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许多人对“熊孩子”存在偏见?

如题所述

但相较于成人,孩子常出于无心,他们没有足够的生活经验,心智不成熟,不能真正理解有些事不能做,也不能预测如此做的后果是什么。儿童心理学家研究发现,0—6岁儿童,正在将自己与动物区分开来,他们每时每刻都在听从生命内在的召唤,不断学习,学习人的行为和精神。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6-12
我看着那些对「熊孩子」的控诉以及说比自己年轻的孩子幼稚肤浅,会怀疑熊孩子后来都被干掉了,现在这些一贯得体的成年人是高阶文明直接空投来到地球的,时刻准备消灭人类拙劣的雏形。 一个想法,不一定对: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经济和文明不可分割,从而划分出了普世意义上的经济的阶层。中产阶级以上,由于经济基础良好,有余裕关心教育问题,熊孩子现象得以缓解。所以指责熊孩子,证明自己从不是,其实是脱离下一个社会阶层,自我划分为中产以上的一个快捷途径。
第2个回答  2019-06-12

很多人说,打扰到别人就是熊孩子,那如果以此为标准,成人是否也可以被称为熊,挤过地铁的人,都会遇到矛盾。因为拥挤,有人咒骂,有人大打出手。这种行为,是否也影响到周围人,有,但无人制止,无人谴责,大家一致沉默,我们容忍自己听到污言秽语,我们容忍被打架的人误伤。那个时刻,我们宽以待人。

第3个回答  2019-06-12
最可怕的不是大家对于熊孩子的普遍憎恨,而是对于暴力管教的普遍迷信。管教最好的方式就是模范作用。因为你惹我不爽,所以我就要对你施行暴力。小孩子学这还不快?今天因为他在公共场合哭闹,惹父母生气就挨揍,明天他不高兴了就敢打爷爷奶奶,打其他小朋友。单纯溺爱的孩子反倒不会暴力,从来没挨过打的也不会打别人。往往就是单纯的废柴+哭闹罢了。犯错惹老子生气反手就是一巴掌,这正是教育出一个个“熊孩子”最好的方式
第4个回答  2019-06-12
首先,不可否认的是,熊孩子应该管教,比如无故的暴力倾向,没有物权意识,看到好东西就要拿,没有公德,公共场合撒泼等等。如果小孩子出现这些行为,那家长是应该纠正的;如果同一个小孩屡次在你眼前出现这些行为,那么推测其家长没有好好管教孩子也是合理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