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为一名心理健康的学生

如题所述

有正确的自我观念,能了解自我,悦纳自我,能体验自我存在的价值。
  心理健康的中学生,不仅能现实的认识自我,承认自我,接受自我,而且还要有自知之明。对自己的能力、特长和性格中的优缺点,能做到客观、恰当的自我评价,即不自傲,又不自卑。能正视现实,生活、学习目标符合实际,不怨天尤人,也不自寻苦恼。对自己的不足或某些无法补救的缺陷,能正确对待,安然接受。
  2、乐于学习、工作和生活,保持乐观积极的心理状态。
  心理健康的中学生应乐于学习、工作和生活。能把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发挥出来,取得成就,获得满足感。能够从自己实际情况出发,自觉完成学习和工作任务,而不以此为负担。在遇到困难时,能努力去克服,争取新的成就。
  3、善于与同学、老师和亲友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乐于交往,尊重友谊。
  心理健康的中学生往往表现出乐群性,有人际关系交往的欲望。能与周围的人建立良好、稳定的人际关系,在交往中互相理解,互相尊重,团结互助,对人善良、诚恳、宽容、公正、谦虚有爱心。能尊重他人的权益和意见,正确对待他人的短处和缺点,善于与各种类型的人相处。
  4、情绪稳定、乐观,能适度的表达和控制情绪,保持良好的心境状态。
  心理健康的中学生主导心境始终处于轻松、活泼、快乐的状态。虽然因学习、生活中的挫折、失败或不幸,也会有悲、忧、愁、怒、烦等消极情绪体验,但不会长期处于消极、悲观不可自拔的体验中,更不会因此而轻生。善于适度的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能随时排解各种烦恼,喜不狂,忧不绝,胜不骄,败不馁,谦而不卑,自尊自重。决不因一时冲动而违反道德行为规范,能在社会规范允许的范围内,满足自己的合理需要,保持稳定、乐观的情绪。
  5、保持健全的人格。
  人格健全的中学生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处于协调统一之中,有正确的人生观,能以此为中心,把需要、动机、目标和行为统一起来,乐于生活、学习,兴趣广泛,性格开朗,胸怀坦荡,办事机智果断,表里如一,行为上表现出一贯性与统一性。
  6、面对挫折和失败具有较高的承受力,具有正常的自我防御机制。
  心理健康的中学生在遇到挫折和困境时,能够表现出较高的耐受性和平衡性,不因此而影响或改变自己的目标和正常的学习生活。能驾驭自己的情绪,以良好的意志力,克服前进中的困难。自觉运用自我防御机制,随时可排泄影响学习和健康的情绪困扰,消除各种焦虑、紧张、恐惧、烦恼等情绪现象,使其心理保持良好的平衡状态。
  7、热爱生活、热爱集体。
  有现实的人生目标和社会责任感心理健康的青少年珍惜和热爱自己的学习生活,积极投入有乐趣的生活中,自信自己的存在对社会和对国家有意义、有价值。能坚持不懈的努力,从事有意义的事业,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国家利益,勇于承担社会义务,善于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社会服务。
  8、心理特点、行为方式符合年龄特征。
  心理健康的中学生,其认知活动、情绪反应、性格特征等心理特点以及行为表现应与其年龄阶段相符合,与其充当的社会角色相适应,保持一定年龄阶段的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9、能与现实的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与适应。
  心理健康的中学生能够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和快节奏的生活,保持良好的适应状态。能够根据客观的需要,主动调整自己的言行,在暂时无法改变客观环境的情况下,能主动改变自己,以适应社会环境的需要,保持平衡的心态,并能精力充沛的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
  10、有一定的安全感、自信心和自主性,而不是过强的逆反状态。
  心理健康的中学生能保持相对稳定而常态的生活方式,不因生活的变故和学习环境、学习任务的改变而产生过度的焦虑和思危心理及不必要的负担。能坦然处事,保持安宁的心理状态。善于合理的提出和表达自己的意愿及要求,不盲目冲动,不表现与成人的反抗对立的情绪。能有效的控制和改变消极的逆反心理与行为,使之健康地成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02
朋友,你好,人为什么活着觉得累?因为内心充满了负能量(错误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模式),自私自利,只为自己考虑,心量小,斤斤计较,不肯真心为别人付出,做什么事都奔着欲望去,殊不知欲望是个无底洞,越努力越痛苦,越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总是往负面的方向去想,就会让自己觉得活得没价值。

为什么雷锋精神能影响一代又一代的人,因为它是正能量的代表,因为他不关注自己,而是为他人、为社会奉献自己,真正领悟到了助人为乐的精神,活出了价值。

一个人活着的价值不在于向这个社会索取多少,而是去给予,奉献自己的价值,当我们只管奉献自己时,其实我们得到的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多,我们内心本来就拥有的快乐自然会发散出来,而不是通过外物去获取短暂的快乐。

相信你在生活中能发现那些内心非常正能量的人,每天都是生活的非常充实,开心快乐,那种快乐并不是物质生活条件有多好,而是内在精神力的自然散发,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拥有这样的快乐,只需要我们把心念一转,朝向正能量的方向。有时间多去做有利于他人、有利于社会的正能量的事,当我们把内心打开,将自己的爱释放给这个世界,我们就是爱本身,就是正能量体,那些负面情绪自然而然就跟我们一点关系也没有。我们的内心自然充满喜悦、快乐。说得再多也没用,关键是自己真正去实践,当你真正体会到了你才能更加相信,朝着正确的方向努力前行。越去实践越快乐,进入到正能量循环的道路上,人生将充满健康、快乐、幸福!
第2个回答  2021-01-02
读书是为了学知识 ,不要太在意考分,作为学生要保持愉快的心情,心态要好,学习要全面,以实质为主,真正学会弄懂,从理解中记忆 ,从记忆中升华,尊重师长,团结同学,做事积极主动,用平和的心态去面对困难,不愉快等,这样坚持下去就会成为一名心理建康的学生。
第3个回答  2021-05-03

心理健康教育 如何培养出一名清华学子[心理健康教育微课]_clip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