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有一半的人考不上高中,这是真的吗?

如题所述

在上海有一半的人,考不上高中这并不是谣言,而是事实。造成这种现象与上海市的教育规划有一定的关系。

第一,上海市教育局规定了考取高中的比例系数。

对于上海的教育而言,出现了只有一半人能够考上高中的这种情况是现实,而这也正是上海教育局所规划的一部分。规定了具体考取高中的比例是占总体学生的60%,也就是说能够考取高中的学生成绩必须考取60% 之前,而对于剩下的40%的学生而言,大多数学生选择就读于一些职高院校。虽然说在我们的传统观念中认为,学生只有考取高中才能够正常的考取一所好的大学但是在上海所提倡的是一种终身教育的形式,即使是没有考上高中的学生,也是有机会接受大学的教育。

第二,能够适应上海发展的整体局势。

这种教育的规划也更加适应上海的整体发展,缓解了一定的教育资源紧张的问题,使更多的学生能够有学上。由于上海地区人口数量比较大,造成了当地教育资源紧张的问题,而采取这种分流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解决教育问题。与此同时,上海的一些中专院校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差,而是对学生综合动手能力的一种培养。对于这部分学生来说,未来的道路还是非常可观的,特别是当自身拥有一定的技术本领时薪资以及工作也都不错。

第三,部分学生选择出国留学。

按照上海教育局的规定只有60%的学生才能够考取高中,而其中部分学生也会选择在初中毕业之际出国留学这在上海也是比较正常的一种现象。上海作为全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汇聚了较多的人才,而在这种情况下家长的教育程度也是比较高的想要为孩子创造更好的教育条件。所以许多家长也会选择将孩子送出国门出国留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2-06

上海学生初升高分流,不是在中考的时候,从孩子步入初三那一刻开始,就已经面临着这一选择。有的学生等着中考,选择体制内;有的学生选择国际学校,还有部分学生面临着无学可上风险。

有很多人都说:上海中考很难。这部分人中,有一半是想冲击“四校八大”市重点的,有一半是真的连普高都考不上。

还有一部分人说:上海中考简单。这部分人中,有一半目标是上海普高以及区重点,有一半是华育、兰生、上宝等这些顶级初中家长,他们基本上已经锁定“四校八大”入学名额。

普高率50%的上海中考到底难不难

上海中考的竞争来源是多方面的。但始终有一条线连接着每个环节,那就是中考人数。

新千年之后,小学、初中每年都有很多新校建成,反观高中,并没有太多新增,导致家长和学生都在竞争顶层的教育资源。人头越来越多,压力就跟着越来越大,今年小升初的这批孩子,未来中考可能是14万人,是现在的两倍。

上海是全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是全国的经济、金融中心,每年都会吸引大量人才来上海工作生活。跟北京一样,上海是一个人才高度集中的城市,高学历、高智商的人才占比远高于一般的小城市。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遗传基因这事还是比较靠谱的,这些人的孩子大多数也不是等闲之辈,于是就会有大批高智商人才的子女进行竞争,这样的竞争无疑是很残酷的。

正因为如此艰难,所以上海每年有一半的学生选择不上高中,而是转而选择读中专。

4条分流方向,哪条更容易弯道超车?

目前,学生面临初升高时,有这么几个选择:

1、 正常中考,初升高进体制内高中

2、 中考未能达到要求,进入职高、技校

3、 选择上海国际高中就读,申请海外名校

4、 出国到国外读高中,将来就读海外大学

孩子的成长路更是,在这条不可逆的单行路上,我们与其让孩子只为高考孤注一掷,不如在时间允许的范围内,多维度为他们赋能。 孩子能走传统的高分、名校、精英人生路更好,可如若不能,孩子怀揣能力,浑身散发别样的人格魅力,他们也一定不会埋没于人群,会成为让我们骄傲的人。 父母格局,决定孩子未来,很多时候,孩子的前途,就在父母的认知和未雨绸缪里。

