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腧穴麻醉的简介

如题所述

肛门直肠部位手术。
腰俞麻醉又称低位骶管阻滞麻醉,即在腰俞穴内注射局麻药,达到麻醉效果。它是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曹吉勋教授首创使用的。最早是用于术后封闭止痛,后广泛用于各种肛肠手术。优点是简便、安全、麻醉范围只局限于肛周会阴部。缺点是骶裂孔变异较多,初学者常因定位不准,穿刺困难而失败。腰俞麻醉亦是我院肛肠科特色之一。
(一)腰俞穴的位置(骶裂孔的位置)
腰俞穴是督脉经穴,出自《素问·缪刺论》,穴居背部“腰尻之解”,故名腰俞,又名背鲜、髓空、腰户、腰柱、髓俞。位于第二十一椎之下宛中,长强上三寸,下髎(liáo )之中心,正好是现代解剖学的骶裂孔。骶裂孔位于第四骶椎之下,外形变异较大,但基本形态是一个长形裂沟,中国人多数呈三角形。三角形的上角是第四骶骨棘突,即骶中脊末端膨隆处,三角形的两下角是左右骶骨角,三角形中央部即是骶裂孔的位置。
*应用解剖:骶骨
由5个骶骨融合而成。骶骨前面又称盆面,光滑凹陷,有四条横线乃椎体间愈合的遗迹,两端各有四个骶前孔,再外侧为侧块,侧块从上向下迅速变窄,故骶骨呈楔形。上四对骶神经的前支从骶前孔穿出。
骶骨后面隆凸而粗糙,系椎弓融合而成。正中有棘突融合成的骶中嵴,嵴两侧为融合的椎板,末节骶骨的椎板消失,留下骶管裂孔。骶骨后面有四对与骶前孔相对应的骶后孔,骶神经后支经此穿出。
骶管裂孔是骶管下端后面的斜形三角形裂隙,是硬膜外间隙的终点,第五骶椎愈合不全或缺损可使骶管裂孔更为宽大。实际椎管裂孔不仅限于第五骶骨,据重庆医学院第一医院对103块尾骨研究及对250名成人扪摸的结果,发现我国人自骶4至骶2均可裂开,在骶骨背部形成长形缺口。同时发现骶骨下1/4向前弯曲,使该段成扁平管道,是采用传统骶麻穿刺法时进针受阻的原因。骶裂孔形状不规划,骶角可以不对称,骶裂孔可偏向一侧,使穿刺针不能沿中线前进,故有人认为骶管阻滞不必采用传统的穿刺方法,可改用腰部硬膜外阻滞相似的穿刺方法,经骶裂隙垂直进针,可提高穿针成功率。
(二)腰俞穴麻醉的原理
将局麻药注射入骶管腔内,以阻滞骶脊神经,作用部位为第二、三、四骶脊神经根。
(三)适应症
适用于肛门、肛管、直肠下段及会阴部的各种手术,如内外痔、肛周脓肿、肛瘘、肛裂、直肠脱垂和肛门畸形等疾病的手术。
(四)禁忌症
1.骶骨畸形或有外伤。
2.骶部发炎、感染。
(五)常用药物、浓度和剂量
1.2%普鲁卡因15-30ml一次用量不超过50ml(1g)。
2.1-2%利多卡因10-20ml,一次用量不超过1.5% 26ml(0.4g)。
3.0.25-0.5%布比卡因10-20ml,一次用量不超过0.25% 40ml(0.1g)。
手术时间长者可酌情加1‰肾上腺素,每100ml4-6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