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共享健身房?

如题所述

所谓的共享健身房有感,这种一个小房间弄个跑步机的健身房,说他99%都是噱头都不为过。但是值得可取的地方,就是大家一直讲的健身房最后一公里。毕竟国内道路太拥挤,稍微有点远的健身房无论开车、走路,都会不方便(部分情况下,自行车是一个好的选择),那么就进健身房还是很有刚需的。重点开始与其炒作共享健身房,不如结合之前也火爆过众筹概念才更有戏:首先,我认为很多小区都还是有不少空间可以利用的,比如一些小区多余的储藏室、物业闲置房间、地下自行车库等很多地方,可以二次利用。根据可利用面积的大小,进行三方众筹。一方是第三方的健身设备提供方,他们以成本或者较低价格供应设备;一方是场地提供方,可以是小区物业、地产公司、甚至是某个业主的自由地;最后一方就是要参与的使用者,以小区业主优先(毕竟安全考虑,外面的人一般也进不去小区)。这样子,按照设计的比例或者具体谈判比例进行投资,投资后,根据众筹金额、小区业主认购总资金和实际面积大小,以确定要买哪些设备安装。完成后,就是一个众筹健身房。原始入股众筹的小区业主允许直接免费进入健身房使用或者按照优惠价格购买日卡,月卡,年卡。后续如果要设备维护更新,就再次进行新的众筹,或者以其他讨论形式(这里我没有想得很完整)。同时,没有进行原始众筹的小区业主,也可以购买日卡,月卡,年卡的方式进入健身房使用,所得销售,根据比例只分配给初期众筹业主、场地提供者和小区物业等原始股东。 这样子,对于想去健身房的人来说,以分散成本的方式,在自己家门口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健身房(毕竟自己就是股东一部分),同时物业等的限制场地也可以利用起来,增加收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2-24

大家身边也有不少朋友或者同事购买够健身房的会员,但是往往去了几次,上千元的会员卡就荒废了,为什么,一个是人多器械少,最重要的原因是大多数器械的使用需要专业的运动方法,普通小白不花重金请教练根本就没有锻炼效果或适得其反引起运动伤害,所以你见到的不少美女去健身房摆个姿势拍拍照发个朋友圈然后回家了……而跑步就不一样了,穿上运动鞋就出门跑就是了!没有什么成本和门槛 客源市场规模大跑步人群的体量有多大,你可以看看最近几年火爆各城市的马拉松比赛,以今年12月的广州马拉松为例,光是全程马拉松42.195公里的报名者就超过3万人!那么半马、10公里、5公里这种程度的跑者有多少,要知道能随随便便跑个5公里的人,基本都是有跑步习惯的,一个广州如此,那么全国其他城市呢。

第2个回答  2017-12-24

共享健身房我的判断是伪命题。共享的目的是使资源得到更高的消费频次,以此提高营业额和利润,共享单车就是如此。健身人群的时间非常集中,非黄金时段的利用率是很差。其次还要吸引大量的教练资源离开目前已经稳定的工作场所,转移到平台上,与其进行合理利益划分,这又是一个高难度动作。最后就是大量消费者引入的问题。平台从来都是困难度极大的,何况是这么一个三公里消费集中度特别明显的行业不看好,在一个狭小封闭的环境一个人健身,不仅没放松,反而还压抑又无趣。仅有的一点优势就是便捷性好点,价格低点,但主要是体验差,优势也就淡化了。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