第2个回答  2021-02-04

一般而言,初三毕业生未考上合适的高中是可以参加复读的。但由于公立学校是九年义务教育体制,因此,有明确规定不能在公立学校复读,但可以选择就读一些私立学校或是专门的复读学校。此外,参加复读的考生也要符合规定才能复读,比如:18周岁以下的往届初中毕业生、结业生,均可报考本市高中阶段学校。不过,有道是“无风不起浪”,虽然不清楚此次网传消息的出处和来源,但对未来中考复读政策的预判,不得不在此基础上有个警惕。传言一旦成真,上了“独木桥”的人想再回头,就没有那么简单了。


高考录取率高,是不是表示在上海高考真的很容易呢?真相很残酷,上海在中考的时候就已经过滤掉了将近一半的学生,上海的初中毕业生,能进入高中继续求学的比例,只有56%左右。2016年的初中毕业生,跟2019年的高中毕业生是同一批人,很容易算出来,只有56%的上海初中毕业生,在上海拿到了高中毕业证。这个数据跟2019年上海高考的报名考生数量约为5万人也完全吻合。

也许有人会说,考上本科大学不一定能成功,而中职生也不见得注定会失败。但只有被现实毒打过的人才明白,被社会淘汰过一次的人,大概率会被淘汰第二次,甚至第三次。可能你会自我安慰,中职现在也有“3+2”、“五年一贯制”,只要孩子不堕落,愿意学,未来还是一片坦途。但扪心自问,有几个家长敢保证自家孩子在第一次中考失利后幡然醒悟,像被打通了任督二脉般从此奋发图强,最终实现完美逆袭?

不管怎么说,上海如此高的高考录取率,自然使得不少外地考生想尽办法留在上海参加高考,而外地户籍想在上海参加高考的前提是高中三年有上海学籍,也就是要在上海参加中考,考上高中。外地户籍考生想在上海参加中考、高考,除了成绩好,父母是否能及时落户或者能否一直保持居住证积分达标是最关键的因素。很多人说在上海没户口也能过得很好,只要有居住证积分,小孩也能上学,一样能参加中考、高考。

只能说祝你好运,在你小孩中考、高考必须用到你居住证积分的那一年,希望你的公司不会遇到像今年一样的疫情而倒闭关门,希望你不会被裁员,希望你不会因为生病失业。而对其他的想尽快解决身份问题,稳妥地让小孩留在上海升学的同学们。

第3个回答  2021-01-25

上海高考录取率高,确实是事实。根据数据资料显示,2019年上海高考报名考生约5万人,2019年上海的本科录取控制线是403分,上线人数35353人。

也就是说,有71%的上海考生超过了本科线,虽然最终的录取率比上线率会稍微低一点,但是另外加上艺术类、体育类考生的本科录取控制线更低,2019年上海高考的总体本科录取率应该在70%左右。

高考录取率高,是不是表示在上海高考真的很容易呢?

真相很残酷,上海在中考的时候就已经过滤掉了将近一半的学生,上海的初中毕业生,能进入高中继续求学的比例,只有56%左右。

先来看两组数字:

    根据《2019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9年上海高中毕业生人数5.16万。


数据来源《2019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根据《2016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6年上海初中毕业生人数9.18万。

数据来源《2016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16年的初中毕业生,跟2019年的高中毕业生是同一批人,很容易算出来,只有56%的上海初中毕业生,在上海拿到了高中毕业证。这个数据跟2019年上海高考的报名考生数量约为5万人也完全吻合。

从两组数字里还能看出一个真相,2016年上海的初中毕业生里,继续在上海升学(包括高中、中专、职校、技校),并且最终能够毕业的人数,比例只占87%。

上海的初中毕业生里剩下的13%到哪里去了?这1万多名初中毕业生中,除了一小部分由于各种原因连技校都没考上,或者升学之后不能完成学业,不能正常毕业的人。其他大部分应该都是在上海读完初中之后,无法在上海参加中考的外地学生。

不管怎么说,上海如此高的高考录取率,自然使得不少外地考生想尽办法留在上海参加高考,而外地户籍想在上海参加高考的前提是高中三年有上海学籍,也就是要在上海参加中考,考上高中。

