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治疗,需要做基因检测吗?

如题所述

  你好多睦健康为您解答:基因检测是规范化靶向治疗的第一步
  做基因检测的时间一般需要参考患者处于什么疾病阶段。早期肺癌以手术切除为主,晚期肺癌经医生判断可以考虑靶向治疗时,需要先做基因检测以判断患者基因突变情况和靶点,来选择适合的靶向药,才是规范化靶向治疗的正确流程。

  靶向药物只对携带特殊基因突变的肺癌患者有效。这就像一把钥匙(靶向药物)对应一把锁(基因突变),只有先知道是什么锁,才能选择匹配的钥匙。用错靶向药物很有可能是无效的,而且会耽误规范治疗时间而导致疾病进展,得不偿失。基因检测就像是GPS导航,准确找到基因突变点后,帮助医生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也能让患者经济、快速地获得临床效果。
  基因检测助力靶向治疗精准性
  近年来,癌症治疗规范化、个性化、精准化日益受到重视。随着分子靶向治疗的迅勐发展,癌症的诊断和治疗已经进入了“精准医学”时代。基因检测可以帮助癌症患者确认靶点后服用相应的靶向药,避免不必要的药物浪费和药物不良反应,精准治疗,提升治疗效果。
  以我国第一大癌种肺癌为例,非小细胞肺癌约占肺癌总数比例的85%,在中国的非小细胞肺癌人群中约有30%-40%患者会发生EGFR基因突变,而在欧美国家这个比例只有10%。因此,EGFR突变常被医生称为“上帝赋予中国人的礼物”。有了EGFR突变,意味着可以吃对应的靶向药,有效率高达60%-70%以上,副作用也较小。
  目前,针对EGFR突变一二三代靶向药均已应用于临床。目前使用最广泛的EGFR靶向药是由阿斯利康生产的原研靶向药吉非替尼,已经进入中国15年。所谓原研药,是指原创研发出来的第一个新药,是经过对成千上万种化合物层层筛选以及长达十多年的临床试验,才得以研发成功,获得上市许可的。相对于原研药而言的仿制药,是指原研药过了专利保护期之后,其他公司仿照原研药的化学分子式和成分制造出来的药物。因此,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应进行EGFR基因的检测,以明确突变状态,进而指导下一步精准治疗方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2-30
提取被检测肺癌患者的肿瘤组织细胞或癌性胸腔积液,经提取和纯化其基因信息后,通过特定设备进行基因检测,分析基因状态即可预判出患者对于各种抗肿瘤药物的敏感性,从而判断药物治疗的疗效,进而提高抗癌药物治疗的针对性和有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或避免目前社会广泛关注的陪绑治疗和过度治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