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怎样选择恰当的论证方法

如题所述

国考申论文章一般都要求采用议论文的写作文体。议论文主要包括三大要素,分别是论点、论据和论证。论点就是写作者的观点和主张,论据是证明论点的材料(包括一些事实论据、道理论据等),而论证则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论证的目的在于揭示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一)何为论证充分
申论考试中,文章写作部分经常会出现“论证充分”这样的作答要求,在对考生的申论文章进行批改时发现,很多考生在文章写作时能够给出明确的分论点,能够提供一些相关论据,但论证不够充实有力。下面主要从参加批改的学员中找出两个例子来让考生更加直观地认识到“论证充分”这一要求:(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副省级)真题)
【学员甲作答】
加大投入力度,打击文化破坏活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一方面要加大人、财、物的投入力度,保证充足的资金;另一方面,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对民间文化和乡土艺术进行完整的记录和保存;同时加强对违规拆建,盗窃文物的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破坏保护工作的而违法行为。
【学员乙作答】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需要政府深入内里。许多官员为了政绩指标,不遗余力“申遗”成功,之后却浮于表面,忽略申遗后的保护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科学合理的长远规划。这就要求我们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不要只做“面子”工程,还要做好“里子”建设。要完善法规,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所遵循;加强对违规拆建、盗窃文物的执行力度,严厉打击破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违法行为;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财政和人力投入;重视对非物质文化保护工作的宣传教育和推广,只有这样,才能深入内里的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
学员甲的作答:第一句提出分论点,这点做得不错,而且分论点较为简洁和明确。接下来主要是提出了加大人力物力的投入、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和加强对破坏与盗窃文物行文的处罚,这三点都属于具体对策。整段内容来看,基本上没有论证。很多考生在提出分论点之后,便开始一、二、三的进行对策罗列,中间确守具体的说明和论证,即为什么如此,为什么要提出这一分论点等。因此,文章写作时要注意加强论证,使分论点更具说服力,文章更加充实有力。
学员乙的作答:这段内容还是围绕文化遗产保护来写的。这段话开头提出了分论点,强调了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入保护和建设。第二句指出了目前政府官员存在着严重政绩观,只注重申遗,忽视了申遗之后的保护和发展;第三、四句话强调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深入保护的意义和必要性;最后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对策措施。整段话逻辑思路较为清晰,论证较为充分。
(二)如何论证充分
通过以上的分析和实例点评,我们知道了什么是“论证”,体会了什么是“论证充分”,那么接下来最重要的是为考生提供一些行之有效的论证方法。
1、举例论证
举例论证,是指运用典型事例来证明论点的方法,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能够增强文章说服力。举例论证在申论文章中使用的较多,也是很多考生喜欢运用和容易把握的一种论证方式。但考生在使用这种论证方式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例子要具有针对性,能够针对分论点或论证内容来提出;二是例子要简洁明了,避免冗长的叙述。
【范文示例】
免检制度理应废除。“大头娃娃”事件、“三鹿”问题奶粉事件将国人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引至极点,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我国的一个特殊现象,制造问题产品的,往往并不是无资质、名不见经传的黑作坊,而恰恰是一些高挂着“免检”牌的名优企业。因此,取消食品免检制度无疑是一件关系到全国人民的民生大计,这对每一个食品企业都是一种约束和警示,必将促使他们时刻严格执行规程,增强责任心和危机意识。同时也意味着质量监督、工商、食品药品监督部门的监管和检查必须是全方位、全天候的,只有他们的责任心提高了,老百姓才能吃得放心。
通过“三鹿”奶粉事件这一事例,揭示了免检制度的弊端,论证了免检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取消免检制度,增强食品行业的约束和警示。同时,取消免检制度还能够加强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督和检查,有利于形成良好的食品安全生产和流通环节,让百姓吃的放心。
在文章写作中如何寻找合适、准确的事例来进行相应论证呢?主要通过以下两种形式,这两种形式也同样适用于下面的几个论证方法中:
