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求论文,悬赏心理学类的

不要那种谈得太深的,浅谈点,毕竟这是选修课,要和大学生有关的,2500字左右。
复制粘贴我没意见,但不要通篇全粘一篇的吧,最起码多找几篇拼起来,这样我能有个修改的基础,在线坐等。
只有一个小时了,大家帮帮忙吧

  http://www.lunwennet.com/thesis/List_115.html

  http://www.studa.net/xinlixue/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86626871.html

  〔论文关键词〕成人学习 心理因素 学习策略
  〔论文摘要〕成人学习属于成人教育的基本理论范畴。影响成人学习的心理因素由个体心理和社会心理因素组成,文章通过对内外两方面的分析研究,达到深入认识成人学习的作用。

  成人学习的心理因素存在多元性、多层次性的特点。“人的心理发展包括人对外部世界和自己内部世界的认知能力、情感、意志以及心理的外部表现——各种满足需要的行为方式的形成与变化,还有人的心理需求水平及个体心理整体结构和整体性特征——个性的形成与变化”。①也就是说,分析成人学习的心理保障应从个体内部的认知发生、动机作用、情绪以及外部世界的社会心理影响因素加以展开。

  一、个体心理因素与成人学习

  影响个体学习心理的主要因素是个体心理老化,“在成年期的发展中,老化是最明显且最突出的发展现象,也是影响成人学习活动最重要的一部分”。②心理老化相比生理老化而言,更具有根本的意义。个体对老化的知觉水平决定了后者对成人发展和学习的作用程度。在成人学习中,心理老化的积极意义主要通过认知、情绪以及动机等内部因素展开。
  (一)认知能力
  认知对于成人学习与发展具有根本性的意义。传统观点认为,成人认知能力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步下降,由此得出成人发展和学习的可能性会缺失的结论。就感知能力的研究而言,总体来说,成人感知能力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下降,尤其是成人晚期,由于成人生理老化引起视力、听力、嗅味觉能力的衰退,直接影响了信息的摄入量以及信息的加工处理速度等。而关于成人记忆的问题一直存在争议,在一般意义上,记忆力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步下降的,但最近也出现了一些认知心理学家的反证。进入成年后,“成人的机械识记的减退幅度较大,而且开始减退年龄也较早;理解识记减退的幅度较小,减退的年龄较晚;总体而言成人在机械识记方面不如青少年,而意义识记则超过青少年。”③实验研究表明,成人倾向于有意义地学习,即运用已有经验与知识保持和再现新材料信息。在此意义上,对于成人而言,如果没有生理障碍,学习能力应该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步提高的。一般而言,认知心理学是阐述智力的本质和过程的,它是关于智力的理论。自从桑代克对成人学习的心理论证后,应该说成人智力的研究伴随成人学习过程研究的始终。韦克斯勒、卡特尔、沙伊、阿纳尼叶夫等人进一步深化了此领域的研究。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成人智力理论是卡特尔的流体与晶体智力理论和沙伊的成人智力适应理论。卡特尔提出的晶体智力以积累经验或获取知识为基础,是通过学习或训练获得的,有效地论证了成人学习的合法性。而沙伊则从皮亚杰智力适应的前提出发,提出智力下降在60岁后才逐步明显。这一系列研究有效地反驳了成人乏能论、成人大儿童论等错误观念。成人认知能力对成人学习具有根本的意义,成人教育工作者对成人认知规律的有效认识,可以增强课程设置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有利于提高成人教学、成人课程、教材以及成人教育目的的有效性和科学化。
  (二)情绪因素
  成人情绪问题是比较低级的情感形式,它往往由外部刺激因素、生理因素、认知因素整合作用而成,是成人特性的表征。影响成人学习的情绪也是多元的,包括了生理的、心理的、社会的反应。成人学习的情绪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也有所不同,霍尔认为,成年初期的情绪由青年期的“疾风怒涛”,逐步过渡到“相对平稳,定型化”。而到成年中期,成人能够依据情境体验具体地权衡、调节、判断或压抑自己的情绪,由于生理上的更年期、疾病、老化、社会压力等因素的影响,成年中期易产生一系列的情绪障碍,此时,学习活动更应关注对危机的克服。进入成人晚期后,随着老人的退休,其情绪更具有个性化特色,从共性上看,老年期情绪更多地以情绪障碍的形式表现出来,老年学习和老年教育更多地应关注老年人的情绪、态度的调整。当前,针对成人的教学、考试,尤其是对老年人的教育存在普教化倾向,忽略了成人的不同年龄阶段的特性,导致了成人对学习焦虑、恐惧、厌恶等情绪。
  (三)动机因素
  目前,有关成人学习动机的理论以及学习动机的类型研究多着眼于社会因素的规限。国外比较有代表性的成人学习理论有米勒的势力场分析论、霍尔的学习取向模式、鲁滨逊的期待价量模式、布谢尔的一致模式、塔夫的预期效益论和克罗丝的连锁反应模式等,这些理论的出发点都是社会因素与成人个体的相互作用关系,但又有自身不同的侧重点。如米勒强调社会阶级或成人社会职责的变化产生的学习动机需求;鲁滨逊关注学习动机的强度和变化;克罗丝分析了影响成人学习的有关变量及其相互关系。通过以上分析,可以明确成人学习动机在学习环境中具体的运作机制,可划分为动机的产生、动机保持与强化以及动机归因三个过程,这些过程并非一次性终结的,而是在循环往复地发生作用。其中具体到动机的产生而言,由于成人在生理、心理、社会角色的变化上将持续一生,诸如社会职责的履行、工作训练、社会变迁、突发事件等都能诱发出一定的需求和满足感,也就是说,各类相关社会因素经过成人认知加工,产生动机需求,由此进入下一过程。动机产生后,多方面的成人学习障碍问题——最根本的是对学习需求的认知问题——制约了成人学习动机对学习活动的引导,也就出现了成人学习动机的强度问题,它是利弊因素在成人认知过程中相互作用的结果。最后转向学习动机的归因问题,也就是成人在学习体验过程中的价值判断问题,内部的积极努力、能力的结果、外部的好运、机遇的归因等都可以产生继续积极学习的动机,反之,则会阻碍成人继续学习,使得已有的经验变为不利的消极因素。对动机作用机制的正确认识,一方面,可为成人教育的课程设置、成人学习的目标取向提供建设性意见;另一方面,能为学习动机的激发和培养提供若干思路。
  二、社会心理因素与成人学习

