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化学课堂上学生的参与度求解

如题所述

1.敢于放手,善待学生。
传统的课堂教学之所以是学生被动参与多主动参与少,首先是由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敢放手。一开始,我在备课时没有考虑到学生,只凭自己的想象去备课,上课时照本宣科,让学生跟着自己走,生怕在中途出现什么意外。这样,大部分学生就不可能主动参与进来,甚至会打击其参与的积极性和欲望。结果虽然完成了教学任务,但对学生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后来,我改变了策略,在课堂上,善待学生的每一次发言,给予他们及时的评价,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而不单单是“对”“错”“好”“坏”的判断和评语。后来,课堂气氛就活跃多了。
2.激发学生兴趣,营造参与氛围。
学生的学习欲望来自于兴趣。兴趣能有效地引发学生处于活跃兴奋状态,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教师可以运用导语、问题、学习障碍、教学情境、多媒体等手段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为学生营造参与的氛围,把课堂变为充满生命活力的学习乐园。(1)设置学习障碍,引爆思维点。这次学校领导随堂听课,我上的是化学平衡的图像问题,主要是针对浓度、温度、压强等几个因素来判断化学平衡的移动。课堂上我列举了多个速率时间图、浓度变化时间图、温度压强图让学生一个一个图地分析,并逐一讲解。这样我的课堂学生参与度就不高,课后领导提出这个问题,并指出能否把一些例题改变一下,让学生自己画图,自己分析。这样设置学习障碍,让学生产生头脑风暴,就能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2)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如《生活中的饮用水》,教师可以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水资源的污染情况,然后让学生对照画面,说说自己的感受,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也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爱护水资源的意识。再如对于一些在课堂上难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视频、图片进行表达,学生犹如身临其境,课堂参与度必然提高。(3)激发学生的表现欲,让学生的心动、脑动、手动、口动。表现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欲望是人对自我抱有期望与信心的显示,学生喜欢在别人面前表现自己的才能,表现自己的智慧,表现自己的价值心理尤为明显,当学生的这种心理需要得到满足时,便会产生一种自豪感而推动学生更有信心地去学习、去探索、去创造,从而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在教学中我们会更注重设计让学生表现的内容,提供表现的机会。比如说让学生做题目,我们可以换种方式,让学生对做题目感兴趣,觉得不再枯燥。如引入竞争机制。现代社会是竞争的社会,我们可以恰当地把竞争机制引入课堂,在课堂上进行一些小型比赛,让全体学生都处于积极思维状态之中,比赛一般采取分组进行,既要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又要体现互相协作意识,比赛内容为当堂知识,形式多样,可以将同学们喜爱的电视栏目借签进来,如快速抢答,是真是假等,这样学生在竞争中表现自己,从而参与教学获得知识。(4)让学生多做化学实验。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许多化学知识和理论都是从实验中得出的。但现在的实验大多都是老师课上演示或者放多媒体视频,有些老师干脆实验仪器都不带,光凭学生相象得出结论。长此以往,学生的化学兴趣被逐渐消磨完,课堂参与度必然下降。所以教师要重视实验,有条件要积极上实验课,没有条件也要尽量创造条件上学生实验课,不要因为怕麻烦或者难管理而放弃让学生自己动手的机会。
3.教给学生参与的方法。
有句话说得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若让学生四人小组合作解决问题时,总是成绩好的学生在说,成绩差的学生只是在一边静静地听。可见,有些学生没有掌握如何在合作学习中与组内同学沟通、交流的方法。但是学生要参与教学活动就必须掌握一定的方法,比如如何与教师的引导辅导配合好,如何表达自己的看法,如何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见解,如何抓住其他同学的发言的要点,如何发现其他同学发言中的不足,如何运用自己的口、手、眼、脑,等等。。
希望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可以编织出一个充满生机的化学课堂,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化学课堂教学中来,让学生得到更大的发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