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真谛是什么?

如题所述

自文明诞生以来,人类一直被分为三类:统治者、中等人和群众。三个阶层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限划分,相互存在着相对的流动性,这样的划分一直是隐秘和不被提及的,三者的矛盾和斗争始终也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条主线。

一、阶层划分

(一)、统治者就无须多说了。

(二)、中等人是三种人中最隐秘的群体,不彰于正史,也是最需要阐明的群体。

1)他们必须是一群不愁吃穿,有着稳定生活保障的人,这使得他们具备了思考的空闲。

2)他们必须受过高等教育并有着广阔的视野,这里的高等教育是相对的,决定了他们具备一定的思考能力(深度),视野开阔决定他们享有可供思考的素材和相互之间必要的交流(广度)。

3)他们和群众的区别在于:他们不但不满于现实,主要是不屈服于现实,他们比群众具备更强的欲望和能力(也就是他们质疑统治者的统治并相信自己有改变的能力)。

4)他们和统治者的区别在于:他们往往处于统治阶级之外或者不满于在统治阶层中身处的地位,他们对权力有野心和要求,对统治者的统治力有质疑。

总而言之,中等人满足以下四大条件,缺一不可:

1)有思考空闲

2)有进行一定深度广度思考的能力

3)没有被纳入统治阶层的希望,也包括少部分身处统治阶级的外围统治者不满足于现阶段地位又没有合理的上升渠道,和更少部分出于自身道义理念而拒绝加入的。

4)有野心和欲望,这种野心和欲望表现为宏观上对现实的不屈服。(现实中,中等人主要是指统治阶层之外对统治有异议的知识分子(受过教育的人)和统治阶层内对统治有异议的底层官员)

从历史上看,中等人总体具有一大特性:中等人最富有的是煽动性,中等人一般难以独立对抗上等人(需要群众间接主要是直接的支持),他们主要依靠种种口号煽动群众来达到“变天”的目的。

(三)群众:人数最多、力量最大的阶层。正统的历史中往往没有对群众和中等人进行区分,所以可以说这里的群众不同于一般历史意义上的群众,特指剥离了中等人的群众。

群众从个体上来看具有三大条件,满足其一就可以是群众了:1)群众生活的主旋律是生存,他们主要精力在为生存奔波,因而缺乏系统思考的时间。2)群众教育水平相对不高,视野狭窄,缺乏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往往沦为宣传的信徒。3)他们屈服于当前的统治,他们可能也不满于当前统治,但是他们更多只是表现出没有逻辑和系统性就事论事的谩骂,而没有能力对体制本身进行系统性的批判思考。也不相信自己有能力改变现实,而更愿意得过且过的埋首于庸碌无为的世俗生活。

从历史上看,群众的总体具有一大特性:就是群众从整体而言具有极大的忍耐性,也同时具有极大的爆发性。具体来说群众是可以忍耐一切暴政、自由限制和欺骗的,但凡能活下去即使半饿半饱、被奴役也是可以。其忍耐的底线是面临饿死和冻死的现实或威胁(群众可以完全忍受精神世界被抑制,而无法生存是其忍耐的底线),其具体忍耐程度视不同空间与时间而不同。爆发力强大则主要表现在中等人推翻统治往往离不开群众的直接或间接支持,而群众不需要中等人也是可以改朝换代的。

二、流动性

笼统地说一下三等人的流动性:群众和中等人之间的流动性最大而统治阶层相对封闭。

群众是中等人最大的来源,群众富起来了接受过高等教育了开始出现野心了却又无法进一步成为统治者,也就成为中等人了。而上了年纪的中等人野心消磨了,开始由理想主义转而接受现实了,屈从于现实了,也就成为群众了。而统治者的流动性向来是受到严格控制的,因为这关系到权力及其衍生品的分配问题,而且统治者没有节制的扩大,会给下两层带来极大负担(也就是所谓的暴政)并且导致统治者利益的流失,因此统治者的数量和流动性都比较严格的被控制着。

三、各阶层的不同目标:

统治者根本目的就是设计出一套“永固”的统治方式(上帝没有规定人民生活必需有多好或是社会发展应该有多快,统治者根本任务是维护自己的统治秩序),核心思路和根本措施是扼杀现有中等人,防止其再生,保证群众的生活水平不降至其忍耐限度之下。

中等人的根本目的就是成为新的统治者。其核心实质是:证明现有统治不好(异端思想),以“反对暴政、民主、自由、有饭吃、建立美丽新社会等”口号蛊惑群众推翻统治者成为新的统治者进而完成统治者的根本目标寻求新的“永固”。

而群众的根本目标就是生存,在无法生存时反戈一击以求得继续生存。

四、古代历史的实证分析

中国的古代历史的伟大之处在于统治者成功的扼杀了中等人,但也悲哀的陷入了屡屡被群众推翻的周期循环。秦始皇对中等人用了最直接的方式“杀”(坑儒),为了防止新的中等人再生成也很直接的去“烧”(焚书),结果证明这样的方式太原始太简单。

然后的察举制、九品中正制、投牒自进制等等最终演化到了科举制。而这个演化过程可以看作是一代代中国封建统治者对扼杀了中等人的不断尝试达到最终修成正果。科举的伟大之处在于统治者向中等人集团展示出了统治阶层巨大的流动性,中等人不用在依靠风险极高的夺权而成为统治者了。中等人更愿意通过读书安安稳稳的成为统治者,于是青春被考试挥霍,有人可以屡试不中但屡试终老,统治者给予了中等人足够的仕途希望和许诺(主要用开放流动性抹杀了中等人存在的第三个条件,条件具体参见前文)。

因而中国的历史王朝统治者更迭主要来自下层人周期性的直接爆发。土地高度集中、战争、饥荒、沉重赋税、腐败、暴政等等。导致下层人忍耐的临界被突破爆发起义推翻统治者,自己成为新的统治者后又用同样的方法笼络中等人,用类似的方法继续统治下等人。下等人的起义推翻了旧的暴政却依旧建立起来一个新的暴政,新的暴政又迟早要被群众起义推翻,历史陷入如此循环反复。

可以说中国古代社会的统治接近于“永固”,仅仅需要一段时间爆发一次起义来解决生产力低下引发的突出的社会矛盾,基本统治方式一直没有本质的改变,改变的只是王朝的姓氏。可以说没有西方的入侵,中国社会将如此不断的循环下去,有的仅仅只是器物上微小的进步。

当然在西方历史上,三等人之间的循环和中国有着不同。西方古代文明史更主要的是中等人的历史,中等人自诩“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以民主、自由、博爱等口号煽动群众来推翻统治者,建立新的统治,然后继续被新的中等人推翻,直到近代民主政治相对完善,循环才宣告结束(其实民主政治就是通过选举制度把中等人和统治者的循环制度化的一种手段,从而避免了非制度化循环中产生的暴力破坏,待后文细说)。

五、中国社会向左走还是向右走?(本文中的左右只是笔者借用来描述“永固”实现两种途径的抽象概念,和现实中的左右之分并不完全一致)

现今中国统治者的主要顾虑就是中等人的壮大及其散布的异端思想(因为中国目前的经济形势和生产力水平远不可能突破群众们的忍耐底线,热兵器时代群众的爆发力也被极大削弱了)。

中国统治者们唯一的施政目的就是阻止一支有夺权能力的中等人集团的出现(因为群众只要饿不死一般是不会有意见和力量的,即使快饿死了也是可以靠封锁消息和宣传来稳定情绪的)。任何直接针对群众的政策对群众本身来说都是可有可无的,这些政策都是做给中等人看的,主要是为了防止中等人在群众中散布“统治者不关心人民死活,中等人可以做得更好等谣言”,也就是用实际行动和中等人争取群众的支持或者说用实际行动来防止群众支持中等人。