  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http://www.studa.net

  论文关键词:情绪;认知;评价

  论文摘要:关于情绪的认知作用一直存在着两种观点,一种认为认知评价是情绪产生的必要前提;一种认为情绪的产生并不一定需要认知评价的参与。本文认为分歧的存在主要是对情绪的内涵、情绪认知评价的路径等问题缺乏一致的理解。为此,本文通过对已有研究的分析,阐明了情绪的认知观点既可用概念也可用经验表述和检测;解释了认知观点下情绪产生先于认知评价的现象;强调了情绪的认知评价具有多种形式;支持了评价是情绪产生基础的观点。

  关于认知与情绪的关系,虽然目前有多种观点,但主要分为两种:一种认为认知评价是情绪产生的必要前提;一种认为情感状态可以发生于认知评价之前,即有些情绪的产生并不一定需要认知评价的参与。鉴于不同研究所用证据和视角不同,因而有研究者认为认知评价是一种重要但不是唯一的情绪产生因素。分歧的存在主要是对情绪的内涵、情绪认知评价的路径等问题缺乏一致的理解,没有共同的操作解释所致。为此,本文旨在通过对已有研究的分析,阐明认知观点的概念性和经验性;以认知观点解释情绪先于认知评价的现象;强调情绪的认知评价有多种形式,但情绪与认知评价不可分离,自动化的、有条件的和恢复的情绪仅仅是情绪评价恢复的表现。

  一、情绪的内涵

  (一)情绪的定义
  研究表明,情绪一般具有认知、动机、躯体和主观体验四种成分。认知成分是情绪含义的表征或者是与人们感知世界的一些情绪性相关方面的个体差异的表征,这些表征可能是有意识的也可能是无意识的。动机成分涉及了影响个体如何解释世界的倾向,并与现实中的行为相关。躯体成分涉及了自主和中枢神经系统的激活以及它们对内脏和骨骼的影响。这个成分的一个特征是以躯体为中心的情绪的改变,但是神经化学和神经解剖的过程使得情绪的产生成为可能。最后,主观体验成分是情绪的所有的“主观感受”部分。假设这些成分在人身上特别精细,常常涉及对情绪的标签,以及对情绪、信念、欲望和身体感觉的整合的意识,为此,当考虑这些成分彼此相互作用以及情绪强度和持续时间时,很难说情绪是什么。
  一些研究认为评价理论关于情绪认知成分的类型是无法测量的。例如,将某种情绪的特征定义为“预期到不期望事件时产生的不愉快”,其情绪可称为“恐惧情绪”,其中评价就可视为情绪的成分。这里认为恐惧情绪的产生是因为把特定结果评价为不期望事件出现的可能,这种观点仅是一种假设。如果除了评价,恐惧的其他所有成分都存在,那么这个关于恐惧的例子则不合适。但这种观点是与日常所言情绪方式相关,与人们的情绪体验一致。另外,对评价进行定义不会使情绪因涉及评价的观点而变得不合理。比如,考虑“疾病”这一概念,疾病被定义为由特殊的病原所导致的症状,没有相关的病原所产生的症状就不是疾病。但是,概念定义仍很有用,部分原因是为衡量疾病的减轻,可以指向病原的概念和引起疾病的病原。通过类似的方式,为衡量情绪痛苦的减轻,可以指向组成情绪的特殊评价方式。
  由此,可以认为情绪可以通过评价来定义(概念),也可以通过评价来组成(经验)。而且,类似情绪这种复杂现象的定义要随时根据新的研究证据予以修订。例如,如果一个人认为责备是愤怒定义的一部分,但是研究发现大多数人定义的愤怒中没有责备,那么这个定义就是不充分的。对词语的含义可以进行具体定义,但是对现象就不能这样做。一种现象的“含义”要在理论和解释中呈现,而不是在定义中。如果此观点成立,那么,针对复杂现象术语含义这种棘手的问题就可以使用这种方法来解决。为此,情绪术语这一复杂现象的含义并不能在定义中充分展现,只能说术语“情绪”仅涉及了情绪理论所围绕的现象。

