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术语之翡翠界的行话大全,你确定都知道吗?

如题所述

玉器是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重要载体,精美的玉器精品被很多的收藏者所青睐,也就此被赋予了神秘的色彩。“行有行规”,行也有行话,各行各业都有各自的行话,同样在玉器界也是如此,要想成为一个合格的翡翠业界的人,这些行话都是要知道的,而且还要会运用这些行话。
1、开门:是由成语“开门见山”所演化而来的,通常指的是那些一看就知道是真品的,不开门指的是仿品。
2、捡漏:说的是慧眼识珠,用比较低的价格买到了高的收藏品。
3、包浆:器物表面长时间经过氧化所形成的光泽。
4、吃药:指的就是上当受骗了,买到了假的东西。

5、走眼:错把赝品看成了真品。
6、掌眼:请别人帮忙看东西的好坏或者真假。
7、有一眼:东西不能确实是赝品或者仿品,但是有可能是真品的可能性。
8、国宝帮:说的是那些家里的收藏满眼看过去都是些国宝重器,但其实都是些赝品的的人群。
9、交学费:指的是买赝品或者是仿品所花掉的冤枉钱。
10、沁色:说的是玉器长时间的在特定的环境中和水,土壤还有其它的物质接触,这些物质侵蚀了玉,让玉部分或者整个颜色发生了变化的现象。经常可以看到的沁色有水沁白色、朱砂沁红色、土沁土褐色和红色、水银沁黑色、铁沁暗红色、铜沁绿色。

11、鸡骨白:这就指的是一种沁色,是因为像鸡骨的颜色所得名的,成因有三种,一个是玉石的天然色就是这种颜色;第二个是玉器在入土以后所形成的;第三种就是火烧的原因了。
12、水银沁:黑色沁,古人称之为水银沁,其实并没有科学依据说,水银可以把玉沁黑,但是在行业里也已经习惯把黑色沁叫做水银沁了。
13、朱砂红:玉器的表面有朱砂的附着物。
14、铁沁:铁氧化以后对玉石所造成的沁色,一般都是褐红色。
15、灰皮:玉器玉器在土里受到的沁色,呈现为灰白色,有深有浅,浅的就像是一层皮一样。
16、土咬:指的是玉器表面因为遭到了土壤里酸性物质的腐蚀所造成的凹凸不平的坑。又称之为土吃,土蚀。

17、生坑:说的是玉器出土以后基本上还是保持出土的原始状态。
18、熟坑:指玉器出土以后经过清洗盘玩的状态。
19、提油:一种人工进行染色的方法。
20、绺裂:玉石里面的裂痕称之为绺,玉石表面的裂痕称之为裂,合起来就是绺裂,通指玉石的裂纹。
21、玩:指的是收藏什么的意思。
22、绷价:在市场上坚持要高价,在字面上可以理解为两个原因,一个是坚持想卖一个好的价格,第二个就是为了想吓走顾客。
23、新货:不论什么样的藏品都会有好坏之分,甚至是赝品,这个时候内行人会说“这个东西有点新”来给摊主留些面子。

24、俏货:指的是那些物美价廉的藏品,但是购买俏货的时候还是要凭借自己的眼力的。
25、品相:就真品来说,品相越好价格就会越好。
26、虫儿:最简单的说,就是压箱底的宝贝,可以让人眼前一亮的东西,可以说一屋子的东西都抵不过这一个的。
27、走宝:针对卖家来说,一个好的东西便宜的卖出去了,这时,收藏者就捡到宝了。
28、搬砖头:不花本钱搬弄别人的东西,仗着自己消息灵通广泛的做生意。
29、埋地雷:有的人认为去村民手里买到的东西就不会有假的,其实不是不知道这时作伪的商人和农民一起“埋地雷”的。
30、看不好:给店家留面子的一种说法。
31、铲地皮:自己不开店,专门跑到农村收货或者是盗墓的人,拿到东西然后再卖给商家的人称之为铲地皮,或者是游击队。
32、一枪打:将一批货好的坏的一块卖。称为“一脚踢”。
33、吃仙丹:买了便宜喜欢的商品。

34、包袱斋:一个是有的人眼力特别好,但是自己没有钱来开店,就用蓝色布包到各家的古玩铺去“搂货”,然后再转手卖出,这种古玩的经营称之为“包袱斋”。
35、压堂:店铺里的镇店之宝。
36、砸浆:从同行手中买出来的“打眼货”,或者是价格太高,掌柜可请行内工会帮忙调解,要求对方退货或者是让价。
37、拉纤:就是中间人,介绍人,中间人收取两边的佣金,一般是卖家的百分之三,买家的百分之二,也就是俗称的“成三破二”。
38、看新:东西不够年代,是现代仿制的。
39、杀猪:就是经营新放瓷器的人对卖假货行为的一种口语,把新仿呃呃呃东西拿到和顾客约好的地方卖给顾客,他们称之为杀猪。
40、抓:购买古玩的一种说法。

41、追:看中了好的藏品追着要,在拍卖会上追价。
42、匀(让):买藏品的一种说法,例如,这块玉您能匀(让)给我么?
43、粗大明:许多的收藏者认为明代的玉器制作的比较粗糙,所以称之为“粗大明”,其实,事实并不是这样,它是特指明代的玉器粗犷的风格。
给大家讲了这么多的行话,相信大家也是半个“行家”了吧?起码不懂的,或者是刚入手翡翠的人,在这个行业里听懂行家们所说的话不再是问题了,之后就要凭借自己以后积累的经验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