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将领杜聿明,曾是杨振宁前岳父,一段话影响了杨振宁一生,说的什么?

如题所述

1949年冬,杨振宁在美国期间遇到了前往美国留学不久的杜致礼,这位杜致礼女士便是杜聿明的长女。曾经在西南联合大学读书,而杜致礼大学读书期间的物理老师便是杨振宁。于是在一个晚会上相遇的两个人,互相留了联系方式。其后二人之间的感情迅速升温并且确定了恋爱关系。

1950年,相敬如宾、感情日趋成熟的二人在美国举行了婚礼。这一年杨振宁28岁,杜致礼23岁。第2年杨振宁便与杜致礼生下了第一个儿子,这是二人爱情的结晶。同样这个孩子也是杜聿明的外孙。

因此著名的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与曾经的国军高级将领杜聿明实际上是女婿和岳父的关系。而就在长女杜致礼与杨振宁相爱、相知和步入婚姻的殿堂并且拥有爱情结晶时,杜聿明作为解放战争中淮海战役中被俘的高级将领,正在战俘管理所进行改造。对于地球的另外一边,对于自己女儿杜致礼身上所发生的这一切都毫不知情。

随着1957年杨振宁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而在全世界范围内名声大噪。尤其是在全世界范围内的中国人和华人华侨中成为了举足轻重的物理学家。因此,当时有意吸引杨振宁等人回国工作。蒋也有意向杨振宁示好想要吸引杨振宁前往宝岛,于是对杜聿明在台北的老婆孩子们开始转变态度,照顾有加。改善了杜聿明在宝岛的家人的生活状况。

1971年,在国际关系改善之后,杨振宁和夫人杜致礼终于有机会踏上回国之路。这一次回国之旅,杨振宁第一次有机会见到了自己的岳父杜聿明,此时的杜聿明已经于1959年被特赦而成为了中国的自由公民。并且在文史馆工作,而且还成为了政协委员,参与到了国家的建设之中。

此时距离杨振宁与杜致礼结婚已经过去了21年。杨振宁尽管已经是近50岁的人,见到自己的岳父杜聿明时依然表现得十分紧张。既然不知道该如何称呼自己的岳父杜聿明。反而称呼其为“杜先生”。周总理在旁看出了杨振宁的紧张,便露出了亲切的微笑,笑着提醒杨振宁在中国还是要按照中国传统的礼仪,称呼杜聿明为岳父。

这次见面十分的融洽。杜聿明也满足了多年来的心愿。同时也十分欣赏自己的这位名声显赫的女婿。从此以后杨振宁与杜致礼便经常回国看望自己的岳父和参加一些国内的学术和学科会议。更是在杜聿明去世之后,远在美国的杨振宁与杜致礼听闻父亲去世的噩耗,千里奔丧参加了岳父杜聿明的追悼会和葬礼。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18

只要持之以恒,知识丰富了,终能发现其奥秘。 —— 杨振宁

提起杨振宁,没有人会感到陌生。作为最早的华人诺贝尔得奖者之一,他是物理界的泰斗,是科学界的脊梁,一生丰功伟绩却仍勤勤恳恳不断前进。他曾被某杂志评选为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30位伟人之一,对中国乃至世界都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

杨振宁与杜致礼

1922年,杨振宁出生于合肥三河镇。杨振宁的父母都是文化人,4岁的杨振宁在母亲的教导下,仅用了一年多的时间便认识了3千个字。长大后的他,凭借优异的高考成绩被西南联合大学录取,从本科毕业后,杨振宁继续攻读硕士,1944年毕业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作为学霸,杨振宁在这时候便就已经展露出过人的才华。1945年,杨振宁选择前往美国进行深造,继而接触更多国内无法学习到的知识,这对他来说是非常具有意义的突破。去到美国学习的第四年,杨振宁与自己曾经的学生杜致礼相遇,已经亭亭玉立的杜致礼身上散发出的魅力瞬间吸引了杨振宁,后来杨振宁对她展开了追求。第二年八月,两个人便在美国结了婚。

杜致礼是家中的长女,出生于1927年,杜致礼从小就和妈妈母亲生活在一块,母亲勤俭节约且知书达理,在母亲的熏陶下,杜致礼的文学素养有了一定的高度。青少年时期的她就读于西南联合大学附中。读高中时遇到了她的数学老师也就是杨振宁。那时候两个人只是单纯的师生关系,不曾想到命运兜兜转转,缘分最终让两个人再次相遇并真正走到了一起。

和岳父的书信来往

也许有很多人不知道,杜致礼的父亲就是杜聿明。杜聿明是著名的大将军,黄埔系骨干人物。参加过大大小小各种战役,也立下过许多汗马功劳。然而在淮海战役中,因兵败被解放军所俘虏,所以后来很长一段时间,杜聿明都待在功德林战犯管理所接受“教育改革”。直到得到最高首长的帮助,杜聿明才获得了和女儿与女婿书信来往的机会。