  (二)情绪与非情绪的界限
  假如情感状态的认知基础不存在,则定义问题显得尤其重要。例如,沮丧和持续焦虑也许由纯粹的生物化学原因引起,因此沮丧和焦虑的情感没有任何认知评价也能产生。研究认为情感具有关键的认知成分,并不是针对所有的情感,而仅针对情绪。
  在情绪定义中,情绪是针对某事有目的、有意图的情感(即积极或消极效价)状态,但并非每种情感的出现都构成情绪。例如恐惧程度是直接指向特定目标的情感状态,可谓之情绪;而焦虑程度则是无特定目标的情感状态,可谓之非情绪。因此,当人恐惧时,恐惧所指向的特定事物是关键;而当人感觉焦虑时,焦虑并不特指任何事物。从生物学视角来看,恐惧系统的特殊活动是不分情绪、心境的。但从心理学视角而言,两者的区分很重要,因为情绪与应对密切相关,而心境则没有。心境仅是情感状态,它完全由生理原因唤醒。焦虑像恐惧感,但焦虑传递的信息并不一定是关于现实情境的反馈。
  然而,认识到心境和其它无目的的情感状态易于转化为情绪很重要。持续的情感焦虑可使无目的的焦虑情感转化为有目的的恐惧情绪,无目的的焦虑情感导致充满威胁的解释和其它模糊的情境。虽然,从认知的观点看,无目的的焦虑和威胁感之间有重要差别,但由这些感知觉所产生的新情感和先于它们的无目的焦虑并没有生物学意义上的区别,而有目标的新情感既谓之为情绪又可作为情绪起作用。
  情感信息假说表明先前存在的情绪可影响评价过程。该假说认为人们倾向于体验情绪反应发生那一刻的情感。因此,判断和决策期间伴随出现的持续性情感可考虑作为目标判断和决策的反馈经历。近期研究发现,冒险评估任务中所经历的焦虑情绪可增加对威胁事件觉察的可能性,这一结果证明了上述假说。因此,当焦虑情绪被看作是威胁事件即将来临的信息时,焦虑的人可感受到害怕。
  因为情绪有目标,所以情绪促使问题指向应对。在适度焦虑的个体中,这可导致形成担忧和谨慎个性风格的倾向,而持续性焦虑或沮丧者去应对因其情感所提供的具有威胁的信息可能是徒劳的。然而,试图控制其情绪感知的失败可导致习得性无助。
  总之,正如情绪不可避免要包含现象的各种理论,定义术语也要涉及复杂的现象。因此,尽管有不同意见,但评价理论的原则既是定义性的,也是经验性的。事实上,解释非情绪的情感状态不是情绪认知理论的任务。特别是没有必要担心情感是先于认知评价的情况。与已有情绪研究观点一致,情绪是有目标的情感状态。如果按这种方式从其它情感状态中区分出情绪,那么根据情感信息假说,源于非认知的情感就可为真实情绪评价过程提供信息。

