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里哪个人物死了,你最伤心?

如题所述

刘关张,我第一次真正接触三国是在初中,看的原版的《三国演义》。在那之前只从一些游戏和小故事里知道了刘关张,后来还有赵云诸葛亮曹操孙权,他们到底是怎么样的人,又做过什么那时候的确一概不知。除此之外,三国两个字就是一片空白。 后来初一略懂古文,就买了四大名著来慢慢看。现在想来都不得不为罗贯中叫好,确实写故事很精彩,也很有内涵,全书翻了十来遍都不会让人觉得厌烦。因为全书都是拥刘的,我也自然的就很喜欢刘皇叔这一派的人物。要说谁死觉得最可惜,我会说是刘关张三兄弟。首先就是关羽,初中时第一次看到关羽败走麦城,身死魂消时。除了可惜和为二爷伤感之余,更多的会是震惊。是的,震惊。那个标杆式的男人,可以闲庭信步般温酒斩华雄,可以无惧吕布威名而亮剑,可以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可以以一人之力诛颜良斩文丑。简直就是忠义勇武的化身。结果在当时的我心目中神一样的男人,最后居然没有善终,当时的那种震惊无以复加。后来,张飞不久也接着死了,又一个勇武的汉子倒下了。然后刘备也是,白帝托孤。对我来说,三国故事到此似乎已经结束。后继者做什么,对于这三个人来说,已经毫无意义。三个人起于桃园,也算是纵横一世,却在好不容易打拼出事业时不得善终。三个人出道混的时候,没有曹操袁绍这样的显赫家世和声望。他们就像一颗洒落山间的种子,在风雨飘摇中前行。他们有怒鞭督邮时的快意潇洒,有四处奔走时的寄人篱下,有争夺天下时的得失患难,有青梅煮酒时的隐忍低下,有赤壁之战时的自信勇敢,有古城聚会时的怀疑争执。可他们却自始至终没有背叛,情同手足。山间的种子只要不死就要努力生长,而他们只要不死就从不放弃希望。而他们的死,恰如已然萌芽的种子被扼杀。教人如何不惋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10-22

诸葛亮,诸葛亮的死,就像一颗陨星坠落,诸葛亮快死的时候我就知道结局了。那时候就是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他的死让我感觉像那种,慢慢燃烧殆尽(有那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其实说伤心也算不上,就是感觉有点担心蜀国,那时候姜维独自望着天上的星星慢慢衰落,心中感叹万千!

第2个回答  2018-10-22

刘备。与他站在同一高度的人里,他是起点最低,最势单力薄的人之一。(孙坚出身比他低,但人家好歹有一大堆亲戚帮忙)命运仿佛一直在捉弄他,未有实力先有名声,沉沉浮浮命途多舛。有了诸葛亮总算如鱼得水,却在巅峰之时鸟失双翼,凤落浅坡。我喜欢奋力去改变自己命运的人,刘备用他的事迹告诉我他不信命,却也用他的一生告诉我天命难违。

第3个回答  2018-10-22
个人认为是孙策,孙吴的奠基者者,三国的创始人之一。191年,孙坚因攻打荆州牧刘表而被刘表的部下黄祖埋伏所杀,享年三十七岁。孙策当时十七岁。由孙贲(孙坚的侄子)护送孙坚的遗体返回江东,葬孙坚在曲阿,并继承了孙坚的部队,后来投奔了袁术,孙策一家则在丧事结束后举家迁到江都。为了立身扬名,孙策依附袁术,进功樊能、于糜,又在当利口袭击张英,以曲阿为据点,打败刘繇,建安二年,袁术称帝,孙策与其决裂,这时候,曹操以幼帝的名义下诏,封其吴候,征讨叛军,逐渐的统一东吴,其部队纪律严明,征战持久,但是孙策不懂用人之术,赏罚太重,与下人接下仇恨。建安五年4月,正当孙策准备发兵北上之时,在丹徒狩猎中为刺客所伤,不久后身亡,年仅26岁。其弟孙权接掌孙策势力,并于称帝后追谥孙策为长沙桓王。个人认为:出身未捷身先死,这是最悲壮的了。所以,孙策的死,让我最伤心,也许孙策在,三国的历史会将重新定义。
第4个回答  2018-10-22

看到关羽败走麦城的那章我正在上初中二年级,只是哭。之后每当拿出《三国演义》都会不自觉的翻到那一章,看一次,哭一次。看到诸葛亮病死,把书一合,已经没有看的必要了。《三国演义》这本书看过三个版本,翻了不知道多少遍,每次都到诸葛病逝为止,说来惭愧,一直以三国通自居,但是真正看完还是高中下定决心自己批注配图整本书的时候。感谢三国陪我整个童少年岁月,那里面所有的故事都让我很喜欢。但是随着年龄的增加,阅历的增长,对书中人物的共鸣慢慢变少,很惭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