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承中华文化(超高分)

如何秉承中华文化(政治题)
可以从诗歌,小说,散文,音乐,旅游方面解答!

  你可以就我们最近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来说,然后加上一点个人的看法就可以了,继承传统文化就应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要有中国特色,但也不能盲目西化。我国历史悠久,文化博大精深,有很多儒家的思想世代相传,现在改革开放,很多外来思想入侵,但是我们还应该发扬自身优势,然后学习西方先进的思想和生产力来发展自己。

  今天是端午节,昨日记者走访我市部分商场发现,礼品包装的粽子出乎意料地成了热销商品,6个粽子售价198元。(6-11《重庆时报》)

  端午节该怎么过?多数人恐怕只剩下吃粽子的一种习俗,端午的一些习俗已经远离我们而去。前不久看见新闻说中国将拿端午节去申请世界文化遗产,不过我实在无法将吃粽子和文化遗
  产联系在一起。

  五千年的历史留给了我们许多东西,传统习俗就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习俗除了是一种习惯之外,更代表着文化文明和民族的认同。但遗憾的是,现代国人在越来越熟悉西方节日的同时,也以更惊人的速度遗忘着自己的历史。

  南京某中学叶海露老师向记者讲述了一个真实故事:上周,初一年级某班的音乐课上,叶老师问同学:知道屈原的请举手?全班30个同学中只有三个人举手。第一位同学回答说,屈原是个歌手,他唱过《离骚》;第二位同学回答说:屈原是个厨师,他发明了粽子;第三位同学说:屈原是个医生,大家都管他叫大夫。(6月10日《现代快报》)

  这种回答是令人遗憾的,中国的中学生不知道自己国家的传统节日,而且可以断定这种无知并非个别,而是普遍存在的。这就更令人担忧了,不管这种结果是洋文化入侵的结果,还是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必然,但却少有人想过,作为中国人我们自己又对保护传统文化习俗做过什么?

  比如传统文化意义上的真正的端午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节日?

  一说是为了纪念屈原。这也是关于端午节流传最广的说法,端午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屈原是战国时代楚国的三闾大夫,眼见国家处于危难之中,却无法挽救,日夜忧愁,最终投汨罗江而亡。楚国民众闻后十分哀伤,驾舟奋力营救,为了不让水中的鱼虾把屈原的身体吃掉,他们就在江上划着龙舟、敲锣打鼓,希望能将鱼虾赶跑;还用粽叶包米饭作成粽子,投到江喂给鱼虾吃,希望屈原的身体不要受到伤害。年年岁岁,这个习俗流传下来,这就是端午节划龙舟、包粽子的由来。

  二说是为了“除瘟去病”。端午节源于古人对“恶日”的禁忌,这是比纪念屈原更古老的的说法。因为端午节正值农历五月,天气渐热,各种蚊虫开始出没,容易引发疾病,所以五月又有“恶月”之称。所以《礼记.月令》上有“仲夏,阴阳争,死生分,君子斋戒;止声色,嗜欲”的记载。古人在五月以安息静养为养生原则。有的地方还用“天中五瑞”即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和山丹五种植物来祛毒,其中即有蓄兰沐浴和悬挂菖蒲避邪之意。“除瘟去病”是中国普通百姓过端午的一大主题。

  三说是为了“祈雨”。端午时节正是水稻生长的旺盛时节,而此时雨水常稀少,因此人们要借此机会求雨。粽叶又称“菰叶”,把它握好后内为中空,而中空的东西在中国都是“阴”的象征;装入米后捏起尖尖的角,则是“阳”的象征。粽子包好后,自然就是阴阳交合了。而中国古文化中,下雨被理解为阴阳之气在交合,说穿了其实就是冷暖空气相遇,“云雨之情”一说也就是这么来的。所以,人们包粽子,正是为了引诱天公下雨。另外端午这天赛龙舟也是为了求雨,人们搅得水面天翻地覆,就是为了不让龙王躲在水底下,要把“真龙”引出来。

  由此看来,一个端午节包含了如此多的中国传统文化,这种文化不但不会过时,而且它的科学智慧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与时俱进。如我们的祖先讲究“天人合一”,要根据自然万物的变化以及节气的不同,去相应的适应自然。这充分体现了古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做法,而各式各样的民间习俗也不但丰富着人们的生活,也成为了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

