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传说中的好友佛印是一个虚构人物,那么是否有原型?

如题所述

佛印(1032年~1098年),宋代云门宗僧,法名了元,字觉老,俗姓林,饶州浮梁(旧属江西省鄱阳郡,今属江西省景德镇市)人。自幼学习儒家经典,三岁能诵《论语》、诸家诗,五岁能诵诗三千首,长而精通五经,被称为神童。江西浮梁人,俗姓林,法名了元。宋神宗钦仰其道风,赠号"佛印禅师"。

佛印少时,曾于竹林寺读《大佛顶首楞严经》,遂礼宝积寺(在今江西浮梁瑶里)日用为师,学习禅法。十九岁登临庐山,参访云门四世开先善暹,复参圆通居讷(1010~1071),师从云门四世延庆子荣,师赞叹说:“骨格似雪窦,后来之俊也。”二十八岁,由于精究空宗,被称为“英灵的衲子”,而嗣善暹之法,住江州(今江西九江市)承天寺。其后,历住淮上斗方寺(在湖北省浠水县境内),江西庐山开先寺、归宗寺;丹阳(今江苏镇江)金山寺、焦山寺;江西大仰山等知名古刹,前后四十余年,德化广被,为人称颂。曾四度住南康云居山,接得四方云衲。

佛印禅师还整编白莲社流派,担任青松社社主,倡导弘扬净土思想。宋神宗曾敕赐金钵,以旌其德。佛印门下著名弟子有义天、德延、净悟等门生。元符元年(1098年)一月四日佛印禅师示寂,享年六十七岁,法腊五十。朝廷赐号“佛印禅师”。

 

佛印禅师与苏东坡过从甚密,称为至交。两人应酬文字很多,乐为人所传诵。例如,南宋时出现题为宋苏轼撰的《东坡居士佛印禅师语录问答》,所记皆为苏轼与佛印禅师往复之语。

苏轼虽然信仰儒学但喜欢道家佛教,但又不喜和尚。闻得瓜州金山寺内有一法号为佛印的和尚名气极大,苏轼听说后不服气,就决定到山上会一会老和尚!在庙里,苏轼从皇帝讲到文武百官,从治理国家讲到为人之道。和尚静静听着,苏轼见佛印一直一言不发就从心里有点瞧不起他。心里想:大家都说他有本事,原来草包一个,来这里是骗几个香火钱的吧!话题慢慢的就扯到了佛事上,这时候佛印问道:“在先生眼里老纳应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苏轼正满肚子鄙视,随口答道:“你在一般人眼里看来是有本事,但那是因为他们浅薄,实际上你每天故弄玄虚,没有真才实学,是个骗子而已!”佛印微微一笑,默不应声。苏轼看到他这个样子不仅更瞧不起和尚,而且自己洋洋得意起来,便乘兴问道:“在你眼里我苏大学士又是一个什么人呢?”“你是一个很有学问,有修养的人,老纳自愧不如!”佛印答道。回到家后,苏轼洋洋得意地把早上如何如何制和尚的事给小妹讲了一遍,苏小妹听后笑得饭都喷出来了。苏轼懵了,忙问道:“小妹为何发笑?”“你贬低和尚他不仅没生气反而把你赞扬了一番,你说谁有修养?没有学问哪来的修养?你还自以为自己比别人强,羞死你你都不知道!”。苏轼听后恍然大悟。

 

苏东坡与僧人佛印是好朋友,一天,苏东坡对佛印说:“以大师慧眼看来,吾乃何物?”佛印说:“贫僧眼中,施主乃我佛如来金身。”苏东坡听朋友说自己是佛,自然很高兴。可他见佛印胖胖堆堆,却想打趣他一下,笑曰:“然以吾观之,大师乃牛屎一堆。”佛印听苏东坡说自己是“牛屎一堆”,并未感到不快,只是说:“佛由心生,心中有佛,所见万皆是佛;心中是牛屎,所见皆化为牛屎。”吃亏的倒是大才子苏东坡。

 

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尤其是在评价他人的时候,所以不要随意评论他人。

我们要对值得的人好,有的人不值得你的真心和善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9-22
有的,是一个宋代的僧人,这个人是苏轼的良师益友,两个人的交情还是很深的。
第2个回答  2019-09-27
这个人在历史上是有记载的,确实是有原型的存在。
第3个回答  2019-09-23
是有原型的,苏东坡和佛印两人交情挺乐为人所传诵。
第4个回答  2019-09-23
我觉得应该有原型的,毕竟民间关于他的故事流传了很多,肯定是有真人真事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