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利机长》是一部怎样的电影?

如题所述

  很有幸,在纽约过夜的时候,和我的机组成员去电影院观看了《萨利机长》,这部由美国华纳兄弟影片公司出品的传记剧情片,由著名导演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执导,汤姆·汉克斯领衔主演。


  影片根据2009年美利坚航空公司1549号航班机长切斯利·萨伦伯格的真实英雄事迹改编。讲述了萨利机长在发动机失效的情况下,成功迫降拯救155名乘客和机组人员的故事,但对他在这次事故中的质疑却远没有结束,电影一开始就是从(NTSB)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对他几乎严苛的调查开始。委员会的成员怀疑开飞机的驾驶员们其实是做出了一个不仅错误而且危险的判断,也许飞机并没有飞行员想象的那么危急,他们或许有足够的可能返回纽约拉瓜地亚机场。到底真相是什么呢?不过多剧透,此部优秀的电影将在1月29日在中国公映,非常希望我们所有的空勤人员都去看看。


  《萨利机长》电影有导演优秀的编导才能,也有演员精湛的演技,更有空难逼真的情景再现,但我更希望我们民航人去看却是电影中一直强调的以萨利机长为首的全部民航人在工作中恪尽职守的职业精神,他们在工作中全神贯注的专业精神,对安全对旅客高度的责任感,一种应该被我们所有民航人学习的最高职责:我们民航人最高责任和义务就是保证安全。


  电影中的几处情节让人动容,萨利机长在飞机马上沉没,冰凉刺骨的河水淹没了半个飞机后还要再次检查,确保没有遗漏乘客,才最后一个撤离。在离开飞机的时候,连钱包都没有拿,但专门回驾驶舱拿了旅客名单,回到岸上不肯换下湿衣服或去医院,只想第一时间证实所有乘客都已生还。


  萨利机长在飞机马上要水上迫降,高度只有500英尺的时候,用旅客广播系统向自己的机组和旅客宣布“抱紧防撞”,本来毫无准备的乘务员开始用最响亮的声音嘶喊:“抱紧防撞“,当飞机因为两个发动机停车,原本落地前喧嚣噪音的驾驶舱在整个落地过程中都充斥着乘务员响亮的口令。飞机接水,一个乘务员腿部严重受伤,但依然指挥旅客撤离,打开撤离滑梯。


  当年轻的管制员竭尽全力的帮助机组,当看见飞机的应答机信号在雷达屏幕消失的时候,口里虽然坚持说着没有回复的飞机也不一定会坠落,但一颗眼泪已经不知不觉流在他的脸上。他离开工作岗位,却一直为自己不能为机组提供更多的帮助而深深的自责。


  电影中,当美国国家运输安全委员会委员感谢萨利机长为这次飞行奇迹做出的贡献时,他谦逊的说自己只是做了自己的本职,这次水上迫降的成功,首先要感谢自己的机组配合默契的精诚协作,还有那些自发第一时间赶到的哈德逊河上的渡轮水手,从直升机上跳入冰水中的警察,立即到位的消防员和医务人员,感谢和这次空难有关的人都果断、有力、毫无犹豫的投入营救。


  电影中让人感到的人物还有那些迫降后刚开始慌乱但后面一直有序互助的旅客,拥抱机长英雄的酒店员工,帮助妈妈亲吻机长的化妆师,和用英雄名字命名的酒吧酒保。导演伊斯特伍德在处理这些人物拿捏的相当好,他让那些飞行员机长,飞行机组,管制员参与救援的人以及围观的民众都那么有个性、充满自信,温和而体贴,在一次空难中处处展现出人性的温暖。一次飞机因为意外原因严重故障但全部旅客生还的飞行奇迹,保证飞行安全是所有感情的基石。


  因为自己是一名飞行员,又非常认真的看过萨伦伯格机长的自传小说《最高职责》,


  电影看得非常有感触,。电影中的每一个情节和台词几乎都能从《最高职责》中找到出处,在书中萨伦伯格机长在整个飞行职业生涯中,他认真对待他的职业,认真进行每一次飞行准备、飞行过程中,精确掌控他已经很熟悉的飞机性能,他“把驾驶飞机当做一门艺术,精雕细琢”。萨伦伯格机长的高尚,来自其他时候所做出的那些选择——在履行职业操守时,是一丝不苟的,在一生中做出的许多选择,帮助他做好了准备,来应对发动机发生故障的那一刻。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是我的一生让我把飞机安全地降落在了哈德孙河上。”