  由此看来,把包含着那么多的传统文化内容的端午节变成粽子节是对文化的割裂。因为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源,是我们发展先进文化的精神血脉和延续基因。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深入,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人们的生活方式正在受到西方文化和生活方式的猛烈冲击和强有力挑战。在这种文化的交锋和挑战中,任何盲目崇洋的心态和割裂文化传统的心态都是不可取的。

  面对祖先遗留的历史文化,作为后人我们至少应该怀者一种敬畏之心,就像我们过端午不会不知纪念屈原一样。如果对无知的孩子我们还情有可原的话,那么对于那些见利忘义的商家我们除了鄙视,还应从制度上加以约束和规范。只有这样,才可以避免只知金钱,不知文化的悲剧再现。

  任何基于传统意义上的文化活动,其生命力都是顽强的,其精神影响也是巨大的。不能单从经济观点来继承传统文化,或认为传统文化是封建落后的迷信加以简单否定。所谓“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民族民间文化具有巨大感召力和凝聚力,是民族认同的象征和载体,也是培养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的最好教材。如果我们能够在端午节让孩子们知道这些,我们的文化传统将会生生不息的延续下去。

  悠悠文化长河源远流长
  忽忽亿年银河转眼一瞬
  逛逛浩如烟海的古文化
  孔孟思想一路慷慨走来
  多少空前绝后哲学思想
  被多少子乎者拦腰斩断
  本来是宝被割裂成凄草
  妄将梦中呓语误导为宝
  我们对古代经他人翻译成现代文的传统文化,不能一味的迷恋,要有自己的鉴别能力。尤其对孔孟等优秀思想的作品,我们应找来原著,多研究,多思考,不能仅凭一两部后来人翻译成什么,我们就吸收什么,这样达不到发扬国萃的目的。如果,一味的只想走捷径,我们有时势必要走入歧途,误将译者思想当为先哲;这就好比武师练功,急于求成,将前人的真传或内功心法通过第二、第三等人误传,没有鉴别地将传者曲意当大师精髓而勤加练习,定成走火入魔之势,这样不仅害已害人。
  我们所生活这个时代,是新旧交替的夹缝,各类科学文化知识的丰富变革是巨大的,如果我们不加强学习,势必我们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文盲;学习好比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当然,有些读者古文学得不好,没有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我们只能从有关译者著作中理解,这并不等于,我们就要象海绵一样完全的吸收。这时我们要加强这方面的文化(古文)的学习,在学习中,注重边学习边提问,多进行横向纵向比较,并将这些问题及时的消化掉,做到精华接受,糟粕剔除;如果译者不能把先哲的真金传承,我们也要坚绝抵制这些伪思想、伪文化,让他们没有真正的市场。
  说到抵制,并不是抵制真正的传统文化,连我们先哲的心血也要焚烧掉,这肯定是不行了,历史的车轮,就会倒步,没有了思想的理想信仰,人心不稳,社会就会动荡。我们好多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灵魂,是人民的脊梁,是国家的福源,是走向世界舞台的资本;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文化底蕴优秀传承,只能滋长愤怒的暴政,或被其他略性民族或国家所吞并,秦始皇的焚书残政,绝迹了多少优秀传统文化呀!也伤了天下读书人的心,这是导致农民揭竿起义根本之所在;这样的例子,中外的历史上上演得太多了,这里就不一一聱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5-22
(中华诗歌文化)网络摘选,仅供参考,写的不错,有点深度