  二、情绪评价的路径

  (一)自下而上的路径:情境分析
  基于情绪评价理论的观点,评价模型分为“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且二者相对。自下而上模型系指评价的实现主要依赖人们对源自感知世界信息的整合解释。该观点认为人们要不断地对与其关联的情境进行即时评价,而无论情境是好是坏。例如,一位女性得知她的朋友从其工作的书店中偷取并转售书时很生气。根据自下而上模型分析,当她知道自己朋友的行为违反了重要标准时,她体验到了不赞同的情感。另外,她对事件的叙述也说明她对此事件也感到生气,因为维持其友谊的目标受到了威胁。同样可预期这种知觉会导致生气,因为当不赞成的行为(违反标准)和对事件不愉快的结果(阻碍目标)结合时,会引发类似生气的情绪。
  为此,在知觉基础上,存在目标、标准和态度三种价值结构。特别是事件结果的评价是根据其是促进还是阻碍目标和愿望的实现进行的,而标准是与行为评价相关的,不是与事件相关的。评价行为是赞扬还是责备,主要依赖行为是否高于或低于道德、社会和行为标准。最后,态度与偏爱共同为评价目标提供基础。无论什么被视为目标时,人们或体验其为吸引人或体验其为不吸引人,两者差异的原因取决于目标与个人喜爱、态度是否一致。
  由此可见,不同的价值来源会引发不同的情感反应。当目标是价值的来源时,个人对符合愿望的评价结果感到高兴,而对不符合愿望的评价结果感到不高兴。当标准是价值的来源时,要唤起赞同或不赞同的情感反应取决于行为是否被评价为值得赞扬或值得责备,而当态度或喜爱是价值的来源时,人们喜欢具有吸引力的目标,而不喜欢缺乏吸引力的目标。值得注意的是,具体情绪则是这三种情感反应的一个或更多分化的结果。对事情的结果感觉高兴或不高兴的方式包括高兴、悲伤、希望、恐惧、失望、信念、满足和遗憾的情绪。引起哪一种情绪取决于结果是过去的(高兴、悲伤)或是预期的(希望、恐惧),及其关心的自己或他人的结果(满足、遗憾)。
  相反,一些情绪是以标准作为基础。骄傲、害羞、羡慕和责备是一个人赞同或不赞同行为的情感反应形式。具体情绪取决于行为是针对自己(骄傲、害羞)还是针对他人(羡慕、责备)。例如,当某人在晚会上饮酒过多失去控制时产生了害羞的情绪。害羞被认为是在公共场所违反社会标准的一种反应。
  另一些情绪是以态度或喜好为基础的。像暂时的爱、恨、厌恶等情绪都是喜欢和不喜欢的情感反应形式。目前,关于喜好和偏爱是如何形成的,仍是一个难解的问题。显然,即使在这一领域,认知也起作用。最后,除了以目标标准或态度为基础的情绪,像生气和感恩这样的情绪,包括目标和标准两种价值的组合,一个人的生气程度主要依赖对事情结果的不满程度和相关行为应受责备的程度。
  在任何给定情境中,已有的情绪经历会随一个人对结果、行为和所包含目标之间的注意转移而发生变化。因此,相同的事情可使人在短暂的时空中感到许多不同的情绪。在这一认知方式中,每种情绪类型都以一个正式的情绪规范作为自己的特征。例如,恐惧类型的情绪涉及对不愉快事件的预期,害羞类型的情绪涉及对自己应责备行为的不赞同,而厌恶情绪涉及对不吸引人目标的不喜欢。令人不愉快或愉快事件的觉察概率是影响恐惧或希望的认知变量之一,而个人觉察有关自己学业成绩低于正常期望的程度影响害羞情绪的程度。

  转贴于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http://www.studa.net总之,情绪具有认知成分并不意味着情绪自身就是认知事件。有研究认为情绪是元认知的或是元表征的,情绪不仅是对评价过程认知结果的反应,而且是评价的非认知形式,与其说评价导致有关情境的信念,继而引发情绪,不如说评价直接引起作为代表情境重要性的情绪和信念。因此,评价是将未加工的感知觉使其具有情绪意义心理表征的转换,在这一意义上,情绪具有认知成分。然而,情绪是多面性的,它包括生理上、体验上和认知上的情绪意义的同时表征。

  (二)自上而下的路径:评价恢复
  并不是所有情境都经得起自下而上认知分析的检验。如一个老兵报告在一个温室里工作时被惊慌所击败的事例。显然,温室中的炎热、潮湿和热带树丛引发了他在战争时期感到的创伤性反应。在这样的反应中,目前经历的平凡片段生动地恢复了早期的经历和其所具有的情绪意义。这种反应第一次出现时,确实感觉陌生和奇怪,并且因此对认知理由提出了质疑。
  上述情况表明情绪价值存在另一根源,既来自于早期情境先前评价的复原,而不是根据新情境当前目标、标准和态度的即时评价。研究者认为这两种情绪价值的根源都是情绪初始评价所期望的,并且认为人们常常利用过去的类似经验去评价新的情境,正如温室中的老兵一样。
  总之,情绪反映关于情绪个体目标和忧虑的认知评价,而且不仅体现在与评价和情绪直接的案例中,还体现在像恐惧老兵类似的案例中。恐惧是对威胁评价的一种反应,老兵对温室具有威胁评价是无意识的,是感伤的错误,是基于目前情境与过去体验过的威胁表面上是否相似决定的。当情境呈现特殊意义时,会唤起特殊情绪。无论情绪唤起是源自过去情境的相似性,还是源自新的分析,引发情绪的是情境意义深层结构的激活。这恰恰使情境具有了产生生气、害怕、害羞或悲伤的特殊意义。但是,这样的意义可能以多种方式出现,而恢复仅是其中之一。
  三、评价恢复的证据

