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龄是从交社保开始计算吗

如题所述

工龄按照社保缴费年限计算。与全额拨款的机关事业单位有关。
全额拨款机关事业单位不交养老保险,工龄视同缴费年限;与建立社会保险之前参加工作的人员有关,因为在没有建立社保之前参加工作的工龄视同缴费年限。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制度建立之后,没有工龄的说法,而是以缴费年限为准。计算养老金时,累计缴费年限包括视同缴费年限,都有用。
职工只要缴纳社保,职工的工龄就会以月度为单位记录在社保局。当职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工龄符合要求即可领取相应的养老金并享受医疗保险待遇。
工龄也叫缴费年限,因此,工龄需要满15年以上才能领取养老金。目前,职工的工龄是累积计算的,所以社保断交以后,只需重新缴纳,工龄就会以月为单位进行累积,当工龄累积达到180个月以后,即达到15年以后,就可以在退休以后领取养老金。若没有达到,那么就只能领取个人账户中自己所缴纳的那一部分养老金。
职工发生以下情况,其前后工龄连续计算:
1、凡经企业管理机关、企业行政方面调动工作、安排下岗者,调动、下岗与企业保持劳动关系前后的工龄应连续计算。
2、经企业管理机关、企业行政方面调派国内外学习者,其学习期间以及调派前后的工龄应连续计算。
3、因企业停工歇业或者破产,职工经企业管理机关调派到其他企业工作者,调派前后的工龄应连续计算。
4、企业经转让、改组或者合并,原有职工仍留企业工作者,其转让、改组或者合并前后的工龄应连续计算。
计算一般工龄的时候注意:
在计算一般工龄时,应包括本企业工龄在内,但计算连续工龄时不应包括一般工龄,一般来说,因个人原因间断工作的,其间断前的工作时间只能计算为一般工龄。现今确定职工保险福利待遇和是否具备退休条件时,一般只用连续工龄。所以一般工龄当今已经失去意义。实行基本养老保险个人缴费制度以后,以实际缴费年限作为退休和计发养老保险待遇的依据,之前的连续工龄视同缴费年限。工作年限或连续工龄计算应按国家文件的规定计算,即“满”一个周年才能算一年。
工龄如果是因为劳动者主动辞职或者劳动者被开除、除名、追究刑事责任、剥夺政治权利,工龄都会清零。但是,在实施社会保险缴费以后就不是这样了。
综上所述:
在国企事业单位,职工的工龄和工资及退休后的待遇挂钩,计算工龄可以采取连续工龄的方式,按照社保缴纳年限为依据。职工缴纳社保就和企业建立劳动关系,从这个时候开始,就应该算工龄。而档案中的工作记录可能缺失,就不能成为计算工龄的凭证。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五十八条
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内为其职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未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核定其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自愿参加社会保险的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社会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应当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国家建立全国统一的个人社会保障号码。个人社会保障号码为公民身份号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