此时杨振宁已经在粒子物理学、统计力学等领域作出了里程碑的贡献。1957年,杨振宁与李政道先生提出了“宇称不守恒理论”,并因此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此时的杜聿明正在管理所接受“教育”,当他得知在美国的杨振宁获得诺贝尔奖的时候,高兴激动的无以言表。

随后,杜聿明立刻给杨振宁写了一封祝贺信,信上用简短却富含感情的文字为女婿杨振宁获得诺贝尔而表示衷心地祝贺,并称赞道振宇获奖是我们民族的光荣。杨振宁也给岳父回了信表示感谢,还附带了一只最新式的原子表送给杜聿明。

尽管已经与杜致礼结婚多年,但由于种种原因,杨振宁和岳父杜聿明却从未见过面,相隔两地的两人之间也仅有过极少数次的书信往来,不过岳父对于杨振宁这个女婿十分满意和喜爱,并因他为世界做出的贡献而感到骄傲。

杨振宁和杜致礼在美国结婚时,杜致礼的母亲曹秀清此时正一个人在中国台湾过着孤独的生活。由于中美之间的关系,杜致礼和母亲一直处于失联状态。直到1957年杨振宁获得诺贝尔奖后,曹秀立才提出申请想要去美国看看女儿和女婿,该请示得到了批准,三人最终在美国得以相聚。

初次见面的刮目相看

而另一边杜聿明也在1959年因表现良好获得了国家的特赦,在管理所接受改造的期间,杜聿明的思想也产生了很大的转变。1971年春,已经移民美国拥有了美国国籍的杨振宁和妻子杜致礼决定回国探访,这是杨振宁离开祖国多年后的第一次回国,也是他和岳父杜聿明的第一次会面。

一家人重聚的画面十分感人,杜聿明望着数年未见的女儿和不曾谋面的女婿,激动地无法控制自己的眼泪。然而杨振宁却因为双方初见的生疏,再加上第一次见面的紧张,错将岳父叫成了“杜先生”。不过恰好总理当时也在,于是圆场说道,你应该叫岳父大人,在场的众人都开怀大笑,气氛格外的温馨。

随后一番畅谈,杜致礼赞叹北京的变化如此之大,甚至多少有点像她们在美国居住的城市普林斯顿。杨振宁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最大的变化并不在城市面貌,而在于人的精神状态上面。因为他曾在各大国际学术大会上面接触过许多来自大陆的专家学者,一番了解后,不禁被这些学者的艰苦卓越和奋斗的精神所深深打动。

岳父杜聿明也说道,当年国民党发动的内战注定是要失败,亿万人民于瓦砾废墟上面把国家建设好了,这就是历史,我就是历史的见证人。如今,七亿人民站起来了,生于此,长于此,这样的国家不爱还爱什么呢?杜聿明的这一段话字里行间都流露的是对祖国的热爱和因身为中国人而感到的骄傲。

杨振宁在听完岳父这一席真情流露的肺腑之言后,频繁点头表示赞同,心里不禁由衷地对岳父杜聿明刮目相看,杨振宁一方面为岳父的思想转变而感到欣喜,另一方也打心底对岳父更为尊重。十年后,也就是1981年,杜聿明老先生不幸在北京逝世,杨振宁即刻回国参加了岳父的丧礼。杨振宁始终铭记着杜聿明在生前,曾十分诚恳地告诫他要为祖国统一和科学事业发展多做贡献,并向他传递浓浓的爱国情怀。

而这份爱国情怀在已上了年纪的杨振宁心中也愈来愈浓烈,直到2003年,妻子杜致礼离开了他,内心受到极大打击的杨振宁下定决心要离开美国,落叶归根回到祖国。2017年,杨振宁正式恢复了中国公民的身份,真正投入了祖国的怀抱,回国后已年迈的杨振宁坚持在高校为本科生授课物理,丰富的经验和学识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科学人才。

回顾杨振宁老先生的一生,他取得的成就不仅给中国带来了光荣,更是为世界做出了贡献。他的科学精神也在他不断付出的一生中被体现地淋漓尽致。现在每当提起杨振宁,大家无不油生出对他的敬佩和尊重,他是我们中华儿女的榜样,更是中国的骄傲。

第2个回答  2021-04-01
杜聿明说道:“当年国民党发动的内战注定是要失败,亿万人民于瓦砾废墟上面把国家建设好了,这就是历史,我就是历史的见证人。如今,七亿人民站起来了,生于此,长于此,这样的国家不爱还爱什么呢?”杨振宁在听完岳父这一席真情流露的肺腑之言后,频繁点头表示赞同。十年后,老先生去世,但杨振宁始终铭记着杜聿明在生前,曾十分诚恳地告诫他要为祖国统一和科学事业发展多做贡献,并向他传递浓浓的爱国情怀。
第3个回答  2021-04-01
杨振宁的岳父对杨振宁说了,让他刻苦学习精忠报国的话,有这样一个岳父很容易成功,因为他的教育非常正能,给杨振宁带来一生的财富。
第4个回答  2021-04-01
说的是当年国民党发动内战注定失败。在瓦利于废墟之上,亿万的人民已经建立好了国家。这就是历史,他就是历史的见证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