  弗洛伊德认为日常生活中的情绪意义可追溯其早期经历的起因,因而,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创伤性情境如何通过联想引发了许多后续的情绪案例,其中包括常在梦中、诗中和幽默中出现的具有明显诗意的、比喻的和象征性的联想。他认为特定的情绪源于童年期所经历的创伤情境,这些情境包括出生创伤、恋母情节情境等等,而焦虑是对压力刺激的一种过度反应,它可在最初过度压力体验的基础上加以解释。“出生是焦虑的第一次体验,因此也是情感焦虑的根源和原型”。
  弗洛伊德假定其它早期情绪同样也会在以后生命中的类似情境中重新产生。例如,对权威父亲的反应可作为后来对其它权威人物反应的一个原型,而对父母和兄弟姐妹早期的正反情感并存的体验则可迁移到权威、同事、下属、爱人、朋友和英雄等。
  弗洛伊德认为现实情境可以因早期事件与象征性的联系而产生情绪力量。例如,恋爱是最常提及的情绪,恋爱其实是父母的形象和令人兴奋的新人之间无意识联想所引发的早期依恋的恢复。他把有时出现在恋爱关系中的妒忌、敌对和矛盾情绪看作是和父母矛盾没有很好解决的证据。为此,心理疗法试图发现这种无意识的关系冲突与象征性权威人物间的矛盾,并尝试加以解决。
  研究表明早期生活中的关键性情绪反应是形成后期情绪的基础,特别是恋爱和依恋,这也是婴儿依恋理论的中心思想。有研究者主张“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依恋系统如何影响恋爱和选择配偶的过程,就不可能理解浪漫关系的行为”。把损失一利益关系模型与依恋模型相对比,假设婴儿具有与其最主要看护者形成强有力的纽带和依恋的进化倾向,当儿童与看护者分离时,这一纽带在强烈的情绪反抗中十分明显。
  早期依恋模式最主要研究的是“安全”、“回避”和“焦虑”。依目前研究的观点,依恋情绪中的这些个体差异仍保持完整,并随时会在成人浪漫依恋中恢复。由早期依恋情境的重现引发的情绪恢复,实质是浪漫卷入和情绪结合的产物。
  关于人们从他们早期经历中学习的观点在恢复论中不突出,但是当前情境能使人回忆起所有的早期经历而不是源于早期经历或其所暗示的抽象规则这一思想却十分明确。少数关键性的创伤事件是全部其它情感源泉的思想同样支持了评价恢复的观点。总之,持恢复理论的研究者都预期了基于认知方式的重要性。

