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古诗意象有哪些?

如题所述

1、月——思乡,怀人 

怀乡:例: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怀人:例: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2、菊花——清高人格的写照 

例: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3、梅花——高洁人格的写照 

例: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4、松——孤直傲岸,岁寒三友之一 

例:岂不罹严寒,松柏有本性。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后来富贵已凋落,岁寒松柏犹依然。 

5、莲——爱的象征 

莲与怜谐音,所以可借以表达爱情。 

例: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6、梧桐——凄凉悲伤 

例: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泪梦三更后。 

扩展资料:

意象是认知主体在接触过的客观事物后,根据感觉来源传递的表象信息,在思维空间中形成的有关认知客体的加工形象,在头脑里留下的物理记忆痕迹和整体的结构关系。这个记忆痕迹就是感觉来源信息和新生代理信息的暂时连接关系。

单一意象的神经基础是神经元簇(群组),意象是一种生理结构体,是一种有效信息的组合体,也可以是意象与意象之间的组合体。一组神经元簇相当于一组信息编码体,与特定感觉信息表征相对应(联系),它自上而下的承载着相关感觉信息连接关系,是一种高级的信息载体。意象也是一种承载记忆的结构体,并非幻影。

意象是思维活动的基本单位,意象是用来指代事物,以唤起相对应的感觉,激发思维活动的涟漪。思维是基于意象单元的互动,记忆中的影象、文字、声音都只是外界的信息在主体中用意象储存的一种形式,意象是外界的信息在主体内部构建成的精神体,是思维的工具与元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4-13

古诗中常见的意象有:明月、白云、清风、梅花、兰花、莲花、菊花、桃花、柳树、梧桐、芭蕉、竹子、松柏、鹧鸪、游鱼、猿猴、夏蝉、大雁、鸿鹄、青鸟、燕子、羌笛声、玉笛声、琵琶声、玉树后庭花、霓裳羽衣曲、杨柳曲等等。

以上所列举出来的故事当中常见的意象主要可以分为自然意象、花草、树木、虫鸟、动物、乐器声、古代乐曲等这几种分类。

在古诗当中,明月这一意象主要是与离思之情相关联,例如“离人无语月无声,明月有光人有情”。梅花这一物象主要与不媚世俗的高洁品质相关联,例如“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柳树这一意象在古诗当中通常代表依依惜别之情,例如“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绾别离”。在古诗当中,青鸟这一意象则代表的是传信的使者,例如“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而羌笛声这一意象往往是与边塞联系起来的,例如“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扩展资料:

关于“菊”的古诗意象:

菊:隐逸 高洁 脱俗

菊花:菊花虽不能与国色天香的牡丹相媲美,也不能与身价百倍的兰花并论,但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亲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诗人以饮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纯洁。唐人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

其他“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宋人郑思肖《寒菊》)、“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宋人范成大《重阳后菊花二首》)等诗句。

都借菊花来寄寓诗人的精神品质,这里的菊花无疑成为诗人一种人格的写照。菊花象征高洁的品质,桃花象征美人,牡丹寄寓富贵,杨花有飘零之意。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4-13

常见古诗意象有松柏、梅花、竹子、杨柳、燕子等。

1、松柏:

松柏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意思:难道是松树没有遭遇凝重的寒意?不,是松柏天生有着耐寒的本性。)”诗人以此句勉励堂弟要像松柏那样坚贞,在任何情况下都要保持高洁的品质。



2、梅花:

梅花代表洁、不屈不挠的品格。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意思:为什么远望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为梅花隐隐传来阵阵的香气。)”诗句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



3、竹子:

竹子具有“性直”“心空”“节贞”等特点,用以比拟君子的品德修养。王维《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意思:独自闲坐幽静竹林,时而弹琴时而长啸。)”竹子、竹林深为隐者所爱。



4、杨柳:

“柳”谐音“留”,常作留客之意,又因柳丝柔长,风吹而成缠绵难舍之状,故古人常折柳送别。柳永在《雨霖铃》中写道:“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意思:谁知我今夜酒醒时身在何处?怕是只有杨柳岸边,面对凄厉的晨风和黎明的残月了。)”

以杨柳岸配合晓风、残月等意象,把自己与情人分别的凄惨之意描绘得淋漓尽致。



5、燕子:

燕子因结伴飞行而成为爱情的象征。燕子还有眷恋旧巢的习性,成为古典诗词表现时事变迁,抒发人事代谢的寄托。唐代刘禹锡的“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当年王导、谢安檐下的燕子,如今已飞进寻常百姓家中。)”既暗示了乌衣巷往日的繁华,又袒露了诗人面对今昔变化的无限感慨。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