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以来,觉得内心特别多恶念,而且很逆反离奇,咋办

学佛时,会发现内心有些恶念不由自主的生起,而且都很逆反离奇,比如,让自己的心不邪淫时,就会内心说,就要邪淫,而且是特别离奇的邪淫念头,都不好意思说(忏悔),放生时,心理有时很慈悲,但也会产生摔死物命的念头。。。。就是说,总是和要达成的目的相反。虽然,在别人眼里,我是个大好人,但其实我知道自己有多肮脏,有时表面现象都是不自觉做出来的。。也许连流氓恶霸都不如,起码他们不虚伪。这是咋回事呢?该怎么办?

  净空老法师慈悲开示:念佛时常产生恶念怎么办?
  问:下面一个问题,我在念佛堂念佛时,经常有很多的恶念,比如看佛像时,就想我为什麽要拜你!有时还谤佛,产生淫念等等好可怕!请老法师慈悲救救我。
  答:这些问题不是你一个人有,有的人很多,为什麽会有?这是宿世今生习气在作祟。你不想降伏它的时候好像没有事情,其实它是在动你没注意到。现在念佛了,要修行、要静下来,它突然好像都冒出来了,要晓得平常就是这个样子,是你没注意到。这一注意到,你才晓得日常生活当中,我们这些烦恼习气是多麽的深,多麽严重,怎麽样?不知道!到念佛堂念一念佛,在止静全跑出来了。不是这个时候才跑出来、这个时候才有,还有些人不敢念佛,为什麽?那不是的,那完全误会了。你念佛静下来才发现它这麽多,不念佛的时候它还是这麽多,没有发现,这个道理要懂得。发现怎麽办?不要理它,佛经上如是教我们,祖师大德教我们不要理它。把你的整个精神意志集中在佛号上,「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忆是心里想佛,口里念佛,身拜佛,为什麽要拜佛?就是消除自己这些业障。我不拜佛、不念佛,这个业障没办法控制,所以这就是最好的方法。多听经对你有很大的帮助,为什麽?断除你的疑惑,多听经是明理,听经对初学的人最大的作用就是断疑生信。经听得少你怀疑,你的信心不够坚强,你会被外面境界转。经听多了道理渐渐搞明白,外面境界就转不动,你自己才能做得了主,不为外境所动,你才能坚持原则,才能成就道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4-21
南边树兄 近来少病少恼乎!

兄之情况,正常不过已!!!

试问,如果完全没有恶念、虚妄想、妄念等,那还需要修行吗? 还需要经历无数的时劫才能修行成佛吗?

而发觉到自己很肮脏,其实是进步了,因为能懂的反观,才会知道惭愧,惭愧是善心所,一般人其实做错事情时,都是抵死不赖,但是学佛后会渐渐反观自己的恶习,这就是踏出第一步了,因此师兄实在不用懊悔!

接著呢,反观到自己的恶习性时,这些恶念之所以生,是因为烦恼障还没断除,所以会生起一念无明,所谓一念无明,就是我见与我执,因执取我为真实有而起的妄念,然而因为这个妄念而生起许多相应的烦恼,如贪、瞋、痴、慢、疑、恶见等,乃至无量无边随烦恼,因此要恶念息却,根本的方法在於断我见,然后以断我见的基础,进一步修断我执,我执一断,就是阿罗汉果,阿罗汉的时候,就不会有生起妄念的现象了。

何况是大乘菩萨所证的不可思议涅盘境界,那更是远胜阿罗汉地。

因此未到阿罗汉,纵然是三果阿那含,也都还有妄念,那师兄你就不会太自责了。
第2个回答  2009-04-21
不过是八识田里种的恶种子,平时也会跳出来,你不觉察就以为没有,现在学佛,觉性抬头,就照见了,照见就照见,连善恶也不辨别,自然就会灭除,这个种子就拔除了。你说“我观察到XX念头”,就又种回八识田了,去辨别善恶,就会沾染在上面,再去择法灭“恶念”,就会错上加错,越搞越乱。只需不理它,就不会有问题。
第3个回答  2009-04-21
你身上发生的现象很多人都有。不要紧张。

没有学佛前觉得自己是个善人,我也是这样看自己的。呵呵。等学佛后念佛诵经,当心灵慢慢沉淀的时候,起心动念异常活跃,平时好像没有那么多的念头自己就往外冒,无法控制。

其实我们平时就是这样,起心动念躁动不停,只是自己不觉得,因为心一直向外看,很少看自己,当念佛诵经的时候,心向内看,这是才发现心里存放的这些念头。

这是一个修学的过程,很多人都有,不用紧张,现在看到真实自己,就更要努力修学,改正身口意三业,回归清净本性。

长时间的修学,你的心就会重新回到自己的掌控。

不管修学任何法门,认真修学,随着修学时间的增长,念头会越来越少的。

南无阿弥陀佛 深入经藏 智慧如海 多读经也能帮助你更快的进步。

网络上的佛教资源 四位法师讲经网站 供您学习 请看链接:

参考资料:http://hi.baidu.com/%C4%BE%D2%EF/blog/item/5c9a1dcf6fe6eb3af8dc61b4.html

第4个回答  2009-04-21
生活中许多事情我们都无可奈何。然而我们有能力改善我们的精神面貌。佛教认为这是我们能做的最重要的事情,这是人类摆脱焦虑、憎恨、不满、昏沉和迷惑唯一有效的解决办法。

禅坐是改变我们精神面貌的手段。禅坐的修习使人能够集中注意力,培养人灵明的知觉和积极向上的情感。我们可以藉此了解自身的精神模式和习惯,并在此基础上培养起更加积极的生存状态。只要我们能够自律而有耐心,通过平静且全神贯注的精神状态可以产生镇定而充满活力的心灵。这样的经历能够使我们的人生发生显著转变,并对生活产生全新的理解和感受。

二千多年来在佛教的传统中产生了无数的禅坐的方式。所有的方式都被称为"精神的训练",但进行的方式又是相互区别的。然而,所有方式的基础却都是培养平静且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每年都有上千的人通过西方佛教会之友学习禅坐。他们通过两种基本的修行方式来培养上述的精神面貌:即观呼吸法(the Mindfulness of Breathing)和慈悲培养法 (Loving-Kindness meditation or Mettabhavana)。

禅坐:http://chinese.fwbo.org/meditation/Meditation.htm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