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的意思

如题所述

意思:今天天一亮,我赶紧卷起船篷仔细观看,原来一点没改,那青山,那绿树,还是郁郁苍苍。

出自:宋代朱熹的《水口行舟二首》

原文:

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

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

郁郁层峦夹岸青,春山绿水去无声。

烟波一棹知何许?鶗鴃两山相对鸣。

译文:

昨晚我乘着一条小船航行在江上,天下起雨来,我披上蓑衣,在船上尽情瞭望。一夜来,风急浪高,我在舱中默默地思念,外面的景色究竟变得怎样?今天天一亮,我赶紧卷起船篷仔细观看,原来一点没改,那青山,那绿树,还是郁郁苍苍。

两岸层叠的山峦绿树重重,一派青苍;春天秀丽的山峰无比寂静,绿水也静静地流淌。一只小船冲破了烟波驶去,它要驶向何方?传来阵阵杜鹃啼鸣,在两岸的山中回荡。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南宋庆元元年韩胄擅权,斥“道学” 为“伪学”,右丞相赵汝愚被罢职。庆元二年(1196年)朱熹被削职。韩胄党羽胡、沈继祖诬告朱熹“资本四邪”等六大罪,“请加少正卯之诛”。庆元三年赵汝愚、朱熹等五十九人被列入“伪学党”,通缉在案。

就在政局动荡、学禁最严峻之时,朱熹和他的学生黄千林用中等从闽北乘船南下古田,这首诗就是抵达水口,感时之作。

参考资料来源:拜百度百科-水口行舟二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15
水口行舟

朱熹
昨夜扁舟雨一蓑,

满江风浪夜如何。

今朝试卷孤篷看,

依旧青山绿树多。

注释:

水口:地名, 水口,古称闽关。位于古田溪汇入闽江处,居水陆交通要道。宋初,一度移古田县治于此,本世纪90年代建有著名的“水口电站”。

扁舟:小船。

蓑:蓑衣。

诗意:

昨夜,漆黑的江面飘摇着一叶孤舟,风狂、雨骤、浪急,危机四伏。今早试卷帘子看时,两岸依然是充满生机的青山绿树。风浪有平息之时,黑夜尽头就是黎明,而风光美好的大地是永远长存的。

作者:

朱熹(1130----1200),字元晦,后改仲晦,婺源(今属江西)人,生于福建延平。绍兴进士。

赏析:

此诗初看,似是一般旅游之作,如能联系当时历史背景,会进一步加深对诗内涵的认识:

《续资治通鉴》154卷载:南宋庆元元年韩�胄擅权,斥“道学”为“伪学”,右丞相赵汝愚被罢职。庆元二年朱熹被削职。韩�胄党羽胡�、沈继祖诬告朱熹“资本四邪”等六大罪,“请加少正卯之诛”。
庆元三年赵汝愚、朱熹等五十九人被列入“伪学党�”,通缉在案。 就在政局动荡、学禁最严峻的庆元三年初,朱熹和他的学生黄千、林用中等从闽北乘船南下古田,这首诗就是抵达水口,感时之作,因而在诗中不能不留下时代的影子。

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这两句话的意思是:昨夜雨下得大,睡在床上只听得风吹浪打的声音,不知江上景色到底如何。在江上颠簸了一夜的诗人非常关心天气情况。

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这两句话的意思是:天一亮,他就迫不及待的卷起帘篷察看,结果欣喜的发现:青山依旧,绿树依旧,那看似颇有气势的风雨又能如何呢?

朱熹的这首诗蕴涵着丰富的人生哲理:生活中的风雨、磨难,看似来势汹汹,不可战胜,但是,只要能坦然面对,以百折不回的勇气和韧劲与之较量,就一定会有雨过天晴的时候,人生也定会因此焕发绚丽的光彩。

考题链接:

①这首诗写舟行江上的见闻感受,诗人情感变化,富有层次。请结合具体词语简析之。
答:“夜如何”写出诗人心中的担忧。
“试卷”刻划诗人既抱希望而又疑虑不安的心态。
“依旧”则透露出诗人无限欣喜之情。
②这首诗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诗人描绘的画面中,蕴含着人生哲理,请细加品味,说一说你的看法。
答:借景抒情;对比
蕴含哲理:

1〉风雨总是暂时的,风浪总归会平息,青山绿水是永恒的,一切美好事物的生命力终究不可遏制。

2〉人生道路不会总一帆风顺,只要逆流而上,搏击风雨,不能达到青山绿水的理想境界,享受胜利的乐趣。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6-05-18
“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
出自宋朝诗人、文学家朱熹的古诗作品《水口行舟》第三四句,其古诗全文如下:
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
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
【注释】
①夜如何:一夜的风浪不知要造成怎样的后果。如何:怎么样
②试:尝试
③卷(juǎn):翻开
【翻译】
昨夜,漆黑的江面飘摇着一叶孤舟,风狂、雨骤、浪急,危机四伏。
今早试着翻开帘子看时,两岸依然是充满生机的青山绿树。
第3个回答  2009-05-23
p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