中国素称「诗的国度」。这不仅是因为中国诗歌源远流长,诗人和作品流派林立,数量众多,而且诗歌在中国社会生活和文化发展中一向占有特别和显着的地位。我曾在荣宝斋看到启元白先生题的一幅字,记得如下:「唐以前的诗是长出来的,唐诗是嚷出来的,宋诗是讲出来的,宋以后的诗是仿出来的。」当时就颇有感触。启功先生集大俗大雅于一身,这几句白话,大约是他多年悟出的心得,言简意赅,可谓一部简明中国诗歌史。我以为,这是讲唐代以前是中国诗歌的发韧期,自然天籁,朴拙浑成;唐代是中国诗歌的黄金期,直抒胸臆,而又各具面目;宋代是中国诗歌的转型期,思辨机趣,融情入理;宋代以后则是中国诗歌的滥觞期,流派繁多,然而缺乏原创。
现在就我知,简略地探索其中的渊由。
一,诗源于巫术
不论是中国还是外国,诗的起源都可以追述到远古的巫术,而巫术的特出表现就是以「歌、舞」为形式的祓傩仪式。中国典籍上,也恰好有帝舜时期的「击石拊石,以歌九韶,百兽率舞。」(《竹书纪年》帝舜元年条)「昔葛天氏之民,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阙。」(《吕氏春秋·古乐篇》)「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卜商《毛诗正义·诗序》)「断竹续竹,飞土逐肉。」(《越绝书》)等等记载。这恰恰就说明了远在上古时期中国的诗歌文化就开了滥觞。鲁迅《门外文谈》自称是“‘杭育杭育’派”,意思是主张“劳动创造”论的。这用于口头创作,本来也不错。世界上很多民族也都经历过口唱心授的长篇“史诗”阶段,如古希腊的《伊里亚特》、《奥德赛》、古印度的《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古日耳曼的《尼伯龙根之歌》、古俄罗斯的《伊戈尔远征记》以及我国藏、蒙古民族的《格萨尔王》等等。
殷商民智未开,人神杂糅,生活社会中事无大小,都以卜蓍为决,占卜的结果需要记录下来,这就是甲骨文献的由来。占卜预测的仪式往往伴随着歌舞,这会影响到卜辞的音乐性,这或许就是中国诗歌的由来。
二,诗教与文化设计
诗在周公设礼之初,已有特别意义。《周礼》曰:「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以六德为之本,以六律为之音。」(《春官宗伯下·大师》)但是到了东周,「礼崩乐坏」,颂诗成为政治、外交或礼仪上的重要活动的表达方式之一。此种例子在《左传》中比比皆是。另外用于评论的,用在以臣谏君,作为公理常识引用的就不胜枚举了。
先秦时期的上层社会,不论相互唱和,礼尚往来,还是外交活动,无不以诗歌的形式表达;而且多数情况下都不直接表达,而是用诗的语言间接地来表述,因此听者就需要有很高的文化修养,并且有很好的体悟能力。这就在客观上很大程度地刺激了诗歌的发展,使得先秦的主要文化载体的上层文化圈的诗歌文化日益地繁荣。
先秦另一个传统是骚赋,而以屈原的《离骚》为代表。骚赋原其初,也可以说是长诗,想象奇特瑰丽,感情真切奔放,成为汉代文人创作的主流样式,也从此和诗歌一途分道扬镳。
汉代文化政策为「独尊儒术」,董仲舒的《春秋繁露》首开先河,于是汉儒纷纷强调「微言大义」和「纬候足征」,每每由政治意义索解《诗经》,后世的文字狱的理论依据,实创于此。据说汉武帝曾与群臣和诗,号为「柏梁体」,但是形式既无新意,内容又言之无物。因此有汉一代,没有出现值得一提的诗歌创作。
真正继承了《诗·国风》「民间自然性情之响」的,倒是这一时期的民歌,即所谓「汉魏乐府」。象《古歌》这一时期也出现了形式比较齐整,言词优美隽永的民歌,如描写牛郎织女神话的《迢迢牵牛星》。至于叙事类的歌谣,如《陌上桑》这样故事曲折起伏,人物性格鲜明,言语明快简洁的作品,开启了后世长篇叙事诗的四大名作《孔雀东南飞》、《木兰辞》、《琵琶行》和《长恨歌》的先河。
