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家园配合怎么写

如题所述

1、选择符合自己教育理念的幼儿园;2、入园时把孩子的性格特点、习惯、爱好、体质等详细情况写在纸上交给老师保存(大部分幼儿园有幼儿基本情况表格),让老师了解你的孩子;并且把你的教育观和老师仔细沟通,也借此了解老师的教育方式,交换意见;3、定期和老师做当面交流,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尤其是孩子的情绪、行为习惯、和其他孩子相处等方面,不要简单询问“学了什么”就了事,实际上很多隐性的东西比如性格变化、能力的提高等等是无法用语言来描述的,只能靠家长细心观察方能了解;4、如果孩子是坐校车上学,家长没有机会经常接触老师,可以通过电话、QQ等方式和老师沟通;5、关注幼儿园的家园联系栏并积极投稿,按时填写每期的家园联系手册,注意不是敷衍老师,而是认真填写,把孩子在家的微小变化(包括情绪、格、习惯、能力、健康等方面)详细向老师汇报,有什么希望老师配合的地方也可以写下来;6、积极参加幼儿园举办的各项活动,比如六一庆祝活动、家长开放日、户外亲子郊游、园内亲子活动、运动会等等。幼儿园需要我们帮忙的地方,比如庆典活动的摄像、化妆,外出活动的看护、提供车辆等等,我们能做到的要尽全力协助;7、积极参与到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来,比如有的幼儿园需要家长给小朋友讲解职业(比如医生、消防员等等)的特点,如果我们是从事该项工作,我们就要利用自己的优势,积极和幼儿园合作;8、积极完成老师布置的请家长在家里和孩子共同完成的小实验、小游戏或是户外体验(比如和孩子一起做水变成冰的实验、做手工、观察秋天的变化等等)。9、孩子有任何情绪上的变化都要第一时间和幼儿园沟通,共同寻找原因,沟通探求解决方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19
一、家园合作共同培养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必要性

(一)《纲要》明确指出要培养幼儿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幼儿期是培养幼儿自理能力的重要时期,经常让幼儿动手不仅可以给幼儿提供锻炼的机会,而且可以使幼儿树立必胜的信心,培养他们独立的意识,让他们在成功中收获喜悦。但这些的实现不能单靠某一方的力量就可以实现的,它需要家庭和幼儿园双方的力量才能转变成现实。

(二)幼儿园把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作为幼儿园教育目标之一

幼儿园把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作为幼儿园教育目标之一,这是为了让幼儿能够更好的在生活中自立,乃至终身受益。幼儿园教师从小班开始就注重对幼儿自我服务能力的培养,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逐步提高幼儿的自理能力,让幼儿在日常生活和活动中更加充满活力及色彩。

(三)家庭是幼儿园的重要合作伙伴

仅仅依靠幼儿园的力量是远远不足的,很多幼儿在幼儿园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以及在教师的指导督促下所形成的自我服务能力,常常在放假后又恢复了原样,所以需要家庭的配合。只有家庭和幼儿园相互合作,才能为幼儿良好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建立稳固的平台,也只有这样合作,才更有利于加快幼儿健康成长的步伐。

二、家庭要主动与幼儿园配合,共同促进幼儿自理能力

家庭是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第一场所,也是是幼儿园的重要的合作伙伴,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家庭主动配合幼儿园的工作,对幼儿的成长具有促进的作用,而且在家园合作共同促进小班幼儿自理能力的培养也不再是一个问题。

(一)主动参与执行

家园共育的作用是幼儿园在行为习惯方面对家长提出的具体要求,要求家长主动配合并严格督促幼儿执行,表扬有进步的幼儿,以此来帮助小班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自理行为习惯。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和普遍存在的问题规定具体内容:早起早睡、讲礼貌、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独立进餐、早晚刷牙、爱劳动、不挑食、爱护并能收拾玩具等等。家长可以记录幼儿在家好的表现及有趣的事情等,家长可以坚持详细认真的记录,教师认真细致地整理和统计,对表现有明显进步的幼儿给予鼓励。这样家长及幼儿都会积极的参与到这样的一种活动形式中来,可以将幼儿存在的不足及时予以帮助。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