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老师怎么取得家长信任

如题所述

1处处留心,注意积累

教师要作好家长工作,有效地帮助家长提高教育水平,教师要注重自我提高。只有当教师不断更新教育观念,进一步充实有关幼儿发展与教育方面的知识,掌握更多适宜有效的教育策略和方法,家长才会对教师产生信任。谈到自我提高,很多教师会想到听讲座,看专业书籍,这似乎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机会,我的建议是处处留心、注意积累。

留意电视节目中、报纸等媒体中的教育栏目:我们每天都会看电视、报纸,在这些媒体中同样有着很多可以学习的教育知识。当幼儿第一次踏入幼儿园,很多幼儿会产生恐惧,不愿上幼儿园。很多家长都不理解,为什么自己的宝宝不愿上幼儿园呢,是不是老师对我们宝宝不好,还是小朋友们欺负我们的宝宝呢?让家长放心,但任打消不了一些家长的顾虑。有一个幼儿教育专家是这么解释的,“很多幼儿都会不愿上幼儿园,那是因为幼儿园不自由。” 是的,幼儿在幼儿园里需要准守一些规定,如上课不能随意讲话,玩玩具时不能只想着自己一个人玩,需要和其他幼儿共同玩等等。听了专家的解释,我立即理解了,并再次和其他家长进行交流,帮助他们了解幼儿的思想。

遇到问题,多向老教师询问,讨教经验:在带班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很多特殊的幼儿和家长,怎么对待这些问题,我们可以直接向身边的老教师讨教经验。托班幼儿刚入园的时候,会经历一个哭闹适应期,大部分幼儿通过一两个星期时间,都会慢慢适应。等孩子适应了,再全天放在幼儿园里。听了其他老师的建议,我和家长进行沟通,告诉他们孩子的现状,并提出了解决的办法。

2主动出击,定期沟通

作为班主任老师,我们需要了解每一个幼儿的特点,也需要和家长主动的进行沟通,让家长了解他的宝宝在幼儿园的表现,理解、支持教师的工作。

接送时的简短谈话:个别谈话是进行家长工作最简便、最经常、最及时的方法,教师可以用家长到园接送孩子的时间与家长交谈有关教育孩子的情况,向家长反映问题,提出要求,商讨解决的方法。这种谈话,时间比较短,因此,内容不宜过多,必要时可以另约时间作较长时间的谈话。家长非常关注幼儿的生活细节,每天都要问宝宝的饭吃了没有,宝宝睡觉好吗,睡了多久等问题。针对这样的家长,老师们在每天接送的时候,都会不厌其烦地主动和家长沟通今天宝宝在幼儿园的生活情况,饭吃了多少,睡觉怎样,当孩子有点滴进步,都会立即告诉家长,让家长感受到老师对宝宝的关心。

有效全面的家访:家庭访问是家园联系常用的一种重要方式。家庭访问的目的在于深入了解幼儿在家中的真实情况,家长对幼儿教育的认识、态度和方法,家庭及其周围环境对幼儿身心发展的影响,针对个别幼儿的具体表现,与家长共同商讨教育幼儿的措施,以及介绍幼儿在幼儿园的成绩、进步与存在的问题,争取家长与幼儿园的密切合作。家庭访问体现着幼儿教师对幼儿的亲切关怀,对家长的尊重与理解,对顺利完成该年班教育任务的强烈责任感。通过家访,家长非常感谢老师提供的育儿方法,也很支持教师的工作。

3诚恳邀请,参与讨论

参与幼儿园教育活动:

怎样让家长更好的理解幼儿园的生活,支持教师的工作,最好的方法就是请家长直接参与到我们幼儿园的活动中,让他们有更多的了解。幼儿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活动较为普遍的形式有:在“开放日”幼儿家长来园观摩和参与幼儿园的教育活动;节日参与家园同乐活动;参观活动以及参加幼儿园的开学、毕业典礼等活动。

