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工伤老板最怕什么?

如题所述

老板最担心面临按照法律程序向劳动者支付赔偿/待遇。

工地出工伤后,一般单位老板会担心面临按照《工伤保险条例》向劳动者支付赔偿。

例如:工伤后按照法律规定与劳动者受伤的情况,会涉及:工伤期间工资(工伤期间薪资福利待遇不变,意味着工伤劳动者休养期,需要按月向劳动者支付工资)、医疗费用、康复费、住院伙食费、住宿费、交通费等。

如果受伤严重,经过劳动能力鉴定,评上等级,还涉及后续的生活护理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一次性就业补助金(离职后需要支付的费用)等。

扩展资料:

不赔偿解决方法:

发生工伤事故老板不予赔偿的,建议按照流程申请工伤鉴定,之后的赔偿金额可根据鉴定等级出来后才能确定,如果老板不能按时赔偿,可以向当地的社会保障局进行投诉,然后双方进行协调,如果老板依旧不赔偿,那么就可以走法律程序进行解决。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08

一,出了工伤,老板最怕什么?你这个问题问得,没有任何实际意义,你说怕什么?怕承担法律责任呗。

二,老板怕不怕?和是不是工伤那是两回事,你在上班上下班的路上发生了交通事故,想认定工伤你必须符合三个条件,你自己不能承担主要以上责任,包括主要责任,合理的时间,合理的路线,有劳动关系。你如果承担主要责任,那你就不是工伤,老板怕不怕,没有关系,老板就是怕也不对你承担工伤上的法律责任。

第三,当然,劳动者非因工死亡的,可以享受一定的非因工死亡的待遇,但是这个待遇是,辅助性的与工商没有任何关系。

第2个回答  2020-11-08
工地出工伤事故,属于劳动关系的,老板最担心面临按照法律程序向劳动者支付赔偿/待遇
1.工地出工伤后,一般单位老板会担心面临按照《工伤保险条例》向劳动者支付赔偿。
例如:工伤后按照法律规定与劳动者受伤的情况,会涉及:工伤期间工资(工伤期间薪资福利待遇不变,意味着工伤劳动者休养期,需要按月向劳动者支付工资)、医疗费用、康复费、住院伙食费、住宿费、交通费等,如果受伤严重,经过劳动能力鉴定,评上等级,还涉及后续的生活护理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一次性就业补助金(离职后需要支付的费用)等。
2.如果老板不配合工伤申报,可以先与其协商,按照法律规定走正常的工伤流程
如果单位老板坚决不配合,劳动者在沟通的时候可以录音,保留好证据。
3.如果协商不成,劳动者按照下列程序,去单位所在地部门去申请自己的合法权益
(1)工伤认定是可以受伤者或家属自己在一年内去单位所在地的“工伤部门”自行申报工伤,申报的前提是,需要提供劳动关系证明。(例:劳动合同)
(2)如果劳动者手中没有合同,单位也不配合出具劳动关系证明,劳动者可以先行去当地的“劳动仲裁”申请“劳动关系”认定。
(3)去劳动仲裁的同时,再去单位所在地的“劳动监察”去投诉下列内容:(1)单位未签订劳动合同;(2)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3)为按规定缴纳“五险一金”(4)未支付加班费;(5)未按规定提供年假休息等。【备注:如果上诉诉求,单位有提供则无需再申请】
第3个回答  2020-11-08

1.工地出工伤后,一般单位老板会担心面临按照《工伤保险条例》向劳动者支付赔偿。

例如:工伤后按照法律规定与劳动者受伤的情况,会涉及:工伤期间工资(工伤期间薪资福利待遇不变,意味着工伤劳动者休养期,需要按月向劳动者支付工资)、医疗费用、康复费、住院伙食费、住宿费、交通费等,如果受伤严重,经过劳动能力鉴定,评上等级,还涉及后续的生活护理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一次性就业补助金(离职后需要支付的费用)等。

2.如果老板不配合工伤申报,可以先与其协商,按照法律规定走正常的工伤流程

如果单位老板坚决不配合,劳动者在沟通的时候可以录音,保留好证据。

3.如果协商不成,劳动者按照下列程序,去单位所在地部门去申请自己的合法权益

(1)工伤认定是可以受伤者或家属自己在一年内去单位所在地的“工伤部门”自行申报工伤,申报的前提是,需要提供劳动关系证明。(例:劳动合同)

(2)如果劳动者手中没有合同,单位也不配合出具劳动关系证明,劳动者可以先行去当地的“劳动仲裁”申请“劳动关系”认定。

(3)去劳动仲裁的同时,再去单位所在地的“劳动监察”去投诉下列内容:(1)单位未签订劳动合同;(2)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3)为按规定缴纳“五险一金”(4)未支付加班费;(5)未按规定提供年假休息等。【备注:如果上诉诉求,单位有提供则无需再申请】

(4)劳动监察与劳动仲裁是不同的部门,他们职责范围不同,要注意分清。

注意点:如果劳动者受伤比较严重,涉及骨折,一般情况下会在劳动能力鉴定时,被鉴定上等级,所以最好按照法律规定进行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如果是私下协商,要考虑到是否涉及后续治疗与复发等情况。

工地出工伤事故,如不属于劳动关系,可以去当地法院申请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综上所述,希望对工伤相关问题有所了解。

第4个回答  2020-11-08
工地出工伤事故,属于劳动关系的,老板最担心面临按照法律程序向劳动者支付赔偿/待遇

1.工地出工伤后,一般单位老板会担心面临按照《工伤保险条例》向劳动者支付赔偿。

例如:工伤后按照法律规定与劳动者受伤的情况,会涉及:工伤期间工资(工伤期间薪资福利待遇不变,意味着工伤劳动者休养期,需要按月向劳动者支付工资)、医疗费用、康复费、住院伙食费、住宿费、交通费等,如果受伤严重,经过劳动能力鉴定,评上等级,还涉及后续的生活护理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一次性就业补助金(离职后需要支付的费用)等。

2.如果老板不配合工伤申报,可以先与其协商,按照法律规定走正常的工伤流程

如果单位老板坚决不配合,劳动者在沟通的时候可以录音,保留好证据。

3.如果协商不成,劳动者按照下列程序,去单位所在地部门去申请自己的合法权益

(1)工伤认定是可以受伤者或家属自己在一年内去单位所在地的“工伤部门”自行申报工伤,申报的前提是,需要提供劳动关系证明。(例:劳动合同)

(2)如果劳动者手中没有合同,单位也不配合出具劳动关系证明,劳动者可以先行去当地的“劳动仲裁”申请“劳动关系”认定。

(3)去劳动仲裁的同时,再去单位所在地的“劳动监察”去投诉下列内容:(1)单位未签订劳动合同;(2)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3)为按规定缴纳“五险一金”(4)未支付加班费;(5)未按规定提供年假休息等。【备注:如果上诉诉求,单位有提供则无需再申请】

(4)劳动监察与劳动仲裁是不同的部门,他们职责范围不同,要注意分清。

注意点:如果劳动者受伤比较严重,涉及骨折,一般情况下会在劳动能力鉴定时,被鉴定上等级,所以最好按照法律规定进行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如果是私下协商,要考虑到是否涉及后续治疗与复发等情况。

工地出工伤事故,如不属于劳动关系,可以去当地法院申请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