(1)从申论材料中借用。
申论材料字数较多,包含大量事例。因此,申论材料是选例的主要来源。在申论材料中,能证明观点的例子可能很多,当大家都选择同样的例子证明同样的观点时,事例的论证力度就被削弱了。因此,要巧用申论材料,把材料用活。巧用材料,这里的“巧”,主要是指找准使用材料的角度。再好的事例,如果使用不当,也不能发挥其论证论点的作用。同一个事例往往有不同的侧面,可说明不同的问题,使用时一定要注意找到与中心一致的角度,尽量把事例与论点结合到一起,使之密切相关。
(2)从自身知识储备中挖掘。
自身储备的事例,也是选例的重要来源。运用自身所了解和掌握的事例,既可以体现考生知识面的宽广,也能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可读性。调用自身储备,要注意能够事例的准确性和典型性,要精益求精,避免与其他考生重复。如在批改过程中,遇到主题为“诚信”类的文章,很大一部分考生都在列举“商鞅变法”这一事例,缺少新鲜感。
2、道理论证
道理论证就是指运用道理论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通常情况下,申论文章所使用到的理论主要是指党和政府的一些宏观政策和执政理念等,如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服务型政府等。考生在平时的学习和复习中便应该多阅读一些时政热点和政策文件等,如《十八大报告》、《政府工作报告》等,只有对政府文件和执政理念有一个深入认识,才能在文章写作中运用自如。这种论证方式可以会使论证内容更加充实,更具有权威性和说服力。
【范文示例】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告诉我们,要统筹好当前和长远利益之间,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以牺牲湖泊为代价发展经济是一种竭泽而渔、杀鸡取卵的做法,既对我们当下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威胁,也是对子孙后代的不负责任,这是一种片面发展,鼓励发展的思路。因此,要解决湖泊危机,就必须统筹兼顾。不能只重地方经济,忽略湖泊生态;不能只看眼前,不顾长远;不能只要GDP,不要青山绿水。
这里以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去证明自己的论点。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运用这一理论来论证观点,就需要作答者在日常的学习中明确“科学发展观”和“五个统筹”的含义,这样才能够作到对这一知识的合理、灵活运用。
那么在文章中使用道理论证也主要是通过两种途径或方法:一是从材料中寻找相关道理论述;二是结合自身知识储备来灵活使用。
3、引用论证
引用论证,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引用经典语录、约定成俗的市井言论、生活常识等作为论证论据来证明论点的一种论证方法。采用引证法能够使文章说理更加深刻、透彻,具有说服力,着力体现理论的力量和文章的思想深度。申论文章写作中常用到的引证方法有:引用名言警句;权威数据;引用领导、学者、专家等讲话内容。
【范文示例】
青年人应该具备公共理性,拥有远大理想和抱负。所谓“得其大者兼其小”,何为大?天下为大,国家的繁荣、社会的文明、人民的幸福为大;何为小?个人的成长和进步、个体欲望的满足为小。个体的欲望是难有止境的,有的人工资增长了,但幸福感并没有增加,就是由于没有建立正确的价值追求,被物质欲望所奴役,未能获得心灵上的自由。约翰·罗尔斯认为,公共理性是公民理性,是平等享有公民身份的人共同具有的理性,包括一个社会共同认同的主流价值观。公共理性要求人将个体利益与整体利益进行平衡,而“中国梦”作为当代中国的主流价值观要求每一个青年,以国家的梦想为梦想,以人民的幸福为幸福,以大带小,融小于大,才不会迷失方向,也才能真正感到幸福。
这是2014年国考地市级真题作答的一篇范文。开头给出了分论点,接着引用名言警句“得其大者兼其小”,并结合文章主旨,指明了何为大,何为小,能够紧扣文章主题来展开分析论证;中间又引用了约翰.罗尔斯的一个观点,即“公共理性是公民理性,是平等享有公民身份和人共同具有的理性,包括一个社会共同认同的主流价值观”以此来进一步说明青年人应该具备公共理性,拥有远大理想和抱负。
在使用引用论证时要注意引用的正确性和合理性。不仅要能够保证引用的名言是正确的,而且出处也不能有错误;同时还要注意所引用的语句和观点应与上下文和文章观点紧密结合。
4、比喻论证
比喻论证就是用打比方形象地对论点进行证明的一种论证方法,又叫喻证法。“喻巧而理至”,由于这种方法是用容易理解和浅显的事物来说明不易理解和较深的事理,具有形象性,就能将抽象的道理予以具体化,做到深入浅出、平易生动,从而加强对论点的证明。
【范文示例】
信用与信任是金融安全的基石。金融体系就像一座摩天大厦,由各类金融机构、各类金融产品通过金融市场相互连接,组成组成了一个复杂的、精巧的有机体。这座摩天大楼除了看得见的建筑主体之外,还有看不见的基石,那就是良好的信用和坚定的信任。单个金融机构的失败不会影响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就像一扇窗户的破损不会影响大厦的稳定,但基石的破损便会导致整个大厦的倾覆。金融危机就像一座大厦的倒塌,它的基石发生了动摇,信任不复存在,信用烟消云散。可以说,金融体系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坚定良好的信用则是现代金融体系的核心。
本段内容采用了比喻论证,将金融体系比作摩天大厦,信用与信任比作金融安全的基石,强调了信用和信任对金融安全的重要性。
运用时要注意所用的比喻必须恰当。且一般来讲,比喻论证不宜作为一篇文章论证的主要方法。有很多考生在作答申论文章时,使用了大量的比喻论证,使文章论证不够深刻,缺乏说服力和理论支撑,因此采取此种论证方式一定要适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