以上也就是表明群众的生活好坏甚至死活都不重要,但是在中等人存在的情况下,群众的态度倾向是很重要的。所以当统治者急切需要优秀的政绩的时候就可以推理出中等人的数量和力量已经让他们产生恐惧了。但是仅靠政绩维持始终不是长久之计,并不可能达到“永固”的理想效果。因为统治者面对的是一群挑刺的中等人,政绩不可能是完美的,更何况中国还存在着强大的外部对照和渗透。

六、向左走

向左走是人类目前已知的可以达到“永固”统治的一种。其核心实质是永久的消灭中等人,靠宣传彻底的愚弄群众以求群众忍耐的底线趋于最大化。

向左走永久消灭中等人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国家政策打破了中等人成立的前2个条件。以毛时代为例。首先、通过运动(反右)清洗掉现存的野生中等人(党外),当然也吸收一部分进入统治圈内。其次、防止新的中等人再生,主要是通过贫穷和落后的教育。

如何达到贫穷呢?重税赋,藏富于国、发动战争(没战打就备战备荒)以及一系列错误的运动和政策(笔者没说以上都是故意的,但是只要是社会主义国家,不管是科学社会主义还是国家社会主义都爱这么干)。当贫穷让一切资源的都紧张起来了的时候,人民都处于吃不饱穿不暖饿不死也冻不死的情况下,群众不得不为了生存而奔波忙碌,也就没有时间思考了,扼杀了绝大部分群众思考的空闲,也就扼杀了绝大部分群众流向中等人的可能性了(参见前文,中等人成立的条件一)。

至于落后的教育,贫穷无疑是最好的借口(吃不饱饭还有什么好谈教育的呢?)具体政策上就是历次针对知识分子的清洗(知识分子一直是中等人的主干)、文化氛围上贬低知识、上山下乡、包括最后一次浩劫甚至对统治阶级内部的人士进行大清洗。关键,还在于这样的教育的知识面极其狭窄,让受教者只能接收到关于统治者好的一面的教育。教育如此落后还极不普及,保证了受高等教育者比例极小,十分容易受到控制(包学费包分配),只用来对统治者阶层进行少许更新。落后的、不普及的教育一石二鸟:不普及保证了广大群众是未受良好教育的,是愚昧没有思想,易受到蛊惑的。落后则剥夺限制了部分受教育者进行有深度广度思考的能力,扼杀了部分群众成为中等人的可能。(参见前文中等人存在的第二个条件)

贫穷和落后的教育还会使群众的忍耐趋于无限大。贫穷和落后必须有个度,相应的制度政策配合也很重要。把握得好哪怕全国到处群众被饿死也无关紧要。户籍制度把人圈起来(那个年代民间没有其他有效快速的信息交流方式),没有中等人的“谣言”使群众本身缺乏系统思考的能力(甚至不知道饿死人是统治者的责任),没有国外的参照(我们饿死几个算什么,人家才是水深火热),用事实和观点揉杂在一起的宣传来代替群众的思考(随意翻阅某日报)。广大群众由于贫穷和缺乏足够教育对于官方的言论基本缺乏识别能力,以致于乐意接受任何的谎言作为创伤的弥补和精神上的安抚,以致于群众的忍耐力的底线趋于无限大。

现存中等人几乎没了,新的中等人很难在出现,群众的忍耐力接近无限。这个政权确实是永固了。其实又不然,世界上如果只有一个北朝鲜,或者是只有无数个与朝鲜体制相同的国家,那这样的统治制度确实是永固的!但是因为现实中还存在另一种永固的,且对生产力有更大促进作用的制度存在,对外的参照和渗透最终导致对内产生了新的变化。

至于如何靠宣传彻底愚弄群众(比如说统一思想、统一新闻、统一言论、户籍制度封锁地域间消息的流通,敌视外国转移国内矛盾等等)不细说了。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向左走不行!朝鲜必亡!

