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鲜牛奶的正确方法

如题所述

新鲜买回来的鲜牛奶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但是最好可以通过自行的熬煮,达到更理想的食用效果。
熬鲜牛奶的正确方法如下:
1、煮牛奶时需注意温度
煮牛奶时温度不能过低,也不能一直小火煮制,这样既会让牛奶中的营养成分流失,也起不到杀菌的作用。
正确的方法是把生鲜牛奶放在奶锅中,用大火加热煮开,然后关火,过一会再用大火煮开,如此反复3、4次,取出来降温就可以。
2、煮牛奶不能长时间沸腾
煮牛奶时不能让牛奶长时间沸腾,长时间的沸腾会产生一种含焦糖,
这种物质是致癌成分,食用后对身体不利,危害健康。
3、煮牛奶时不能加糖
很多人煮牛奶时喜欢加一些糖类,其实这种做法是不对的,
牛奶中的氨基酸与糖在高温的环境中会形成一种果糖氨基酸,这种物质不容易被人体吸收的,如果想让牛奶变甜,可以在牛奶煮好后再加入糖类。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袋装牛奶通常都是已经高温消毒的,加热袋装牛奶,只需要达到适合的温度就可以,
不要放在沸水中加热,袋装牛奶的包装材料在120度的时候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有毒物质。
牛奶的营养价值有这些:
1.牛奶所含的碳水化合物中最丰富的是乳糖,乳糖使钙易于被吸收。
2.牛奶中含有品质很好的蛋白质,包括酪蛋白,少量的乳清蛋白,其生物学价值为85。
牛奶中包括人体生长发育所需的全部氨基酸,是其他食物无法比拟的。
3.牛奶的蛋白质和热量的比例很合理,能保证饮用者不至摄入”纯“热量。
4.牛奶中的钙含量很容易被吸收,另外,磷、钾、镁等多种物质的搭配也十分合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19
煮牛奶的正确方法:

牛奶消毒的温度要求并不高,70℃时用3分钟,60℃时用6分钟即可。如果煮沸,温度达到100℃,牛奶中的乳糖焦化,而焦糖可诱发癌症。煮沸后牛奶中的钙会出现磷酸沉淀现象;从而降低牛奶的营养价值。

市场上的牛奶都是经过杀菌,可以直接饮用的。但是,有时候牛奶也需要加热才能喝:一是当肠胃、牙齿不能承受冷的时候;二是牛奶开封后存放了一段时间,可能发生细菌污染时;三是老人小孩等肠胃较虚弱的人喝,都应该加热后再饮用。

现在许多人都习惯用微波炉加热牛奶,但这是有弊端的。因为微波炉加热不能搅拌,速度快,控制不好容易造成牛奶脂肪和蛋白质糊在容器内壁,造成营养损失,特别是对孕妇来说,微波辐射不利健康。建议最好用专用的奶锅加热牛奶。

很多人热牛奶时,总是不小心就沸腾扑锅,或者在锅底和锅壁上糊了一层,造成脂肪、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D、维生素C、泛酸等营养物质的损失。这里教大家一个方法:“煮一开”。所谓“煮一开”,就是边煮边注意观察牛奶变化,待牛奶出现第一个“气泡”的时候,立即关火。煮的过程中要不停搅拌,动作要温和,不要搅起泡沫。火候不要太大,中火即可。“煮一开”的奶锅加热法,不仅能杀死细菌,也最大程度的保持了牛奶中的各种营养成分。

最后,清洗奶锅要用柔软的工具,避免造成奶锅内壁磨损。清洗前用温水浸泡片刻,也可用适量的食醋来去除奶渍。

煮牛奶方法是用大火煮,牛奶沸腾后离火。落滚后再加热,如此反复3至4次。用这种办法煮牛奶可以使牛奶中的营养成份不流失,用小火煮牛奶,会破坏牛奶中维生素等营养成份。另外牛奶煮沸很长时间会产生一种致癌物质――焦糖。那么袋装牛奶如何加热呢?袋装牛奶通常都经过了高温消毒处理,所以只要能达到适合饮用的温度就行了。
第2个回答  2020-10-19
第3个回答  2021-01-13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