  在电影中萨利机长在电影中说:过去的42年中,我飞过成千上万个航班,但我在其中一次的表现却决定了人们如何对我整个飞行生涯做出评价。在一万九千小说中,只有这短短的两百秒决定别人对你一生的看法。


  萨利机长是个幸运者,他和他的机组尽了最大努力,运用了平时积累训练中学到的技能,作出了正确的决策;没有放弃,珍视飞机上的每一个生命——于是最终他们有了一个好的结局。作为和飞行安全相关的民航人,我们必须每时每刻尽力做对,还要努力做好,因为不知道生命中的哪一个瞬间会决定对我们一生的评价。


  我们民航人对待安全一直小心翼翼,如履薄冰,泾溪石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履人。却是平流无石处,时时闻说有沉沦。也许平安飞行了上千次起落,安全指挥了数万架飞机,但决定你的不是你的“一贯”,而只是你的“一次”,偶尔一次疏忽就成千古恨。这样认识和存在虽然严苛到有些不近人情,但是这就是我们工作的特性,生命只有一次,事故无法重来。安全永远是民航人最高职责。


  如萨利机长一直在电影中强调:我不是英雄,只是一个做了本职工作的普通人。这就是我们民航人对安全对工作最真诚的表白,也才是我们这个民航群鲜活民航安全工作中的真正体现。《萨利机长》的故事,最感人的地方也正在于此。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12-22

刚看完《萨利机长》,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的这部新作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电影在豆瓣拿到了8.3分,仅比2004年的《百万美元宝贝》低一分,但就目前的观影感受来看,我只能打7分。首先有一个心理认同问题,这必须说一下。电影在美国大卖,而在中国惨败,原因在于美国人911后的心理需求,影片中有一句话“人们需要奇迹,纽约好久没有好消息,特别是飞机。”而中国观众很难生出足够的同理心,因此不需要这部电影来进行心理安慰。

 

将一件208秒的水面迫降事件拍成九十多分钟的电影,对于美国教父级导演伊斯特伍德而言并不是难事,节奏把控,剧情推动,都达到了高水准。影片一开始便是坠机,作为一个惊吓点,但很快发现是梦,接着是低沉的音乐下机长萨利茫然恍惚的脸,电视报道从侧面叙述事件提供线索,此时已经是迫降结束后。要注意的是电影里事件发生的时间其实是从这里开始的,之后六次闪回,闪回叙事的使用使整部电影不至于头重脚轻节奏缓慢。但即使如此,这部电影还是略显沉闷,对观众有一定的要求。

 


影片有三点可以窥见导演的态度,第一点,景深处虚焦处理,萨利在纽约街头跑步时背景是虚掉的,马丁斯科塞斯在《出租车司机》里这么干过,意图表现主人公的孤独感。第二点,有关迫降和事件报道都是借助回忆和电视出现的,萨利在电视前看自己,这是在间离,萨利与外界是隔离的,依旧是孤独。第三点,酒吧里两个酒鬼和酒保的笑声和明显带有调侃的语气,不是对英雄该有的态度。

 


化妆师在萨利脸上亲了一口后马上说是替母亲亲的,她母亲是单身。这让我想到李安的新作《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上述的三点都可以在其中找到对应。两者有一个共同的母题,所谓的英雄处于失衡状态,人们对他们的态度存在利己心理,甚至是嘲笑。他们的关注点不在人身上,而在事件上,在第五次闪回结束后,妻子给萨利打电话说自己刚刚发现萨利也是155人之一,我动容,萨利与世界的隔绝终于打破。

 

观影中我一直在想导演将会给萨利设置怎样的困境,这个困境必须足够大,来展现萨利的内心世界,但很明显NTSB人员并没有对萨利造成真正的心理困扰。35秒成为了矛盾解决的钥匙,NTSB果然符合这个名字,竟然会蠢到忘了加入机长反应时间,这显然是导演生拉硬拽出来的。为什么?因为这是真实事件改编,无法不顾及对真实人物影响,改编要有分寸,这是电影缺乏真正的剧作冲突的原因。

