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当前农民社会心理的主要特征?

如题所述

对农民心理状况的理性思考
李为君 夏颖 (山东科技大学文法学院,山东,青岛,266510)
摘要: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者,农民的心理状况直接影响新农村建设的速度和水平,本文从对市场经济改革适应的长期性、农民心理结构异质性、农民心理发展过程的层次性和实现心理现代化目标的迟缓性四个方面分析了农民心理状况的特征,从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村教育的改善、乡村文化的重建和制度的创新四个方面探讨了优化农民心理状况的路径。
关键词:农民 农民心理 农村 优化农民心理状况
中国的现代化在很大程度上是农村的现代化,要实现新农村建设和农业现代化的伟大目标,必须充分发挥农民建设主体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要了解农民的需要和精神世界,罗吉斯在《乡村社会的变迁》中写道:“对农民缺乏了解造成了许多发展规划的失败,规划者把失败的原因归为农民的不合作,他们对农民很失望……尽管从概念上我们很容易区分农民,但我们缺乏对农民整体的、科学的、可靠的理解。一个国家要发展必须研究农民……”。①所以当前客观理性的分析农民心理状况,必将有助于建构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内在动力机制。
一 农民心理状况的特征
随着社会转型、体制转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些使得处于传统和现代门槛的中国农民心理受到了激烈的冲击,农民的心理也日趋复杂,呈现出了多方面的特点:
(一) 农民心理对市场经济改革的适应,具有长期性。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是渐进式改革,虽然今日中国农民的生活在很多方面捆在市场上而不是土地上,但是要实现农业的商品化和市场化,建立成熟的市场经济模式却非一日之功,这就决定了农民心理对于市场经济改革的适应绝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其中对市场经济伦理的认同和认知的程度反映了农民对市场经济适应性高低,据2006年1月至2月间,南开大学课题组组织了一次以农民认知现状为主题,涉及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农民的问卷调查显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