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考公务员考试怎么备考?

如题所述

想知道申论该怎么复习,从哪下手,首先要了解什么是申论,考察哪些方面。
申论考察的是从事机关工作应当具备的能力。具体包括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贯彻执行能力,文字表达能力,试卷中每一道题目对这些能力进行综合考察,各有侧重。试卷按照省级以上(含副省级)机构的职位、市(地)级及以下机构的职位的不同要求,设置两套试卷。
那从什么时候开始备考最好呢?
刚才说到申论考察的是能力,能力的提高几乎不可能通过短时间的抱佛脚、烧高香、转发锦鲤就能够轻易实现,转发杨超越也不行。九层之台起于累土,提升能力需要的是大量的练习,长时间的积累和不断地反思总结,是一个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申论备考越早越好。
申论应该怎么答呢?
通过对大纲的解读以及分析历年真题题干和要求,我们发现各项能力和题目的考察都是基于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几乎所有答案要点都出自材料本身。此外,为了保证考试的有效性和公平性,试卷给定材料的主题涵盖政治、文化、经济、社会和生态各个范畴,不对考生的专业知识背景进行考察。因此,我们必须明确一点,作答申论要依据材料,材料为王,避免主观臆断。
申论应该如何备考呢?
备考申论的核心应当放在真题上。不只是停留在做做题对对答案的层面,而是要研究真题。怎么研究呢?第一,近三年的真题先做一遍。这一遍是为了体验下国考难度,了解下自己的水平。第二,将这些题目进行归类整理。将每道题目按照侧重考察能力的不同归类,再做一遍,总结作答思路和需要注意的事项。第三,仔细分析真题的给定材料。总结阅读材料的方法,梳理材料内部逻辑,以及关键词和提示词的总结整理。
要想申论考得好,零基础小白们还要做到这一点。
关注新闻时事。申论虽不对考生有专业知识背景的要求,但是材料有着极强的时效性的特点。建议可通过新华网了解时事热点,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通过人民网了解评论员文章,从多个角度了解发生了什么。还可通过关注瞭望杂志、阅读关于中国当下情况的系列学术论文等,来充实自己。
最后,关于零基础小白如何备考申论,还有一个中肯建议,即勤练字。一手工整清晰的字体,一个整洁干净的卷面能够减少阅卷老师的工作负担,助人即是助己,对自己的直接影响就是分数能够提高至少5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3-07
1.公考娇子:复习30天,如丝般顺滑上岸,典型别人家孩子!
2.公考屌丝:复习两年,笔试没进面或面试被卡掉,惨如屌丝!
3.公考大神:复习3-7个月,上岸稳如狗,笔面双第一!
第2个回答  2020-03-16

充足的学习时间,高效率的学习过程、以及良好的心态,注意劳逸结合

第3个回答  2020-03-05
一、初试牛刀——考题训练
刚开始备考的时候要对公务员考试树立一个基本的认知与了解。因此在刚开始,建议大家先熟悉历年的考题。具体而言,可以先做一做最近三到五年的河北省考的题目,即15-19年河北省公务员考试的题目。在做题的过程中先按照自己的理解把答案写下来。这一阶段的主要目的是熟悉题型,对省考题目有一个简单大致的了解,有所思考。但是要注意区分,2016年至2018年的题目是参加全国多省联考的,2015及2019年的是河北省单独命题,在题目特点上可能稍有不同。
二、夯实基础——专项提升
第二阶段主要是学习申论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要根据申论常考题型,按照模块分别学习归纳概括、提出对策、综合分析、贯彻执行和申发论述几个方面的答题思路以及注意事项。这一阶段是提高申论分数的基础,只有了解每种题型的大概答题脉络才能确保练习朝着正确的方向进行。可以通过一些专业的理论书籍或者参与一些课程来学习基础理论知识,而且要熟记于心。夯实基础是成功的前提。
三、题海实战——强化训练
第三阶段的核心是要利用大量的模拟练习题来提升自身的做题能力。做题是提高分数的关键,在这一阶段,给大家几个建议:第一,练习过程中要分模块专项练习。按照题型分类,每一模块一到两天的时间,强化核心理论在题目中的应用。第二,购买合适的专项训练题目,最好是从其他类型考试(如国考或其他地方省考)中整理好的题目练习。第三,每道题都要写出答案,再和参考答案对比,要找到区别回归材料,总结经验并记录下来。
四、加速冲刺——模拟考试
最后一个阶段大概是在临考前一个月左右,建议大家购买一些专业的模拟套卷,进行学习。第一,试卷要选用正规权威的资料,保证练习质量。第二,尽量严格按照考试时间完整地做完一整套试卷,找找考试的感觉,训练在时间限制内的答题速度。第三,每套试卷之后要总结回顾,对忘记的基础理论,再次复习并掌握。
第4个回答  2020-03-02

    省考(各地方公务员考试)备考建议:

    根据考试科目及内容选教材,梳理各模块的知识点,夯实理论基础;

    选题自测初步了解考试内容、题型、题量,对自身的优劣势有一个清晰的定位,进而制定复习计划,全身心进入备考周期。

    循序渐进,根据自己的时间做合理的安排。

    如,在职的考生要坚持每天学习,一边学一边复习,每天保证30分钟以上的学习时间。每周抽15分钟的时间反思一周学习情况,并制定下周学习计划。

    坚持做模块练习题,复习考试要点,掌握解题技巧;

    临考前要测评一次,通过测试查漏补缺、提升答题速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