  四、评价恢复的认知本质

  像当前情境能使人回忆起早期情绪情境一样,通过早期情绪意义的恢复,情绪能被诱发,而且在某些情境下,人们会对这些情绪的出现感到惊讶,但这不会改变诱发情绪的条件,即基本的认知本质。某些情绪令人惊奇的事实和它们微妙而复杂的结果并不是反对包含认知的证据,这些结果在非情绪领域容易观察到,它们明显出现的地方有认知原因。具有情绪或非情绪性质的激活物可能结构复杂且高度组织化,因此评价复杂结构表征的任何部分都可能引发广泛的认知卷入。
  研究表明,只要目标仅仅有一点态度倾向就能自动地激发原有的信念,甚至可以以其他方式诱发个体。认知材料自动激发的结果是复杂和令人惊奇的,复杂认知结构所诱发的不仅是潜在的知识,而且是明显的行为。甚至当未意识到加工过程时,记忆中新刺激所激发的材料仍是广泛、复杂的,且能产生令人惊奇的结果,不管是否包含情绪。
  像这些结果所显示的,自发发生、惊奇等现象有时归因于情绪的非认知性质的特点是认知加工过程的一般特征,尽管该特征同样具有整合一系列情绪事件的能力。为此,表面没有意义的认知事件会产生令人注意的结果,其原因是当对特殊结构激发所产生的意义与一个特殊种类的情绪诱发条件相匹配时,情绪的诱发是自动的。
  人们被自己的情绪蒙蔽的事实使情绪似乎超出了认知解释的范围,但是记忆中非情绪物质激发的结果同样令人惊奇,这种惊奇可归因于记忆中物质的结构化本质,不包含作为陈述性知识代表的程序性知识,以及人们没有意识到每件事情是这些过程结果的事实。因为有情绪意义的知觉和情绪诱发之间的联结是自动的,当一个知觉确实有情绪牵涉时,它也能引发包含情绪状态过程的整个范围。虽然评价和情绪之间的联系对情绪是唯一的,但评价中发生的认知过程并不是唯一的。
  尽管情绪唤醒有两种不同的方式,但无论何种方式,在忽视其特殊情况下所涉及的具体方式,情绪的本质是相同的。不论恐惧或愤怒是来自对环境即刻的估计、条件的改变、他人的模仿,还是来自对特殊物种倾向,恐惧永远是对明显威胁的反应,愤怒永远是对明显侵犯的反应。例如,尽管情感和生理活动并不发生在愤怒的每个案例中,但引发愤怒的所有情境仍然包含所有生气的人涉及生气的所有原因的一般感知觉。一个情境是令人生气而非恐惧或高兴之间的一致性,被认为是愤怒情境的深层结构。一个深层结构可能有许多表象,使情境引起愤怒的不是诱发了愤怒情感、思想、表情、话语、语调或行为,而是诱发了表面一致的愤怒,其意义的深层结构。
  总之,评价是情绪的成分,情绪必然反应情境意义的评价。评价是由两个不同过程引发的,但一般认为情绪这两个不同的路径反应了认知过程的本质,因而对情绪不是唯一的。情绪的一些成分在其原因完全意识到之前已被触发的事实并不与认知观点矛盾。对于自动化的、有条件的、模仿的和恢复的情绪来说,所有这些都是情绪评价恢复的表现。

  五、结论

  1.评价是情绪的成分,而且也是情绪产生的必要条件。定义术语是非常复杂的现象,如同情绪现象拥有各种理论一样。因此,评价理论的原则或是概念的或是经验的,评价既是情绪的成分也是情绪的原因,这意味着在一定程度上经验只能提供限于经验发展起来的那些明确概念。
  2.情绪评价有两条路径,分别平行对应于以经验为原型和以理论为基础的两种类型,并可对不同或矛盾的目标进行情绪调整。然而,尽管获得情境的情绪意义有多种途径,但仅需一种途径就可以产生有明确意义的情绪。
  3.情绪是有目标的情感状态,并指向某一特定事物。“指向”是从其它情感状态如心境中分辨出情绪的有效方式。这种有意的心理状态是情绪指向事物的认知表征,而表征是认知的本质。为了解释情感先于认知评价的现象,可把没有明确目标的情感状态作为心境,而把有明确目标的情感状态作为情绪。心境缺乏明确目标的事实意味着心境作为有关其它恰当目标的信息被体验,这些信息有助于真实情绪评价的产生。
  总之,情绪的产生无不渗透认知评价的作用,通过熟悉所获得的知识或直接的感觉意识和描述所获得的知识或对感觉信息的认知解释,仅仅是认知方式上的差异。

  我简单搜了一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5-11
浅谈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摘要:根据近年来的调查和研究发现,部分大学生心理上存在着不良反应和适应障碍,心理问题引发的恶性事件有所增多,心理问题已明显地影响了学生的正常发展。当代大学生正处在一个社会变化迅速的时代,面对现代社会日益复杂的竞争,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心理问题呈上升趋势。大学生作为中国社会文化层次较高的群体,一向被认为是最活跃、最健康的群体之一。如何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有力保障,成为各级政府及心理素质教育工作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从社会、学校、家庭、个体多种角度进行了原因的探讨与分析,并提出了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健康 影响因素 途径 方法

据统计目前全球约有5 亿人患有各种各样的“心病”, 未来10 年, 由于工作、恋爱、社会关系、学习等的压力, 心理疾病将严重困扰我国青年。同时, 每年全国高校大学生因“心病”出现异常行为的报导屡见报端。在高等教育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 如何引导大学生树立健康的心理素质, 已显得非常紧迫了。因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不但关系到学生自身的成长, 而且关系到国民素质的提高, 关系到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培养, 更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所以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很有必要, 也是十分有意义的。

一、健康及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一)健康的涵义和标准

所谓的心理健康是一种持续的、稳定的、积极的心理状态。个体在这种状态下, ②健康的情绪; ③和谐的人际关系; ④健全的人格; ⑤积极的意志品质; ⑥能够适应和改造现实环境; ⑦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等。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多数大学生的心理是健康的。但是,许多高校频频发生的大学生违法犯罪、精神失常、轻生等案例表明,大学生的心理状况不容乐观,不少同学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不良心理,甚至一些同学存在着严重的心理疾患。其表现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

