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竞争条件下,经济利润为何为零?

请指点指点,完全竞争条件下,经济利润为何为零?

长期中生产者可以自由进出市场,短期能够获得利润的企业在长期中都面临进入者的竞争压力,而亏损的企业则能推出,这样的结果就是长期经济利润为O
经济利润(Economicprofit)是指厂商的收益与它的成本之差,后者包括从最有利的另外一种厂商资源的使用中可以获得的收益。
经济利润排除所有者投入和分派给所有者方面的因素,期末净资产与期初净资产相减以后的差额。经济利润,可以表示为投入资本的回报减去资本成本,再乘以资本额。
拓展资料:
优缺点
经济利润的主要优点是它比会计利润更富有解释意义。即净资产(或资本)是企业财富的某一时刻的储存量,利润是某一时期内从该项财富中流出的数额。只有超出储存量的流出数额才可以视为利润。经济利润的确定要求对每期期初和期末的全部或特定资产和负债进计价。由于它不能提供关于企业特定经营活动的充分信息,因此,在会计实务中很少采用经济利润的概念,一般采用会计利润概念。
特点
经济利润存在的可能性和合理性;
经济利润是对厂商投资所承担风险的必要补偿;
高于正常水平的利润是对成功革新的报偿;
高于正常水平的利润是产生于良好管理中的特别技能;
某些行业的个别厂商由于有效地支配市场,在一定时间内会赚取高于正常收益率的利润;
存在着一个所有厂商都能赚取的长期均衡的正常利润率;不过,在任何一个时间点上某一具体行业的每一厂商可能赚取的利润总是高于或低于这一正常水平。
计算
经济利润经济利润计算的困难在于期初和期末净资产的计量上。主要有以下几种计价方法:
1、企业存在期间预计所可收到的未来现金流量的资本化价值;
2、企业各种资产的售价总额减去各种负债的总额;
3、企业发行在外的股份数乘以交换市场上所确定的股票市价;
4、企业非货币性资产的投入价值(原始成本或现行成本),加上货币性资产的现金现值,减去负债。以上各种方法,都有其合理和可行之处,但同时也都伴有相应的缺陷。由于对期初和期末净资产的计量方法不同,经济利润的数额也不相同。
经济收入不同于会计收入
经济收入是指期末和期初同样富有的情况下,一定期间的最大花费。这里的收入是按财产法计量的。即:本期收入=期末财产-期初财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1-07
所谓的完全竞争市场在供求相当时达到平衡,处于竞争市场中的每个公司之间没有差别,卖的都是同质产品,因为这些公司没有市场支配力,其产品价格必须由市场定,如果有钱赚,就会有新的公司入市,这样供给量上升,价格下落起先吸引这些新公司的利润又荡然无存,如果进入市场公司太多,这些公司就会亏损,一些还会倒闭,最终价格会回升到可维持的水平,在完全竞争下,从长远来看,没有公司会获得经济利益。
反过来就是垄断,只有垄断才有市场支配力。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6-07-28
在微观经济学中,关于完全竞争市场的假设有:
(1)厂商是价格的接受者;
(2)厂商进出行业完全自由;
(3)所有厂商生产特征完全相同的产品;
(4)厂商和消费者都具有市场的完全信息
由于所有厂商可以自由进入某个行业,因此,如果该行业的超额利润不为0,就会吸引更多厂家进入。一直到达到均衡为止,这个均衡就是形成的超额利润为零,也即是,经济利润为零。正常利润全部实现。
此时有:P=LAC=SAC
我只是简单的说下,具体原因请参考《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中关于市场论的部分,高鸿业,人大出版社,第四版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26444.html?wtp=tt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