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球 什么时候使用低杆以及加塞打法

最近看了很多16彩,9球的录像,研究他们的走位有两点不明白,望高手解答!
1:他们在打进有角度的球时候都习惯使用低杆顺塞,即使在打最后一个球的时候,这是什么原因?是增加进球概率,还是习惯问题?
2:他们很多时候都使用低杆,中低杆,或中杆配合一定强度的塞叫位。而在很多相同情况下我会仅使用纯高杆,低杆也不加塞。
尤其是在目标球在离顶案很近或贴上的位置,母球与其有一定角度,需要打进后走到台中央或底案附近时,录像中的高手都会使用中杆加塞(角度大时候就直接低杆加塞)的打法,利用塞的旋转蹭库边给母球动力使其吃2库后以斜线甚至对角线线路走至相应位置,要是我就直接发力弹库让母球横台走到那了就,不会想到加塞吃库的走法。
3。还有就是他们打较薄的球时候都用低杆。当需要母球打完后行走距离较远时候也会用低杆,有时候是低推杆,要我就用高杆了。

总体来说,很难看见他们使用高杆,若要必须用他们也不瞄点太高,大多是中杆推加塞或者中高杆加塞。

而对我来说,高杆就是在想母球走的远一点的时候用,所以我经常使用。但现在感觉好像观念不太正确,要不怎么高手都不这样呢!

积累了很长时间的问题,期待高人解答!十分感谢各位台球高手!!!!!!!!!!!

低杆效果就是是让母球受到一个与运动方向相反的摩擦力,打在母球中心线下半部位。
加塞是洋文,加 Side,意思就是离垂直中心线方向打偏一点,偏左边就叫加左塞,右边就右塞。无论你加什么效果,最终还是一点受力打在母球上,当这个力量超过母球的重力加上向心力的时候母球会跳起来,当力量在跳起来与运动桌布摩擦力之间的时候,会形成母球撞击目标球反方向运动效果,土叫法为缩杆,但这个要控制力度,手架要稳,那为什么打八球九球的时候拉杆要做自上而下运球才能打出完美低杆呢?这个跟球体大小有关系,因为他们比斯诺克大,自上而下做延伸动作是帮自己借力,实际上打打到目标球上还是一个点,完美的低杆拉杆能打出弧线效果。在做低杆拉杆的时候,加左边塞跟右边塞在没打出弧线效果前,跟母球碰到目标球后往回运动路线是无关的,只有当他吃到库边会有效果变化,低杆拉杆加左塞,母球吃库后偏会向右运动,是反的。高杆恰恰是跟加塞方向是一样的。
低杆不仅仅只有拉杆效果,当摩擦力等同作用力的时候,他会在原位置上向前运动一点点,我们把这个叫做刹车球。当刹车球加了Side他会迫使母球撞击库边的时候沿着库边向前,比如我们打贴库球的时候,这种杆法就起到作用了,我们要加Side迫使他碰碰撞撞不偏离直线。
在平衡线下面一点叫中低杆,力度干脆,迅速收杆,能打到斯登效果,中低杆不加偏杆迅速发力收杆,母球会定在目标球位置,加了Side会与击球方向垂直横向运行,叫横台。
最后一种是扎杆,有人说扎杆都是高杆啊,低杆也可以,只不过打不出高杆那么大的弧度,球杆自上而下倾斜一点,发力小一点,稳定手架,偏杆超出1/5位置就会打出弧线效果,一般在绕过障碍球的时候使用。当然我们一般在8球、9球上不会用,因为球台大,球台太小,看不出效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4-19
看了你上边的问题,首先我要对你能这样认真细心的关察职业选手打球细节表示敬佩。本人有17、8年的球龄,其中10年16彩;7、8年9球。16彩和很多朋友一样都是从小在国内的球厅中泡出来的。而9球是从台湾甲组的几个朋友那学到的。由于个人人生观和追求的价值不同(我一直只把台球当作娱乐),在断断续续的打了2、3年比赛后,最终没有向职业继续发展。不过,我有很多朋友都是现役的职业选手。目前国内排名前十的男女9球选手大都有过接触,也经常有机会在一起打打球。台湾的一些经常在国内混的甲组选手也都有过数面之交。像球友熟悉的吴家庆、赵丰邦等等。所以我觉得应该有一些发言权。至于你能采纳多少那就看你自己了。