班固总结先秦两汉的诗歌创作是说:「传曰:『不歌而颂谓之赋,登高能赋可以为大夫。』言感物造端,材知深美,可与图事,故可以为列大夫也。古者诸侯卿大夫交接邻国,以微言相感,当揖让之时,必称诗以谕其志,盖以别贤、不肖而观盛衰焉。故孔子曰『不学《诗》,无以言』也。」「春秋之后,周道寖坏,聘问歌咏不行于列国。学《诗》之士,逸在布衣,而贤人失志之赋作矣。大儒孙卿及楚臣屈原,离谗忧国,皆作赋以风,咸有恻隐古诗之义。其后宋玉、唐勒、汉兴、枚乘、司马相如,下及扬子云,竞为侈丽闳衍之词,没其风论之义,是以扬子悔之曰:『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如孔氏之门人用赋也,则贾谊登堂,相如入室矣,如其不用何!』自孝武立乐府而采歌谣,于是有代赵之讴,宗秦之风,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亦可以观风俗,知厚薄云。」可见两汉诗歌创作的主流,仍然是继承「十五国风」传统的「乐府」民歌。(《汉书·艺文志》)
三,诗歌与人生
汉魏之际是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转型时期。由西汉建立的「独尊儒术」的文化政策,受到汉末政治腐败和体系化的外来文化佛教的东渐这两大冲击,趋于式微。社会动乱引起人生无常的感喟。但这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佛教思想中的「人生」说和「轮回」说,搞得人们心理不得平衡,于是产生了「生死情结」。汉(末)魏六朝在政治上是中国历史上的乱世和黑暗时期,但在思想文化艺术史上却非常重要,非常有建树,其影响之深远,可以说是透过盛唐,直达现今,在诗歌发展史上尤其如此。
汉魏之际是以「建安文学」着称于文学史的,这一时期文学成就的主要代表是三曹父子兄弟以及他们身边的文士,如孔融、王粲、刘桢、阮瑀、徐干、陈琳、应旸等。这些人各着文赋数十篇,声名最高,被称为「建安七子」。后人称这一时期是「结束汉响,振发魏音」,就是说它标志着汉代文学风格样式的结束,开创了一个新的文学时代。
中国自孔子以后相当一个时期里,文学崇尚理性,以说理,叙事为主,所以有「诗言志」,「文以载道」的说法,成为传统。但三国时期却出现了「缘情」的主张,与「言志」并提。「缘情」大体相当于今天所说的抒情。象曹操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曹丕的「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等等,就是这样的诗歌了。若用前人的话来说就是「慷慨悲凉」。
这一时代为什么在短暂的时期取得那样突出的文学艺术成就,我以为:
第一:汉代自董仲舒以后,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但是曹操却提倡「通脱」,不拘细节,这有点思想解放的意思。
第二,是对文学的重视程度的问题。
第三,批评风气的形成,是又一个根本性的原因。
汉魏之际的文士诗人都是一些怪异的家伙,当然也还有另外一种好听的说法,叫做「个性解放」。所谓「魏晋风度」,其实包含复杂,有「服药」、「狂饮」、「放诞」一类狂放的行为,有「清谈」、「隐逸」、「拟古」、「作伪」一类奇特的风气,有儒、道、佛混杂的思想,在精神指向上其实有很大的不同,前者因人生无常而追求生命的密度,后者因人生有限而向往精神的超越,当然也有人出入两者之间,忽尔清言,或倘佯山水,或依违田园,忽尔任诞,或醒醉不分,或扪虱而谈。这本身就都是作诗的现成氛围和上佳题目。在题材上,汉魏六朝的诗歌除了「缘情」之外,又产生了「山水」、「田园」和「玄言」等不同诗派;在诗风上,则出现了自然清新,明白晓畅的主流;在形式上,则共同趋于五七言的整齐,进而形成了完整严密的格律。
佛学的传入还极大的增加了中国文化的体系化过程。曾经出家为僧的刘勰所著《文心雕龙》是中国文艺理论系统化的第一部专着,同样佞佛的梁昭明太子萧统又是第一个整理辑编古典文献的人,钟嵘的《诗品》则是中国第一部诗歌理论专着。
诗歌从四字一句的「四言诗」发展到今天仍然很通行的五字或七字一句的「五言」、「七言」诗体,也是在汉魏之际确立的。一般认为,曹操的《观沧海》、《龟虽寿》等四言诗是前代诗歌的「压卷之作」,曹丕《燕歌行》的灵活自由的七言诗,则为后来的七言律诗开创了一个新时期。陈寅恪先生认为,晋宋以来,居住在建康的一些善声沙门和审音文士就有密切的交往,梁朝沈越及王融等在梵声的影响下把字音分为四声,创立声律,这既吸收了传统音韵学的成果,又直接受到佛经转读和梵文拼音的影响(参《金明馆丛书初编·四声三问》)。这显然对隋唐律诗的形成以至宋词的形式美起到不言而喻的作用。
四,盛唐之“盛”