1、适应性问题

包括对环境和人际关系的适应、对学业的适应、对经济状况的适应和对生活自主性的适应。进入大学后 ,面对陌生的环境、生疏的人际关系 ,绝大多数大学生表现出不适应 ,心理冲突多 ,情绪起伏大 ,在实际生活中常出现诸多矛盾。如孤独感与强烈交往需要的矛盾 ;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 ;情绪与理智的矛盾;幻想与现实的矛盾等。当对这种因环境改变而出现的焦虑、不安、孤独感超过限度时会产生心理问题 ,出现失眠、食欲不振、烦躁、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有一部分同学对学习的适应常常会出现问题 ,表现为学习不得法、考试焦虑、不会安排学习时间和计划 ,一旦考试的环节出现问题 ,就会表现出不自信 ,情绪低靡 ,甚至厌学等。另外,由于大学生涉世较浅,对社会现实的不满易产生清高、愤世嫉俗等情绪,甚至于产生破坏行为。

2、人际交往问题

进入大学 ,人际交往面拓宽了 ,复杂的人际关系往往使学生不知所措。大学生普遍缺乏基本的人际交往知识和技巧 ,易引发人际冲突 ,陷入孤独、逃避、自我心理设防。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常常出现各种各样的交际心理障表现为交往中沟通不足、社交恐怖、关系失调、人际冲突并无力执行妥善解决,也有一些同学为找不到知己而苦恼,出现不同程度的人际关系紧张,从而导致心理失调。

3、情绪问题

由于过分紧张 ,大学生通常会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波动。表现为情绪波动较大 ,大悲大喜 ,大起大落 ,时而积极情绪占据主导 ,时而被消极情绪主宰 ,遇事不冷静、易冲动等。

二、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

大学生处于青春期,青春期是人生的尝试期。大学生作为中国文化层次较高的年轻群体,他们比一般的青年更为理性、敏感、开放、有能力和有个性,他们富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喜欢具有挑战性、冒险性的事物,并敢于尝试,而且社会对其期望、要求也较高,大学生自我关注和人生目标的定位也较高。但一旦遭遇学业、就业、择偶等事关一生和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的挫折时,极易受到打击,轻者情绪低落,精神萎靡不振,重者厌世轻生。总的说来,影响大学生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因素是很多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社会因素

1、社会环境因素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社会变革、科技进步 ,正在转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 ,政治气候的多变 ,中西文化的冲突 ,各种思潮的涌入 ,诸种矛盾冲突对大学生带来的心理冲击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强烈和复杂。竞争的加剧、压力的增大、东西文化的碰撞、价值观念的多元、贫富差距的拉大、利益格局的调整等等 ,当这些展现在心理结构还相当稚嫩的大学生面前时 ,他们的理论知识和人生阅历还无法使他们找到正确的答案 ,出现心理失衡是很难避免的。加上社会变革带来的冲击 ,使大学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心理压力。单是就业的形势就令大学生感觉到困惑,由于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近几年我国大学毕业生数量以每年30%以上的速度递增:2002年全国应届大学毕业生141万,2003年达到234万人,2004年为280万人,2005年毕业生人数达到338万人,再加上民办院校以及上年未就业的76万毕业生,这一年毕业生的数量达到500万左右,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突破400大关,达到413万人,比上一年增加75万人,2007年高校的毕业生更是接近500万。与上述情况相对就的是我国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就业岗位数量明显不足,就业岗位的增长率远远赶不上劳动力的增长速度:“十五”期间,我国可提供的劳动岗位4000万个,平均每年为800万个,而2005年的大学毕业生就占800万个就业岗位数量的一半以上。大学生经过十几年的寒窗苦读进入梦想中的大学殿堂,而走出去的时候面对的却可能是“失业”,使得“温饱问题”成为了他们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这一特殊群体很难不产生很大的心理压力。随着我国各项改革的深入发展 ,竞争在人才培养和就业制度上的引进等 ,使高校大学生面临着各种竞争的压力。

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期 ,大学毕业生由国家统一分配转向人才市场双向选择 ,这种毕业分配制度的重大变化 ,会使大学生“天之骄子”的优越感受到强烈冲击 ,加之我国许多机构单位正在进行人事制度改革 ,社会的下岗失业人数逐年增多 ,以及社会在用人上的不正之风等等 ,均使大学生感到前途渺茫 ,原有的优越感、美好的理想在为我的利益法则面前遭到拒绝 ,自负和浮躁受到竞争法则的轻视 ,这种失落感极易导致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

