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子方赎老马》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如题所述

《田子方赎老马》告诉我们的道理:少者怀之,老者安之,这是常理、常情,那种“卸磨基弯历杀驴”闹逗的做法是令人寒心的。

《田子方赎老马》原文:

田子方见老马于道,喟然有志焉.以问其御曰:“此何马也?”其御曰:“此故公家畜也.老罢而不为用,出而鬻之。”田子方曰:“少而贪其力,老而弃其身,仁者弗为也。”束帛以赎之。罢武闻之,知所归心矣。

译文:

田子方看见一匹老马站在道旁,叹息着(神情)呈现出志在千里的样子。便询问赶车的人说:“这是什么马呀?”

赶车的人回答说:“这是旧尊老家所养的一匹马,由于老弱不再使用了,便牵出来想把它卖掉搏搜。”

 田子方说:“年少的时候贪用它的力气,年老的时候就把它抛弃,仁义之人不能这么做。”说着便用5匹帛赎买了这匹马。老臣罢武听说之后,便知道有所归向了。

加点字翻释

1、喟(kuì)然:叹息的样子。

2、御:驾驶车马的人。

3、故:原来的;老的;旧的。

4、罢(pí):通"疲",疲劳乏力。

5、鬻(yù):卖。

6、田子方:战国时魏国贤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20

《田子方赎老马》告诉我们:要充分敬重那些曾经做过贡献的人。

在这则寓言里,老臣罢武之所以能够“知所归心”者,是由于他向往以束帛赎老马的田子方。它说明,少者怀之,老者安之,这是常理、常情,那种睁伍“卸磨杀驴”的做法会令人寒心的,是不仁不义的。

《田子方赎老马》出处:《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刘安子》,是我国西汉时期创作的一部论文集,由西汉皇族淮南王刘安主持撰写,故而得名。该书在继承先秦道家思想的基础上,综合了诸子百家学说中的精华部分,对后世研究秦汉时期文化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扩展资料

《田子方赎老马》原文:

田子方见老马于道,喟然有志焉。以问其御曰:“此何马也?”

其御曰:“此故公家畜也,老罢而不为用,出而鬻之。”

田子方曰:“少而贪其力,老而弃其身,仁者弗为也。”束帛以赎之。

罢武闻之,知所归心矣。

出自刘安《淮南子·人间训》

译文:

田子方看见一匹老马站在道旁,叹息着(神情)呈现出志在千里的样子。便询问赶车的人说:隐带“这是什么马呀?”

赶车的人回答说:“这是旧尊老家所养的一匹马,由于老弱不再使用了,便牵出来想把它灶早芦卖掉。” 

田子方说:“年少的时候贪用它的力气,年老的时候就把它抛弃,仁义之人不能这么做。”说着便用5匹帛赎买了这匹马。

老臣罢武听说之后,便知道有所归向了。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10-20

《田子方赎老马》告诉我们的道理:少者怀之,老者安之,这是常理、常情,那种“卸磨杀驴”的做法是令人寒心的。

《田子方赎老马》原文:

田子方见老马于道,喟然有志焉.以问其御曰:“备歼此何马也?”其御曰:“此故公家畜也.老罢而不为用,出而鬻之。”田子方曰:“少而贪其力,老而弃其身,仁者弗为也。”束帛以赎之。罢武闻之,知所归心矣。

译文:

田子方看见一匹老马站在道旁,叹息着(神情)呈现出志在千里的样子。便询问赶车的人说:“这仿物冲是什么马呀?”

赶车的人回答说:“这是旧尊老家所养的一匹马,由于老弱不再使用了,便牵出来想把它卖掉。”

 田子方说:“年少的时候贪用它的力气,年老的时候就把它抛弃,仁义之人不能这么做。”说着便用5匹帛赎买了这匹马。老臣罢武听说之后,便知道有所归向了。

扩展资料:

《田子方赎老马》出处《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刘安子》,是我国西汉时期创作的一部论文集,由西汉皇族淮南王刘安主持撰写,故而得名。

该书在继承先秦道家思想的基础上,综合了诸子百家学蚂岩说中的精华部分,对后世研究秦汉时期文化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这则寓言里,老臣罢武之所以能够“知所归心”者,是由于他向往以束帛赎老马的田子方。它说明,少者怀之,老者安之,这是常理、常情,那种“卸磨杀驴”的做法是令人寒心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田子方赎老马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15
这则寓言里,老臣罢工武之所以能够“知所归心”者,喊孝是由于他向往以束帛赎老马的田子方。它说明,少者怀之,郑伏稿老者安之,这是常理、常厅慎情,那种“卸磨杀驴”的做法会令人寒心的

参考资料:http://wenda.tianya.cn/wenda/thread?tid=7755cc4d9c1819da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12-04-04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要充分敬重那些曾经做过贡献的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