 

面对电影这一最大败笔,伊斯特伍德采取两种方式来救场,一是加入妻子这条线,在与妻子通话中萨利慢慢展现自己的内心世界,他担心事业担心养老金,而NTSB的纠缠不休导致他现在无法工作却要面对高额账单,但这一困境依旧不够。导演于是又加了一条暗线,那就是萨利年轻时成功地迫降战斗机,这可能是他选择迫降水面的原因之一,这一点才是真正能打中萨利内心的子弹,电影无法展示萨利内心的纠葛,只是通过象征性的自我怀疑一笔带过。因为萨利这一形象必须是正面的,不能有一点灰色地带,从最后听证会上镜头运用就能知道,萨利的单人镜头对应NTSB多人镜头,孰强孰弱不用再多说了。

 

记得冯小刚的《我不是潘金莲》上映后,影评人评价明显两极分化,一些人觉得电影不就是讲了个社会每天都在发生的事情吗?不够深刻,不够狠,远不如那些地下导演。但另一些人认为冯小刚作为商业导演,能不忙着捞钱,而是冒着过不了审的危险去拍一部可能上映的讽刺电影,这是值得肯定的。你要考虑到的是,中国目前的电影制度下,地下导演诸如贾樟柯的《天注定》是上不了院线的。

 

伊斯特伍德在拍《萨利机长》时面临的其实也是这个问题,拿罗伯特·泽米吉斯的《迫降航班》来做比较,后者在电影技法上很明显要差很多,节奏极为拖沓,但是因为是R级片,事件本身是虚构的,他可以竭力挖掘人性的阴暗面,展现人性的纠葛。而前者作为真实事件改编,还是一部商业片,不得不在艺术与商业间选一个出来,伊斯特伍德选择了商业,而美国人民也给了他足够的支持。

民众支持,心理因素前面已经提到了,至于“我不是英雄,我只是做了该做的,每个人都做了自己该做的。”这一美式主旋律我就不写了,没多大嚼头。

第2个回答  2016-12-15

captain sully 终于取代了captain cool.

《萨利机长》看完,我第一时间得出了以上结论。玩笑脸。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和汤姆汉克斯

言归正传,冬木老爷子拍了一辈子的燃血英雄,这一次他叫上了汤叔,两个加起来超过130岁的老家伙,拼上了老骨头,想给我们看点不一样的。如果这部《萨利机长》你只看到了个人英雄,那就太可惜了。


众所周知,影片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2009年1月15日,前美国空军飞行员切斯利·萨利·萨伦伯格执飞全美航空1549号航班,从纽约飞往北卡罗来纳州。

这架空中客车A320-214飞机起飞爬升过程中遭加拿大黑雁撞击,导致两具引擎同时熄火,飞机完全失去动力。切斯利·萨伦伯格确认无法到达任何附近机场后,决定于哈德逊河河面进行迫降,最后155名乘客和机组人员全部生还,萨利机长成为最大的英雄。

老爷子和真正的萨利机长

可是影片一开始,老爷子就抛出了明确的论点:他不是英雄。

影片中,已经57岁的萨利,头发斑白(不知道真正的萨利机长发色是不是本就这样?)在我们中国60岁,已经含饴弄孙,安享晚年了,可是萨利机长却因为家庭经济压力,在本要退休享受生活的年龄,开始了他的创业生涯--注册咨询网站,利用自己生平经验,解答航空疑问。在影片中还被副机长嘲笑,其中的心酸和无奈也是可想而知。

是的,他不是英雄,只是一个普通人。如果没有这次迫降事故,他就会像其他退休老人一样,籍籍无名,步入垂垂老年生活。你我的父母不就是跟萨利一样的人吗?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了一辈子。

汤姆汉克斯

还有前段时间大火,现在也拍成了电影的《我在故宫修文物》,里边的他们,如果不是被人发现并且传播到网络,又有多少人知道这些幕后英雄呢?他们周而复始,日复一日做着一成不变的工作。没有惊喜,没有关注,却有着跟萨利一样,对工作的一丝不苟和精益求精,如果萨利是英雄,那么,他们呢?