外地户籍考生想在上海参加中考、高考,除了成绩好,父母是否能及时落户或者能否一直保持居住证积分达标是最关键的因素。

很多人说在上海没户口也能过得很好,只要有居住证积分,小孩也能上学,一样能参加中考、高考。

对于这样自信的言论,局长只能说祝你好运,在你小孩中考、高考必须用到你居住证积分的那一年,希望你的公司不会遇到像今年一样的疫情而倒闭关门,希望你不会被裁员,希望你不会因为生病失业。

而对其他的想尽快解决身份问题,稳妥的让小孩留在上海升学的同学们。局长要说的是:

关注身份规划局,带你规划你的魔都人生与身份,快速落户上海。

第4个回答  2021-01-25

我11年参加了上海中考,那个时候我考了我们学校54名,我们学校初三一共120多人,然后我连我们徐汇区最差的公办高中都没考进,只进了个民办。这里说一下,上海中考一般以本区学生考本区学校为主,考外区学校是有名额限制的。我们初中算是一般的公办初中,除了名额分配以外很难有学生能裸考进四校这种水平的高中,不过徐汇区教育质量在上海最好,一般来讲徐汇区好一点的公办普高就比得上别区比较一般地区重点了。

顺便讲下高考,我14年参加上海高考,上海那年5.2w人参加考试,最后一本录取1w,二本录取1w8,本科率超过一半。那年是总分600,一本线421分,考国内前几的学校要考500以上才行。

网友二:

上海50%学生上不了高中,是事实。我家孩子初中入学那年,学校上一届初中毕业生全部考进了高中,校长在新生家长会上大肆宣传,说这是奇迹。我当时就想作为市里排名前五的初中,全部考上高中有啥了不起呢?后来了解到,上海教育局有规定,中考按成绩排名录取前60%进普高,后40%进职校。算上一些去国外读高中的,各种原因不上高中的,总体50%的学生上不了高中的说法还是比较可信的。

网友三:

上海小孩高中出国留学的不少。明面上上海计划初中毕业生60%上普高,40%上职校。因为上海经济发达,父母受教育程度高,一部分小孩选择出国上高中,那空出来的学位会由成绩差的递补。算上出国上高中的和市内上高中的,比例绝对超过同龄孩子的60%。

网友四:

我第一次去我老公(上海本地人)的小姨家,就非常吃惊为什么一个87年的孩子,居然上的是中专。这个名词仿佛是在我的父母辈比较流行的学历,这以后怎么办?

然后小姨就跟我解释了,上海的中专并没有大家想得那么差,反而有不少对口的工作安排,比如表弟读的中专,之后就可以进入水利部门,虽然一开始是做最基层的测量工作,但工资也不见的低,而且参加工作早,工龄长,也稳定。对于他这样对学习完全没有兴趣的孩子来说,反而是一个很好的出路。

网友五:

上海人口众多,学生生源竞争异常激烈,中考按成绩排名,排名前60%的才能进普通高中,后40%的进职高,而且随着人越来越多,这种比例可能还会更夸张。当然还有一部分不上高中,以及初中就打算好出国读高中读大学的人。

由于人口聚集,现在上海的公立学校容纳不了这么大量的学生,考上普通公立高中都是竞争激烈,如果要考重点高中名校,更加难上加难。现在许多家长选择了高级私立中学,这类私立学校通常从小学开始,每年学费昂贵,而且入学门槛高,家境普通的家庭根本难以承担这种从小到高的学费培养。

网友六:

这是事实,这是上海教育的一种探索,一半上高中,一半上中专,但上高中和中专的学生都有机会进入大学接受教育,上海提倡终身教育,2022实现教育现代化,比国家提前十三年实现,其实中专教育在德国是非常成熟的,校企联合办学学生出来的动手能力普遍很强,在德国中专毕业上技工类大学的学生工资并不比白领低,在上海优先发展的汽车,电子行业已经出现了这种现象。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