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口蹄疫病怎么治?

如题所述

卧床休息,多饮水,保持口腔清洁.吃易消化食物,可以迅速肌肉注射盐酸异丙嗪(非那根)500毫克,地塞米松磷酸钠30毫克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5毫克即可。
1、潜伏期平均2~4天,最长可达7天左右,病牛体温升高40~41℃,精神沉郁、食欲下降,闭口、流涎,开口时有吸吮声。1~2天后在唇内面、齿龈、舌面和颊部黏膜发生蚕豆大至核桃大的水疱。此时口角流涎增多,呈白色泡沫状,常挂满嘴边,采食、反刍完全停止。
2、在口腔发生水疱的同时或稍后,趾间及蹄冠的柔软皮肤上也发生水疱,并很快破溃出现糜烂,然后逐渐愈合。若病牛衰弱管理不当或治疗不及时,糜烂部可能继发感染化脓、坏死、甚至蹄匣脱落,乳头皮肤有时也可能出现水疱,而且很快破裂形成烂斑。
3、有时当水疱病变逐渐愈合,病牛趋向恢复健康时,病情突然恶化,全身虚弱、肌肉震颤、特别是心跳加快、节律不齐,因心脏麻痹而突然倒地死亡,这种病型称为恶性口蹄疫,病死率高达20%~50%,主要是由于病毒侵害心肌所致。

4、犊牛患病时特征性水疱症状不明显,主要表现为出血性肠炎和心肌麻痹,死亡率很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3-01
口蹄疫是牛、羊、猫、狗等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主要特征是口腔黏膜、蹄部趾间、蹄冠冠部皮肤及乳房皮肤发生水泡和溃烂。
1.致病原因
致病原因是口蹄疫病毒,分为七个主型,即A型、O型、C型、南非1型、南非2型、南非3型、亚洲1型,以A、O两型危害最大。
2.主要病症
①牛食欲下降,采食量减少,流涎,闭口,体温达40~41℃,精神萎靡不振。②在牙龈、口腔唇部内侧面、舌表面及面颊部的黏膜有水泡,水泡有黄豆大到核桃大。③蹄部趾间、蹄冠冠部皮肤、乳房皮肤发生水泡和溃烂。
3.治疗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口蹄疫病牛应一律扑杀,不准治疗。
4.预防措施
(1)常年防疫,重点做好春秋两季口蹄疫疫苗注射(适合型口蹄疫苗),注射密度达到100%。
(2)新购架子牛进场时100%注射口蹄疫疫苗,在当地防疫部门指导下,注射适合型口蹄疫疫苗,不漏注、疫苗足量注射。
(3)坚持常年防疫消毒,定期检疫。
(4)发生口蹄疫时 ①应立即上报,划定疫区,严格封锁,就地扑灭,严防蔓延;②疫点周围和疫点内未感染牛、羊、猪、狗等立即接种口蹄疫疫苗,接种顺序为由外向内;③污染的牛圈牛舍、饲槽、饮水槽、工具、粪便用2%氢氧化钠溶液消毒;④最后1头病牛扑杀14天后,无新病例出现,经过彻底消毒,报请上级批准后解除封锁。详情
    官方服务
      官方网站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29

卧床休息,多饮水,保持口腔清洁.吃易消化食物,可以迅速肌肉注射盐酸异丙嗪(非那根)500毫克,地塞米松磷酸钠30毫克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5毫克即可。

1、潜伏期平均2~4天,最长可达7天左右,病牛体温升高40~41℃,精神沉郁、食欲下降,闭口、流涎,开口时有吸吮声。1~2天后在唇内面、齿龈、舌面和颊部黏膜发生蚕豆大至核桃大的水疱。此时口角流涎增多,呈白色泡沫状,常挂满嘴边,采食、反刍完全停止。

2、在口腔发生水疱的同时或稍后,趾间及蹄冠的柔软皮肤上也发生水疱,并很快破溃出现糜烂,然后逐渐愈合。若病牛衰弱管理不当或治疗不及时,糜烂部可能继发感染化脓、坏死、甚至蹄匣脱落,乳头皮肤有时也可能出现水疱,而且很快破裂形成烂斑。

3、有时当水疱病变逐渐愈合,病牛趋向恢复健康时,病情突然恶化,全身虚弱、肌肉震颤、特别是心跳加快、节律不齐,因心脏麻痹而突然倒地死亡,这种病型称为恶性口蹄疫,病死率高达20%~50%,主要是由于病毒侵害心肌所致。

4、犊牛患病时特征性水疱症状不明显,主要表现为出血性肠炎和心肌麻痹,死亡率很高。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06-01
病情分析:你好,你的情况考虑如果出现了口蹄疫,一定要及时的治疗
指导意见:卧床休息,多饮水,保持口腔清洁.吃易消化食物,可以迅速肌肉注射盐酸异丙嗪(非那根)500毫克,地塞米松磷酸钠30毫克皮下注射0.1%盐酸肾上腺素5毫克即可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