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平均寿命是多少岁

如题所述

根据2019年5月,国家卫健委发布《2018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我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由2017年的76.7岁提高到2018年的77.0岁。

平均预期寿命指标综合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疾病防治和卫生服务水平,对人口分析和人口预测具有重要的作用,国际上通常把它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生活质量和医疗卫生水平的重要指标。

平均预期寿命是国际上用来评价一个国家人口的生存质量和健康水平的重要参考指标之一。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医疗水平的显著提高,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改善,人口平均寿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扩展资料:

人类各历史时期的平均寿命

1、原始社会:人类平均寿命 15岁,因为人类力量小,无法抵抗自然灾害,疾病,野兽袭击。

2、公元前:人类平均寿命仅20岁,到古代也只有25岁,直到世纪人类的平均寿命也不过40岁。

3、1700年人类平均寿命35岁。

4、1800年人类平均寿命37岁。可见1700-1800中人类的寿命没有什么增长,原因是虽然可以躲避野兽等灾害,但是因为科技水平的低下,生活艰苦,对疾病没有有效的治疗措施等。

5、20世纪初人类寿命出现飞跃,从40岁提高到61岁。1985年,全世界平均寿命达到62岁。

6、1995-2000年为63.9岁。

7、2000-2005年为65.5岁。

8、2005-2010年为66.8岁。

9、2010-2015年为68.1岁。

10、2015-2020年为69.3岁。

11、2020-2025年将超过70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平均寿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6
1800年,人类平均寿命只有37岁,而现在的预期寿命已达到80岁。在过去数十年间,人类寿命以每年3个月的增速在不断延长。科学家断言,人类寿命的又一个跨越点即将到来。

我国科学家经过两年多的努力成功发现了一种纳米尺度的输送载体,不仅能将化疗药物输送到肿瘤细胞之间,也可穿越细胞膜进入肿瘤细胞内部,更能在一定程度上识别细胞“好坏”,有效增强药物的抗肿瘤效果,并且降低药物的毒性。载体就像“远程火箭”,药物就是“弹头”,经过静脉注射能够直接命中并深入肿瘤细胞。图中蓝色为细胞核,红色为新型输送载体带着传统化疗药物阿霉素。新华社发

曾以畅销科普书《奇异点正在临近》轰动一时的美国人工智能专家雷·库兹维尔日前接受美国媒体的采访,勾勒了未来20年人类世界的全新蓝图。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他提出,20多年后,纳米技术能让人“长生不老”,届时也不会出现因人口过剩而造成资源紧缺的情况。

未来能活数百岁?

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健康水平越来越高,资源也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利用,我们已经处于寿命的巅峰。然而,当食物等资源还很短缺的时候,这是无法想象的。这也是为什么1000多年前人类平均寿命只停留在20岁的原因之一。

不过,当今医学的发展实际上并不是那么尽善尽美。我们不断发明出新药,它们在给我们带来益处的同时,也难以避免地带来诸多副作用。但是,这个状况现在已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日前,研究人员成功地将人体皮肤细胞改造成了几乎可以和胚胎干细胞相媲美的“万能细胞”。该成果大大推动了与干细胞有关的疾病疗法研究。这一干细胞技术的突破将成为人类实现寿命飞跃的重要推动力之一。

因此库兹维尔预见,以生物学为基础,对人类基因实现“重新编程”的技术将在未来10年内增强1000倍,20年内增强100万倍。15年后,人类寿命完全能以每年增加至少1年的速度延长。

20多年后,我们的血液里将可以被植入一种名为“纳米虫”的机器人装置,“纳米虫”的大小近似人体血液细胞,它能够从细胞及分子的层面让人体变得更为健康。目前,生物学家已经发明出第一代“纳米虫”,且多次成功地在动物身上进行过实验。例如,科学家曾利用“纳米虫”成功治愈老鼠的糖尿病。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者已经拥有一种特殊的监测技术,可以利用“纳米虫”发现血液中的癌细胞并消灭它们。预计25年后,科学家将研制出比第一代“纳米虫”功能强大10亿倍的类似装置,用来进一步加快人类寿命增长的速度。届时,未来人类寿命有望达到数百年。

有助能源充分利用

人类发展的前景是令人鼓舞的。然而,死亡率的下降也会让人们对人口过剩及资源紧缺感到担忧。的确,如果人们寿命实现了大幅飞跃,而没有在其他方面有所改变的话,世界是无法承受这种压力的。但是,科学技术也能极大地改变目前的资源获取方式。

例如,在能量方面,我们拥有的太阳能比人类实际需要的多10000倍,目前的问题是,人类没有有效利用太阳能。纳米技术(包括对单个原子或分子的操控)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它可以为我们带来极其廉价和高效的太阳能电池板,从阳光中轻易获取人类需要的那一部分,从而完全取代老一代燃料。专家预计,人类将在20年内实现这一愿望。

另外,随着技术的发展,人类还可以以极低廉的成本实现水的循环再生,把污水变成净水。目前,发展中国家约80%的疾病来源于不洁饮用水,新技术能在不久的将来解决这种问题。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11-14
人类的平均寿命与社会制度、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社会医疗保健措施及科学技术进展状况等因素有关。解放前,我国人民的平均寿命为35岁左右。解放后,据1978年人口普查统计,我国人民的平均寿命,男性为66.9岁,女性为69岁,比解放前增长近一倍。1980年,我国多数地区人口平均寿命已超过70岁,进入了世界先进水平之列。
  我国人口平均寿命延长除和政治上获得解放、经济状况好转、生活水平提高、卫生条件改善有关外,还有一个饮食习惯的原因。人民的膳食是以谷类、蔬菜、粗纤维及植物油为主,精制蔗糖、动物脂肪、胆固醇在食物中所占的比例较少。这种膳食特点对防止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是有利的。有人统计过引起死亡的原因中,在65岁以后直接影响人寿命的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是心脑血管疾病。科学家们认为,我国人民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要比欧美人晚10-15年,这可能与我国这种膳食特点有关。因此,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时,继续保留这种膳食结构特点对延年益寿是大有好处的。
第3个回答  2019-12-27
长寿,是人类孜孜以求的重要目标。随着医学的进步,人的平均寿命已经大大提高,但是,离人应享有的寿命还相差很远。据美国的生物学家海弗利克研究发现,正常细胞大约分裂到50代以后就停止分裂而导致死亡,而细胞分裂一代的周期为24年。于是科学界按照他的理论,推算出人类的平均寿命应在100岁至120岁之间。
事实上,世界上有些寿星的寿命远远超过了这个极限。世界上最长寿的人是英国的弗姆·卡恩,他活了207岁;而南美洲的一位妇女玛卡兰珠活了203岁。
寻找长寿的秘诀
为寻求长生不老的秘方,古往今来人类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近几年有些科学家取得了比较可观的成绩,研究发现激素治疗、体育运动和合理的膳食能延缓甚至逆转人体衰老的进程。
第4个回答  2013-11-14
评估认为目前人类的平均寿命在70岁以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