七、向右走

目前人类已知最好的“永固”方式(当然不排除和否认某党可以搞出自己特色的更好出路)。其实质是在三个阶层特别是统治者和中等人阶层创造巨大的流动性,并把这种流动性制度化,从而避免了非制度化循环中产生的暴力破坏。(某党其实还是在慢慢向右挪步)

向右走就是分散权力、废除独裁制、终身制、继承制,启用选举制和代议制等在统治者和中等人、群众之间创造出了一个巨大的相互流动性(群众和中等人的巨大流动性主要是富裕和普及高等教育创造的)。并且将这种流动性予以制度化。统治者期满落地为群众或是中等人,而中等人进入统治者阶层的门槛很低,统治者阶层不再封闭和中等人阶层或是统治下层以一定时间为周期进行交换(至少表面来说是这样了),中等人也就不需要夺权了而可以通过合法制度和自己的努力进入(接近)统治阶层了,可以说统治阶层成为了一个巨大流动站。而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也一定程度避免了群众大面积饿死冻死的情况出现,因此群众的忍耐永远不会接近底线。

这里向右走,主要也是用流动性抹杀了中等人存在的第三个条件(科举也是)。

这里笔者客观地认为:人类历史主观上没有必须向前发展的绝对要求,向左走、向右走都是为了维护统治而从不同角度对中等人存在条件和群众到达忍耐底线作出的精心政治策划,从永固的统治角度来说都是可行的。但是就实践来看,向右走因为符合了部分人希望社会向前发展的美好愿望,因而生命力更加强大(向左走不可避免贫穷和缺乏教育)。而向左走无法经得起向右走的参照对比,且向左走的最终出路会陷入《1984》所构造的稳定停滞的终极社会。

八、中国现阶段三大阶层分析

为什么邓邓说中国现在还是摸着石头过河呢?因为统治者邓邓发现以前的方式不永固,而新的永固方式还没被实现。

中国近30年群众普遍富起来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比重也大大提高了(尽管大学扩招导致大学生水货泛滥),有潜力成为中等人的群众队伍和中等人本身都在巨幅扩大。而作为吸收消化中等人进入统治阶级的途径主要就是:1)公务员考试(姑且可以看作是科举的延续),2)被招聘进入国家企事业单位工作,3)入党(勉强可算是候补)。但是主要途径的吸纳量远远小于中国中等人的潜在产生量,改革开放三十年也是中国中等人大量囤积的三十年。而这些被囤积又无法被统治者吸收消化的中等人屡屡向群众发出异端的声音(试图证明统治者不好),成为了社会潜在的最为不稳定的因素。因而统治者不但不能放开,反而还要加大对群众的思想控制(20年前刘氏运动就是例子),中国的情况就是统治者和中等人在争夺群众思想领域的控制权,统治者称之为稳定和谐、中等人称之为“开民智”。尽管目前中国的统治还稳如泰山,但是越来越多无法被消化吸收的中等人对统治构成了极大潜在威胁,中等人人数还在不断增加。所以现今中国必须彻底消灭中等人的存在和继续产生才可能达到“永固”(笔者不排除有新的消灭中等人的特色方法在中国出现)。

九、潜在威胁何时爆发

中国经济越是发展,中等人和可能成为中等人的群众就越多(富裕和高等教育普及),这是统治者面临着一个不可调和的矛盾(不发展经济马上给予中等人联合群众反对统治的口实,发展的话局面可能又越来越难以控制),这当然也是中等人希望之所在。

既然存在潜在威胁,那么这个潜在威胁什么时候会浮上台面?如果我们把效率和公平(社会生产效率和生产成果分配是否公平)看作是社会的运行的主要关键问题。那么仅仅常态化不到30年的中国,经济建设起点太低,因而初期效率极高,人人都有所得。人人都有得又被个人禀赋不同与某些人隐藏所得所掩盖(例如未被查出的腐败),造成了相对公平的假象和人们因为效率太突出而忽视分配公平的事实。(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假设现在全社会只有10个人,劳动成果是1000个苹果,有人分200个,有人分50个,这个时候尽管得50个的人有怨言,但是毕竟他得到了50个。但是如果劳动成果只有10个苹果,10个人分,有人分2个,有人可能只能咬一口,效率一低分配是否公平就特别敏感了。)
中国经济起点太低,发展太快,人人都有得分,分配不公(权力寻租是分配不公的极致形式)虽然有怨言但还没有激化到非改不可的地步。一旦经济建设到达一定阶段,效率慢下来的时候情况就有所不同了。一部分具有向中等人转变潜质的群众就会开始思考不公平的来源,这时候中等人散布的谣言就获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理解了。中等人不需要主动“开民智”,而是部分群众开始主动寻求“真理”,中等人人数开始激增,统治者继续维护和谐稳定就不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统治者现在做的,不论是对新闻言论上的监管,还是从基础教育本身对群众的愚化终究都是短暂的,都是经不起经济衰退背景下中等人及其煽动起来的群众的冲击的。