如果把中国诗歌流变的历史,譬作九曲黄河,那么究其源始,犹如雪水消融,点点滴滴,不着声色地渗滴为泉,接下来则如轻溪泻地,随意流转,灵动自如,终于在汉魏六朝间进入了一个汇湾,吸纳他源,积蓄能量,汗漫浩荡。无所拘束,待得到山西吉首的壶口时,突然变化为飞瀑万卷,急泻而下,奔腾不羁,声势浩大,从此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天地。这就是瑰丽雄奇的唐代诗歌。至今唐诗犹存万首以上,如果不是中间以至后来百年以上的频年战乱,其数当在数倍甚至数十倍上。后人所称宗师大家,也有数十人之多,前后辉映,灿若银河,流光溢彩,熠熠生金。其人或倜傥风流,或蕴籍含蓄,或意气风发,或舒卷自如,如握天地灵珠。有神鬼暗助。令后世诗人豪士常有虽可望而不可及,虽可羡而不可逼,虽可钦而不可学,虽可敬而不可亵之感慨。其流风播及当时周边民族,其遗韵直透当世中西诗坛。这是中国诗歌的宝藏,也是中国诗歌的丰碑!
就盛唐并世而立的诗歌三大家而论,李白是以道为主,承接谢灵运融会玄言佛理,上蹑老庄屈骚,自出机抒,开创百代雄风,所以被誉为「诗仙」;王维深研佛理,冲淡平和,所以被看作「诗佛」;杜甫则忧患苍生,致君尧舜,所以被崇以「诗圣」。中唐以后,又有韩愈「文起八代之衰(注谓汉魏六朝),道济古今之穷」,振兴儒学,而白居易则大异其趣,他以禅机入诗,圆融三教,通俗易懂,他们除在当时主盟文坛诗坛而外,实为宋明理学发端之源,对后世影响至巨。至于唐诗各种流派,无论是以题材划分为「边塞诗」、「闺情诗」、「田园诗」、「山水诗」、「送别诗」、「市井诗」等等,还是以时期风格区分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诗歌,其传情状物,以情入景,情景交融,浑然一体,始终盛传不衰,对于后世诗人来说,都有着某种启迪、规范甚至垂典的意义。
研究唐诗兴盛之由时,我们似更应该注意文化的因由。谈“唐诗”,不应该离开“唐风”。隋唐不仅疆域辽阔,善于吸纳从西域引进不少异族文化,但我以为更重要的是它的统一,实为“南北文化”,即五胡以来交融发展的黄河流域经济文化,与东晋南迁以后,由中原士族融会开发的长江流域经济文化的一种“大整合”,其实力自能超胜秦汉,雄视古今。
诗歌对于唐人,是有着特殊意义的,这就是他们思维、存在的方式。诗人而能生活在唐代,应该是一种幸运。他们吐词为句,发言为诗,任情率意,无不中规中矩。当然,必须是大家风范。
唐代这种钟灵毓秀的特殊风尚,形成了一个适合于诗歌发展的「大环境」,一种有利与诗歌创作的「大气候」。诗歌之于唐人,有如空气和水,须臾不能相离,这也是后世不可企及的地方。
五,不尽诗流
「绚烂之极,归于平淡。」随着诗歌在唐代瀑布般奔涌之后,宋诗相对来说,更象一条经过人工补缀修葺过的河道,本来桀傲不驯的诗歌洪流,在这里一变而为一副循规蹈矩,安详驯顺的模样了。
钱钟书先生说过这样一段警僻的话:「据说古希腊的亚历山大大帝在东宫的时侯,每听到他父王在外国打胜仗的消息,就要发愁,生怕全世界都给他老子征服了,自己这样一位英雄将来没有用武之地。紧跟着伟大的诗歌创作时代而起来的诗人准有类似的感想。当然,诗歌的世界是无边无际的,不过,前人占领的疆域愈广,继承者要开拓版图,就得配备更大的人力物力,出征得愈辽远,否则他至多是个守成之主,不能算光大前业之君。所以,前代诗歌的造诣不但是传给后人的产业,而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向后人挑衅,挑他们来比赛,试试他们能不能后来居上、打破记录,或者异曲同工、别开生面。假如后人没出息,接受不了这种挑衅,那末这笔遗产很容易贻祸子孙,养成了贪吃懒做的膏粱纨绔。有唐诗作榜样是宋人的大幸,也是宋人的大不幸。看了这个好榜样,宋代诗人就学了乖,会在技巧和语言方面精益求精;同时,有了这个好榜样,他们也偷起懒来,放纵了模仿和依赖的惰性。」(《宋诗选注》序言)
4 中国诗歌文化之视野
虽然钱先生对上述论段不甚满意,但钱先生还对宋代的基本状况作了这样一番提纲挈领的形象评论:「宋朝收拾了残唐五代那种乱糟糟的割据局面,能够维持比较长时期的统一和稳定,所以元代有汉唐宋为『后三代』的说法。……宋的国势远没有汉唐的强大,我们只要看陆游的一个诗题:《五月十一日夜且半,梦从大驾亲征,尽复汉唐故地》;……此外,又宽又滥的科举制度开放了做官的门路,既繁且复的行政机构增添了做官的名额,宋代的官僚阶级就比汉唐的来得庞大,所谓『州县之地不广于前而……官五倍于旧』;北宋的『冗官冗费』已经『不可纪极』。」