《我在故宫修文物》

他们和萨利之间,只缺了一道镁光灯。

“42年了,这么多年来我运送了上千万的乘客,最后208秒就给我盖棺定论了?”没有人就是天生的英雄,这背后是只有“纽约凌晨4点的星光”才能见证的汗水吧?

片中,萨利少年时期就已经刻苦学习飞行技术,期间也经历过多次空中事故,听过无数次机毁人亡的机长留言,在调查中,萨利说:“没时间研究数据,我能依据的是我40多年来的飞行经验和直觉”,成功迫降208秒背后是长达42年,122640个小时的积累,只是在2009年,1月15日这一天,这些意义呈现在了全世界人眼中。


所以,老爷子用镜头告诉我们,他不是英雄,只是一个从英姿少年到垂垂老者一辈子都奉献给飞行事业的机长,成千上万劳动者中的普通一员。站在镁光灯下的光环只是他的“冰山一角”,光环背后的付出和坚持,才是更加闪亮的所在。

汤叔在飞机双发停车,无推力的危急关头,得知自己要和飞机上所有乘客机毁人亡之时,冷静应对,管调员不敢置信:“他的声音里听不出一丝慌乱”,镜头特写,汤叔沉着的眼睛透出坚毅的光芒,清晰发出指令,通知全集乘客:做好撞击姿势。千钧一发之际仍然有条不紊,这种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猛虎驱于后而心不惊,让人禁不住的要大声叫好:这才是真正的帅呆了!

这种透过镜头表现出来的职业操守和临危不乱的心理素质,老爷子再一次刷新了世人的审美标准。

影片最后,萨利的回答也印证了这一点。

对于夸赞,萨利说:不只我一个人,是杰夫和唐娜,是希拉和多琳,是轮渡,空管,救援,每个人都尽了一份力。

我不是英雄。所有参与对1549客机救援的1200多人才是英雄,如果不是他们把握“时机”的到来,就不会有在24分钟生命黄金救援时间内救出所有乘客的可能,那么,今天的载入史册的故事就变成了坠亡事故。

我们是一个team.萨利这样告诉杰夫。

英雄,是给所有人的荣耀,而非个人独享。这就是两个加起来超过130岁的老家伙想要告诉我们的事。

第3个回答  2016-12-22

第一次听说《萨利机长》的是来自晓松奇谈里高晓松谈到的,他说这是一部可以角逐奥斯卡最佳影片的电影,刚听完这一期,马上就看了这部电影,也是由于受了晓松的感染,猛一看还是挺惊艳的。目前豆瓣评分8.4左右,以前算是很不错的啦。

据介绍这是一部改编真人真事的影片,汤姆·汉克斯为了更加贴近真人形象,把头发和胡子都染白了,根真人相比,除了身材略微壮实之外,整体的感觉还是很贴近的。

整部影片是以萨利机长的噩梦为开始的,一上来就让观众觉得很紧张,飞机出现故障,直接坠落在纽约市去。然后萨利突然从梦中惊醒,观众们跟随萨利在纽约街头慢跑,看着清晨有序又繁忙的纽约城,仿佛惊魂未定。

整部影片主要对萨利机长的内心戏刻画,可谓是贯穿始末,加上老男神汤姆·汉克斯沉稳的演技,让观众跟随者萨利的心理变化,由焦虑、紧张、沉默。怀疑到最后的豁然开朗。自信,一步步的变化让观众仿佛身陷其中。在萨利的心中,这不是一场空难,这是一次水上迫降,并且是一次成功的水上迫降,由于全方面人力的支援和帮助,他只是完成了他的工作——让155名乘客安全落地。

整部电影主要描写的就是来证实萨利的选择是对的,面对这种突如其来的事故,作为一位有着多年驾龄的老机长,在短时间内迅速做了判断,选择迫降在哈德逊河面上,整部影片一直在强调萨利内心戏,从一开始的迷茫不知所措,甚至怀疑自己,到最后坚定相信自己是对的,自己做了对的事情,整部电影温暖、感人、正能量满满,是一部不错的影片。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6-12-29



当一部电影不打算好好地线性叙事,理由估计有两点,一个是故事本身乏善可陈,线性叙事估计没人喜欢,比如昆汀的《低俗小说》;

 

 

 