十、结束

中国经济何时会衰退不得而知,但肯定不会是短期内(起点太低带来的后发优势作用还很强劲)。对于统治者和中等人双方都任重道远,对于统治者在这一段时间内如何抹杀中等人是关键,向左走意味着贫穷和落后的教育,而太快向右走统治者又担心会影响经济稳定,带来提早引发经济衰退的风险,但是如果慢慢向右走,官僚既得利益集团一旦成型,那么放开统治阶层的流动性又会导致对统治阶级既得利益的冲击,这也是统治者不愿看到的,所以统治者是骑虎难下。而统治者现在工作的核心还是发展经济而不是思考如何进行彻底改革(也就是尽量推迟不得不改革的期限),经济一天稳定发展,统治者一天高枕无忧,而经济一旦放缓统治者才见面临着巨大的改革和被革命的压力(政治改革伤害既得利益,不改又不会死,所以拖延改革日期是最好的办法)。对于中等人,似乎由此看到了希望,统治者似乎正在苟延残喘、束手待毙,只欠经济放缓或者衰退的东风了。

当然较于向左走向右走,中国也许还有第三条路(例如:经济永远高速发展改革期限无限延迟),但愿这个有中国特色的伟大奇迹会被某党早日实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2
历史的真谛是什么达到中和.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中和,自会能够知历史千变万化的规律,达到“时中”。
所谓‘中’,在阴阳思想中,既不是阴也不是阳,应该是无形的东西。无形的‘中’,成形的时候表现出来的就是‘和’。所谓‘道’,这也是法则,是无形的。成形时候的表现形式就是‘德’。
另一方面,所有有形的东西都是要变化的。但是圣人说过的话是不变的。孔子还有释迦的教诲是不变的。所以世界上总是有变化和不变的两个方面。在物质方面,也就是科学在不断地进步。不得不进步。另一方面,在精神方面是永久不变的。所以,科学和哲学的中和是最重要的。”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9-03-26
楼上关于历史的真谛的问题讨论确实耐心味!
我相信:这个问题的答案绝对不是唯一的,而是多样性的,因为不同阶层、阶级的人从各自立场利益来看它,会得出不同的答案!
我记得英国诗人雪莱曾这样写道:“历史,是刻在时间记忆上的一首回旋诗。”
历史,它往往会以惊人的相似度再次出现,如何从过往相似的历史事件中吸取经验教训?如何利用古人的智慧应对今天的现实生活?
答案是,学习研究历史。
也因此,历史学就有了它最重要的功用——经世致用。
何谓经世?致力于国家,致力于社会谓之经世;何谓致用,以我之所学,化我之所用谓之致用。
“以史为鉴”,“读史明智”……都在强调着历史学的现实指导作用,对个人、对民族、对人类的启示和帮助。

当一个民族成为能够从历史中不断汲取力量、不断思考、不断创新、不断反省的民族时,那将是整个本民族,地球,乃至宇宙之福!

古往今来,芸芸众生,都在创造他人、自己的历史!

前人是历史,今人是历史,儿孙们也是历史!
第3个回答  2009-03-25
历史的真谛就是有时说不出,有时道不尽,有时是展望,有时是回忆!现在即历史!
第4个回答  2009-03-26
历史的真谛——让每个人诗意的存在! 时间每天都在变化,只是对某些人和事的记忆不会随时间湮灭。这此起彼伏的历史活剧每时每刻都在进行,没有导演,只有包括我和你在内的演员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