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大会堂回声设计

如题所述

为迎接1959年国庆,北京兴建十大建筑,人民大会堂音质问题交给了马大猷先生负责。马大猷组织北京高校、建筑、广播系统中的声学专家进行研究,开展了设计和试验。   大会堂的内部结构、穹顶形状、回声等属于建筑声学,要考虑到电声学。以前有一种错误的认识,以为将大会堂这样的建筑建好,安上两个大喇叭,装上扩音器就行。实际情况决不是这么简单,扩音出来的声音经过墙壁和空间反射,产生混响,传到后面仍是嗡嗡什么也听不清。  马大猷先生利用积累的经验,和课题组成员形成基本思路。他们做了两个模型试验,先在中科院声学研究所做一个40:1的小模型,可摆在桌子上用超声波做测量,另外又做了个10:1的大模型,像一间小房子,人可以蹲在里面实验,根据模型测试结果,提出解决声场不均匀及扩声系统反馈作用影响的方案,在人民大会堂安装调试。  根据马大猷先生的设计构想,人民大会堂先是用一个分散式的声源,不靠几个大喇叭扩音,而是把主席台上的声源分散到台下的座位,每两个座位前置一个扬声器,听台上讲话就像对面传来一样。考虑人民大会堂经常举办音乐会等大型文艺活动,演出声音要有一定保真度,靠座位前扬声器效果不好,于是,又搞了一个半分散式声源。大会堂主席台32米宽,左右两个声道中间再加一个声道,使一个声音叠加一个声音逐渐递增,传播时间控制在1/20秒内,声音听起来是连续的,坐在最后一排的听众既听得清楚,也不会受回声干扰。  北京人民大会堂建成后做了测量,证明其音质的设计、处理完全成功。这是当时国际上最大的为正式活动而建的会堂,两套声源系统一直使用至今。后来诸如全国人大、全国政协每年要召开的大会等,在使用中都感到很满意,这里举行的大型文艺表演,音乐优美动听,歌唱清晰宏亮,也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马大猷和课题组从提出概念到设计模型,到最后完成大会堂的音响设备安装调试,仅仅用了9个月时间。  人民大会堂的穹顶要体现水天一色、满天星斗的效果。马大猷说:穹窿顶从声学上讲不是最好的。声音传播时最怕弯曲,一弯曲就发出回声。不过,我们设计的声学系统还是解决了这个问题。  人民大会堂的建造还有一个难点,就是根本没有机会反复实验,它是一项政治任务,只许成功不能失败。对此,马大猷并不觉得有压力,他原来就有理论基础,相信用分散声源能够解决大会堂声音互相干扰的问题。  早年马大猷曾去波兰开过国际广播会议,参观过华沙人民宫,对它音质设计的概念留下了很深印象,但并没有得到详细的资料,设计北京人民大会堂,他只有靠务实的理论基础加上张开的想象翅膀。  人民大会堂的音质设计效果不仅超过了华沙人民宫,近半个世纪过去,它至今仍经得起历史的考验:世界上一直没有比它更大的大会堂,当然,到现在也一直没有超过它的大会堂音质设计。  人民大会堂的音质设计和安装,是中国声学界的第一次大工程,在这之前,声学从未在这么大的空间里得以应用。而且谁能想到,当时中国的声学研究,才刚刚起步了三四年的时间?这一工程对中国的声学科研队伍来说,也是一次演练和提高水平的难得机会。这一声学工程的建成,使中国的声学研究也得到了世界同行的肯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