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有蚯蚓怎么办

如题所述

家里如果经常有蚯蚓出现,可往家里蚯蚓经常出现的地方撒上一些石灰,同时保证家里卫生清洁干净,透光好。家里有蚯蚓不必惊慌,可以上网查一查蚯蚓的生活习性,对症下药,可根据蚯蚓的生活习性来改变家里环境,从而达到阻止蚯蚓出现在家里。

蚯蚓有六怕:

1、怕光:蚯蚓为负趋光性,尤其是逃避强烈的阳光、蓝光和紫外线的照射,趋向弱光。 

2、怕震动:蚯蚓喜欢安静环境,不仅要求噪声低,而且不能震动。受震动后,蚯蚓表现不安,逃逸。 

3、怕水浸泡:蚯蚓尽管喜欢潮湿环境,但它们从不选择和栖息于被水淹没的土壤中。若被水淹没后,多数蚯蚓马上逃走,逃不走的,表现身体水肿状,活力下降。 

4、怕闷气:蚯蚓生活需良好的通气,以便补充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5、怕农药:据调查,使用农药尤其是剧毒农药的农田或果园蚯蚓数量少。 

6、怕酸碱:蚯蚓对酸性物质很敏感。当然,碱性大也不适宜蚯蚓生活。

扩展资料:

蚯蚓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主要表现在:

1、对土壤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循环等关键过程的影响。

蚯蚓体内富含各种酶使其具有转化改造有机质的特殊能力,并使土壤矿物发生一定程度的分解,转化为植物易于利用的氨、碳酸、尿素、尿嘌呤以及速效性的磷钾矿质养分等可给态化合物。富含可溶性氮、磷、钾的蚓粪能明显提高土壤肥力。蚯蚓处理后的城市生活垃圾肥效明显提高。 

2、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蚯蚓活动对土壤化学性质的改善、对土壤腐殖质的富集、蚯蚓与微生物协同分解有机物、促进C、N、P循环等作用都有利于土壤资源的持续利用。蚯蚓繁殖能力强、繁殖周期短、消化系统发达,其翻土量不容忽视,大大促进土肥相融。

3、与植物、微生物及其他动物的相互作用。 

蚯蚓对微生物的群体结构、数量、活性、分布具有重要调节作用。通过蚯蚓肠道加工后,土壤中微生物区系和群体的数量显著增加对有机残落物的机械破碎与消化分解作用蚯蚓会弄碎落叶和影响土壤微植物群。蚯蚓与微生物一起对有机质的腐殖质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4、环境指示作用。

蚯蚓是良好的土壤环境指示生物,可用于评价土壤中化学污染物的生态毒性,是检测土壤环境的靶标生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蚯蚓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5-24
有那种专门对付蚯蚓的药,把他下在蚯蚓经常出没的地方。
1、生活习性:

(1)喜阴暗:蚯蚓属夜行性动物,白昼蛰居泥土洞穴中,夜间外出活动,一般夏秋季晚上8点到次日凌晨4点左右出外活动,它采食和交配都是在暗色情况下进行的。

(2)喜潮湿:自然陆生蚯蚓一般喜居在潮湿、疏松而富于有机物的泥土中,特别是肥沃的庭园、菜园、耕地、沟、河、塘、渠道旁以及食堂附近的下水道边、垃圾堆、水缸下等处。
(3)喜静:蚯蚓喜欢安静的周围环境。生活工矿周围的蚯蚓多生长不好或逃逸。
2、六畏
(1)畏光:蚯蚓为负趋光性,尤其是逃避强烈的阳光、蓝光和紫外线的照射,但不怕红光,趋向弱光。如阴湿的早晨有蚯蚓出穴活动就是这个道理。阳光对蚯蚓的毒害作用,主要是阳光中含有紫外线。据阳光照射试验,胜蚓进行阳光照射15分钟 66%死亡,20分钟则100%死亡。
(2)畏震:蚯蚓喜欢安静环境不仅要求噪音低, 而且不能震动。靠近桥梁、公路、飞机场附近不宜建蚯蚓养殖场。受震动后,蚯蚓表现不安,逃逸。
(3)畏浸性
(4)畏盐
(5)畏辣
(6)畏冷热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6
蚯蚓喜阴喜湿,且以腐烂的枝叶、动物粪便以及垃圾为食物,按理说你家应该不是住的楼房,其一因为你的房子建设在正好适合蚯蚓生活的地方,且食物充足(土壤里的垃圾腐烂物较多)且土壤潮湿。其实有蚯蚓不必惊慌,如果你感兴趣的话可以把蚯蚓当成宠物或者如果家里有鸟、龟等宠物或有饲养家鸡,可以利用这种优势饲养蚯蚓,然后将蚯蚓喂食这些动物。
如果你不喜欢这么做的话,可以尝试:经常清理卫生间和厨房,使得环境不适于蚯蚓生活。。
你可以上网查一查蚯蚓的生活习性,对症下药!祝你好运!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