你上边所说的诸多问题其实归纳起来就是一个问题----观念差异。也正式这种有差异的观念去看选手的录像才会使得你产生上面的疑问和困惑。7、8年前我和你的想法一样!其实没有特定的、唯一的做球方式,关键是看能否真正达到你做位的目的。如果你有把握用你的方法做到理想的球位,那你的杆法也是对的。但是你是否真的想过你那样做的成功几率有多少?你所做到的球位和职业选手做出的位置那一个更合理更容易控制?在这里我不想就你说的那些杆法区别做逐一的解释。我只想说一些本质上的东西帮你建立一个职业思维。如果你能理解这段话的意思,我相信通过你今后在练习中的积累你就会自己找到答案了。

首先我相信你应该知道一点,杆法的运用是要为做球服务的。所以根本没有什么特定的球形一定要用什么特定的杆法作球的道理。运用何种杆法是要根据当时的球形、母球要做到的位置以及所用球台的状况而决定的。从你所描述的那些区别上我可以看出,你最初接触台球应该是从斯诺克或16彩开始的对吗?最少应该是受到这两种球台的影响。所以你目前的观念应该还是16彩的观念。斯诺克和16彩的球台相似,由于胶边比较软、弹力比较大,且对母球侧向旋转的放映不敏感。它的反弹规律基本上可以遵循是入射角等反射角的法则。这种打法所讲究的是击球的精准、力道的控制、和母球运动的方向。运用最多的杆法是高、中、低杆。而9球台则有很大的区别。虽然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也会运用下塞的打法,但效果都不会有9球桌上那么明显。9球球台结构和质地上的区别,使得它对母球自身的旋转反应非常敏感。因此9球的精髓讲究颗星观念和母球的旋转。我相信你一定知道9球的颗星公式这个概念吧?它所描述的不单是简单的3颗星解球方法,它还清晰的阐述了9球球台的运动规律。正是这一规律的存在才产生了9球特有的观念以及对入射角度与反射角度特殊的理解。反射角=入射角±母球旋转值(顺塞加,反塞减)。运用这个公式的前提是你能否对自己母球下塞的旋转值做精确的控制。多加练习就可以掌握。你可以看到每张9球球台案边上都刻有距离相等颗星点吧?这所有的点都是非常重要的,并且他们相互都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为什么9球选手要那样做球?因为那样它可以非常准确的判断母球先碰那个点然后再碰那个点,最后又可以停在那个点。就好比事先看到一条虚拟的清晰的线路一样。剩下的只需要掌握好力度,就可以非常精准的做到想要的位置。记得很早以前菲律宾魔术师埃夫伦-雷耶斯的一个特技球表演,母球吃多颗星后精准的挺到一张事先摆好的钞票上面,其实就是这个道理。只有真正的理解了颗星公式并精确的控制母球旋转值才能真正的理解9球,也才能真正理解如何像职业选手一样打球。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9-04-18
其实使用什么杆法完全属于个人习惯。而我跟你解释的,也大都出于我自己的习惯。
1、打低杆比打中、高杆更容易控制球的走向
2、这一点其实也是习惯问题。第1点力说了,低杆更容易控制走位,并且在打球的过程中,低球速走到想要的位置要比高球速吃库走到想要的位置更稳妥,发力击球会有很多的不确定性。
3、还是跟上面一样,高杆的不确定性太大,不稳妥。至于加塞,主要是为了弥补角度上的不足。高杆并不是为了让母球走的远,要想走得远,还是要中杆。如果高杆强烈,在吃库之后有可能反而会吸库。

呵呵,一点浅见~~
第3个回答  2009-04-18
打低竿那是为了让母球走位好。
第4个回答  2009-04-19
低杆非常稳定,这是第一点。
低杆不可能小力,这是第二点。
低杆可以刹车,这是第三点。
低杆不一定退回来,可能是为了白球小前进一点儿。

加塞大多时候是为了碰库后弥补角度的不足。
但有时候也是为了不碰库而把直不打出角度。
也有时候是为了加大白球与目标球的齿轮效应。

白球正转碰目标球时,目标球会反转。
目标球的旋转方向如果顺着库边的话,会帖着库走,这样贴库球进球机率就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