共同讨论育儿经验:
现在的家长对幼儿教育都非常的重视,也有许多先进的教育思想和实际有效的经验,不仅教师可以从中获益很多,而且家长之间也可以互相交流,经验分享。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在组织家长会的时候,加入了共同交流育儿经验这一环节。老师先征集了一些家长们比较关注的热点问题,然后请一些做得好的家长进行交流发言。在家教经验交流会上,家长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他们摆观点、波经验,讲得具体实在、生动亲切,有理有据,说服力强。还进行了一些记录。通过共同讨论,家长与家长之间,家长与老师之间更加熟悉,更加友好、热情。

4沟通方式,语言艺术

家长工作是一种艺术,如果应用恰当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针对不同的家长,应改采用不同的沟通方式,这样才能更好的得到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用真诚换取家长的信任:幼儿教育要为其家长服务,解决家长的后顾之忧。作为幼儿园的管理层次就把家长对老师的评价作为评价老师工作的一个方面,因此,不少老师为了讨好家长的欢心,千方百计去迎合家长的需要,不管他们的要求正确与否、合理与否等,这样给家长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造成不少的家长对老师不尊重,瞧不起。作为一名新时期的幼儿教师,就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角色意识,即明确自己在家长沟通工作中承担的任务,那就是建构心灵桥梁,让家园关系更好沟通。面对每天幼儿园发生的一切事情,教师要勇于面对,有信心和勇气,去解决,不要瞻前顾后,只要自己做的事情是公正、平等、对得起孩子,用自己的真诚去换取家长的信任,任何事情家长都会理解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31
班主任用责任(不是责任心)、专业素养赢得家长信任。

我们有这样的经历,在大医院看病,清楚的检查,开药,吃;而在小医院,跟医生交流很多,回来后,感觉病好了一半。大医院医生的专业素养很高,可我们感觉是冰冷的;小医院解决不了大问题,可我们感觉是温暖的。我们老师是有专业素养的,好像再多一点东西,就会让大部分的家长和学生满意的,作为一个班主任同时又是一个家长,我觉得我对孩子的班主任要求很低的,只要一点关注,作为家长就很满足了。

我聊聊我的见闻,高二时有个女生没来上课,作为班主任,我去她家里找她,她和她妈妈在家。邻居也在。从小女孩的的反应来看,她没想到我会去她家。寒暄几句后,小女孩说出不上学的原因,她成绩很好,可是最近压力有点大,就回家了。我本想说,那你也得跟你请假啊,可是又怕孩子有压力,就说那你休息几天再回学校时候回去,以后有压力时可以先跟我说,走的时候邻居都说:孩子成绩好,城里学校来接她了。我笑笑说,是啊,过几天她就回去了。我为什去找她,主要原因是我怕学校找我麻烦,看着一群孩子,看着看着却少了几个,校长不整我啊。责任让我必须做些什么。但客观上确实帮助了孩子,同时也在邻居眼前给足了她们的面子。

我还遇到一个女孩,她同学反映她割腕,我一听吓一跳,这是什么情况?这我得负多大责任啊!后来叫她来,我也冷静了下来。问她情况,她说我有压力时,就会在胳膊上划一刀,她就会感觉很舒服。我听后,汗毛倒竖。这是心理有问题啊。我可负不了这责任啊。可是还得冷静,先是打电话让家长来一下。再到领导那备案。责任大!家长来到说,他们也知道这情况,说孩子手臂上还有几道刀印呢。也去看过心理医生,吃着药呢,要是有什么事发生,他们也不怪老师。我一听也不好让孩子回家,就当什么事都未发生吧,可是心里忐忑,还好把她安全送到了毕业。

班主任和家长能站在对方角度去想,也许会少些矛盾。

在平时我们班主任都遇到的是小事,真要有什么问题,叫家长来,我们的交流也会流畅些,因为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目标,那就是孩子成绩,围绕它交流,我们基本上没矛盾。其实高中孩子已经能辨别出,老师训斥他们,是为他们好,还是纯粹地发泄。师生有信认,也会对家长和班主任的信任有帮助的。
第2个回答  2020-10-31
人和人之间要想建立信任,就不是一朝一夕那么容易建立的。年轻人有精力,多花点时间和心思放在学生上,孩子有进步,即使没太大进步,也会感谢你的付出,自然对你多了一份信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