人喂,一天最令人头疼的事就是儿子的吃饭。上幼儿园之后这个问题化为泡沫了,在老师的鼓励和帮助下,儿子逐渐学会了自

己拿筷子吃饭,也爱吃蔬菜了,有时还和我们比赛吃饭,并且碗里的饭还会吃得干干净净,身体也越来越好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