另一个理由则是事件太大,太沉重,线性叙事只会显得“伟光正”,而没有其他的味道,所以它选择多种叙事笔触,比如伊斯特伍德最新的传记电影——《萨利机长》。

 

 

 

近十几年,每一两年一部电影的速度,并没有让老爷子的作品品质不佳,相反,基本每一部都很耐看,有味道,而经常做真实事件改变电影的伊斯特伍德,更是喜欢在这类电影中加上淡淡的愁绪。

 

 

 

仅仅96分钟的《萨利机长》试图讲述一个在2009年发生的危机事件,155名乘客全部安全生还,在机长萨利的沉着驾驶下,让这次危机变成从未如此成功的飞机水上迫降事件。

 

 

 

和很多英雄传记片或者真实事件改编电影不同,这部电影并不是在讲述显而易见的荣耀,而是剖析当代英雄的困顿。

 

 

 

梦境灾难开始,舆论赞誉和行业内质疑夹杂,真正的飞机迫降事件,却在电影开始后的第26分钟才开始补叙,而影片在这块地方处理,更是惜墨如命,仅仅十来分钟便戛然而止。

 

 

 

之后虽然对后续事件又花了20分钟来加以铺展,但是并没有深入下去,仿佛让观众觉得这次灾难相当普通,同样在2009年的真实事件中,整个救援队也只是花了二十多分钟就将155人全部救出。

 

 

 

但是事件真是如此吗?大大相反,伊斯特伍德这样展示主体事件,为得就是让观众,和质疑萨利行为的官员感同身受,因为人员全部救出,因为无人受重伤,因为救援发生迅速,所以我们就能觉得机长萨利的贡献不值一提,甚至还可以质疑他行为失误吗?

 

 

 

片中多次表现审查人员的质疑理据:充分的电脑模拟、严谨的发动机数据、甚至还有片尾专业机长和副驾驶的实际操作,在他们看来,被公众追捧的萨利机长其实可能是个骗子。

 

 

 

熟知伊斯特伍德生平的影迷都知道,他一开始的成名即是拍摄西部片,饰演西部牛仔,而之后他数部的导演作品也都有后西部电影的情怀,难以避免的是,本片在萨利数次的街跑,眺望城市时,他也成为了一个“城市牛仔”。

 

 

 

英雄老牛仔在现代科技下依然成立吗?说到底,本片可能是在讲述这个令人尴尬的论题。

 

 

 

一直跑步的汉克斯不再是励志的阿甘了,他开始成为薄薄日暮下美国的老牌英雄,当一个信仰被科技随时侵略的当下,伴随信仰本身而来的“英雄”自然成为被窥视和质疑的对象。

 

 

 

片中出现了两个事件外的片段,一个是萨利刚开始学飞行时的样子,一个是他在驾驶战斗机遭遇故障的时候,这些片段有何意义呢?

 

 

 

好片子和一般片子的区别是:好片子有余味;好导演和平庸导演的区别是:好导演在拍“人”。而这部片子虽然讲述的是萨利在2009年的一次迫降事件,但是它并没有停留在此,而是延伸出去,试图剖析萨利行为模式的原因。

 

 

 

片子最后在听证会中自然结束,而整场听证会,只要两个部分,一个是审查方播放事先排练数次的模拟视频,一个是萨利在说出“人”的因素后,审查方再次播放的两段模拟。

 

 

 

贯穿全片的一个核心问题其实就是萨利内心的矛盾:自己到底是个英雄,还是一个不称职的机长?而当第二段模拟播出之后,问题已经有了答案,所以他和副驾驶杰夫就激动的走出听证会,去外面透透气,这一刻,他真正的释然了。

 

 

 

而片尾播出的几段现实人物采访,更像是一次舒心的回顾,当我们看完全片之后,可能才发现这部电影的独特性,那就是它虽然讲述了一次灾难事件,但是和众多灾难电影不同的是,故事的结局并不是悲剧。

 

 

 

“复杂的情绪”应该是这个事件改编成电影最困难的地方,老爷子让观众享受到得,也正是一次复杂的观感,短短100分钟不到的片子,我们看到了什么?一个恪尽职责,没有高帽子,只是守本分的白胡子爷爷——萨利·萨伦伯格。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