如果不拿同一把尺子衡量历史,我们会发现各个朝代的优胜劣败原因不尽相同。汉唐盛大之际,周边谈不上有强敌,而宋代开国伊始,就面临北部和西北部民族建立的国家辽、西夏、金、元的轮番冲击,尽管纳币称臣,终不免国破家亡。所以有宋一代虽然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但谈起来总不免使后人摇头蹙额,痛心疾首。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也有截然不同的看法。如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先生就认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后渐衰微,终必复振。」(《金明馆丛稿二编·邓广铭宋史职官志考证序》)
从大文化史角度看,更乎有理。因为自唐代“安史之乱”后,先有藩镇割据,后有五代十国,中央政权名存实亡,国势遂一蹶不振。于是有韩愈倡导儒学,自“古文运动”而上溯儒学道统,开“宋明理学”之先河,又有二程、朱熹以书院讲学,补济科举教育之偏颇,使中国文化得以体系性的延续和复振。而白居易出入佛道儒,通达性理的生活方式与态度,对宋代及后世文人影响也极为深远。作为中国思想文化主流思潮的佛道儒“三教”也由北朝开始的“论衡”制度,经过较量融通,而在宋代实现了“圆融”。
有人说,诗已被唐人做完了。后人如果不甘心,只有另僻蹊径。宋人也确实这么做了。他们一方面是“以文入诗”,开辟了“诗讲”一途,把诗歌当成文章来做;另一方面“玩潇洒”就另找方式,于是聪明地选择了唐五代看作“诗余”的小玩意儿“小令”,把它拿了过来,发展成为一种全新,而且更为复杂的文学形式,这就是名垂后世的“宋词”。
六,模仿和创新
宋代以后的诗歌,更象一条人工运河,稳妥规整,顺直平坦,浩浩荡荡,沿着前人的定式流淌着,流淌着。却没有了激情澎湃,浪涛汹涌,尽管也想摆脱创新,但无论明人「宗唐」、「宗宋」之辨,还是清人「格调」、「性灵」之争,都像是河中偶尔出现的涟漪,顶多不过是个把漩涡,新鲜的思想和素材打这儿经过时,不过懒洋洋地打了个滚,又稳妥顺直地流淌下去了。
高峰一旦树立,想要超越是很难的;而另起高峰则更难。我们不能过分指责宋以后的文人们,他们并不都是无能的。他们的聪明才智是在另外的领域大放异彩,这就是接续宋词以后的元代散曲杂剧,明清小说戏曲。
中国文化推崇辩证法,但不是靠「否定之否定」发展的,而是在包容中继承,由包容中吸纳,从包容中融合,赖包容而发展的。「诗教」本为儒学大道,「诗言志」亦为儒学精要,做诗自然也成为儒学的一个部分。宋明「理学」被后人目为儒学的「二度复兴」,所以后来的科举中尽管以「制义」古文为要,但「试帖诗」也还是必修的功课。
实际上,宋以后的诗是在模仿和创新中的摇摆。
七,结语
「诗为心声」。一部中国诗歌史,也可以看作中华民族的心路历程。我们可以浏览到这一曲折动人的历程,或雄奇壮观,或哀恸欲绝,或蕴籍风流,或刚烈勇猛,或冲淡平和,或绚丽多姿,或愉悦兴奋,或柔情万种,或睿智明达,或质朴无华,或含蓄婉转……战争风云,政治兴衰,人际遇合,离情别愁,山川风物,民俗演进等等,也一一奔涌眼底。这是一个真正的海洋,但又不止于海洋般空间的博大,还兼有时间的悠远和想象的无穷。
诗歌是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的,最本原而且最本真的艺术,它铭刻着人类的理性与情感,睿智与思索,想象与呐喊,坎坷与坦途。有人预言,今后艺术将成为人类的上帝,如果没有「彼岸」上帝的话,我想是的。
第2个回答  2009-05-20
中国的传统文明,我以语言来说,受保护和现已流传的语言不多.语言是文明的发源,要最好申请像地方学院保留语种.还有一些我们不太经常读的前人著作,唐诗宋词元曲周易诗经孔孟都是很不错的著作,建议偶尔读读悟出什么.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