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门立雪”故事到底发生在哪里?教育意义缘何如此深远

如题所述

程门立雪的故事内容大致如下:程颢、程颐兄弟俩是宋代极有学问的人。有位进士叫杨时,他为了丰富自己的学问,放弃了高官厚禄,专程跑到河南拜程颢为师,虚心求学。


程颢去世后,杨时仍然立志求学,又想去洛阳拜程颢的弟弟程颐为师。于是,他便和朋友游酢一块儿到程家去拜见程颐。当他们到达程家时,刚好遇上程老先生坐着闭目养神。两人一心求学,便恭恭敬敬站在门外。

这时候,外面开始下雪了。两人不言不动,等了大半天。当程颐醒来时,看到杨时和游酢站在面前,吃了一惊,说道:“你们两位还在这里没走?” 这时候,门外的积雪已有一尺多厚了,而杨时和游酢并没有一丝疲倦和不耐烦的表情。

尊师重教自古以来就是中国文化的传统美德。教师是知识、伦理道德、价值观念的传授者,是道德和学术的代表者,在社会上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理应受到全社会的尊重。

历代统治阶级都把教育视为立国之本,普遍重视教师的作用,赋予教师以崇高的社会地位,把教师纳入天地君亲的序列加以推崇。君主要礼遇教师,古代的皇帝不能按一般臣下对待自己的老师,而老师见天子则可免君臣之礼。

因此,受古代统治阶级的影响,读书人的地位是十分崇高的。普通老百姓也比较尊重读书人,学习氛围异常强烈,这一类教书育人的故事便在民间一直流传下来,直至今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9-19
故事是发生在宋代,杨时,他为了丰富自己的学问,放弃了高官厚禄,专程跑到河南拜程颢为师,虚心求学。
第2个回答  2019-09-17
这个故事就是发生在洛阳,主要是杨时这个人特别的好学,所以到处求学。在他求学的时候,老师正在午睡,所以他在门口等着,然后下起了鹅毛大雪,他却没有走,这样尊师重道值得人们去学习。
第3个回答  2019-09-19
程门立雪的故事发生在宋代,讲的是两位学生为了拜师而意志坚定的故事,教育了后人要以诚相待。
第4个回答  2019-09-16
应该是发生在宋代吧。据说是有一个进士,为了提高自己的学问,想向程颢、程颐两人拜师,在大雪地里站着,最后打动了两人。这个故事反映了人可以为了崇高的精神理想,放弃物质,令人佩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