2、社会变革因素

美国精神分析学家哈内认为“许多心理变态是由于对环境的不良适应而引起的。”根据系统论观点 ,系统内任何一部分发生变化,系统内的其他部分就要相应地进行变革调整,不然就会引起系统内部的混乱和失调。社会系统是如此,人这一系统也是如此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更是如此。当他们原有的心理定势不能随着外界的改变而作出相应的改变,思想状况、态度情感、意志活动等个体内在诸因素来不及协调,那么个体就会承受较大的心理压力;若社会或学校中的某些部门、某些人没能作出相一致的调整 ,那么个体就会与社会与他人发生矛盾和冲突。另一方面 ,不管是社会还是学校都尚未形成可以宣泄解脱这种不安和焦虑的方式 ,因而易使大学生产生一种混乱、空虚、压抑或紧张、无所适从感。

(二)学校因素

1、人际关系因素

人际关系不和谐产生的心理疑惧来自四面八方的学子组成一个新的集体,开始为期4年的人际关系。大学里,新同学来自不同的地域,文化背景、价值观念不尽相同,其个性差异更显突出。面对着与自己性格、志趣、习惯、爱好都不尽相同的新同学,他们不清楚该怎样与之和睦相处,也不懂得如何理解别人。再加上一些同学第一次生活在寄宿制的环境中,不习惯于小集体的生活,不愿为集体的规则约束,于是矛盾产生了。还有一些同学沉浸在对老朋友的怀念中却不愿主动敞开自己的心扉,与人交往,有较强烈的戒备心理,因此易陷入孤独、逃避、自我防御境地,产生严重的陌生感及自我孤独感。这些都严重地影响大学生对人际关系适应,造成心理压力,影响其心理健康。

2、性与恋爱

大学生正处在异性相吸的灼热阶段,他们喜欢与异性交流,在异性面前显示自己的风度和才华。但是由于他们考虑问题简单,感情容易冲动,在如何对待恋爱问题上常常感到困惑。有的学生不懂得如何交异性朋友,有的没有确立正确的恋爱观,三角恋、单恋、失恋在学生中屡见不鲜。在大学生中出现了一些错误的恋爱心理:如爱情至上心理、尝试心理、从众心理等。一旦这些“心理”出现障碍,就可能引起心理失调,严重的导致心理疾病。大学生在性心理问题上,集中表现为性知识缺乏健康、科学的认识态度,对自身的性心理感到困惑、不适应,出现性焦虑、性恐惧。另外,社会上一些非法的淫秽出版物屡禁不绝,有些大学生接触了这些不健康的刊物、书籍,产生不健康的性幻想,甚至发生不正当的性行为。这些不正常的性交往常常给大学生们带来极大的危害,如感染性病,有些女同学甚至要付出流产的代价,严重影响大学生们的身心健康。

3、学校教育因素

学校教育对心理素质教育方面的长期缺失是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在我国长期以来的基础教育体系中,学校严重忽视了对青少年心理素质的培养和训练,这给高校教育埋下了诸多隐患。因此,在高等教育中加强大学生的的心理素质教育尤显重要。近年来发生的"硫酸泼狗熊"、"铊中毒"等一系列大学生不良个案中,多数都是因为学校片面重视学生学习成绩,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不够,使得这些看似优秀的年轻人发生了严重的人格偏差。近年来,虽然不少高校对大学生心理方面的教育一直在探索改进,但仍然摆脱不了一些认识误区。比如许多大学里出现的心理辅导站,其实是建立在德育辅导的前提上,而对于如何以很科学和有效的手段来帮助大学生这一心理弱势群体,为迷惘苦恼的大学生编织一张心理健康的保护网,却仍然是缺乏考虑和实践的。

(三)家庭因素

1、 经济问题

在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由于城乡差别以及社会分配不公而产生的收入悬殊问题在高校学生中也表现出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 特别是收费制度的改革,高校贫困生和特困生的总体数量在不断增加。就高校的贫困生而言,尽管谁也不愿插上“贫困生”的标签,但他们无法逃避的现实却是:在生活条件方面,从吃穿乃至言行举止都与大城市来的学生有很大的反差,他们除了参与学业竞争外, 还得承受因高额的学费和生活开支而带来的经济方面的压力,不少贫困学生在学习之余不得不靠勤工俭学甚至负债来维持学习和生活。进入大学后, 随着交际范围的不断扩大, 社会上一些不良的消费心理与行为, 比如刻意的模仿和盲目的攀比都对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些消费对于来自家庭经济能力有限而又爱面子、讲虚荣的大学生会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 因此,他们所承受的心理负担明显地超过了其他同学,极易导致心理上的不平衡,以至产生严重的自卑、忧虑、紧张等,甚至产生犯罪。

2、 父母期望值的压力

当今社会 ,家长的望子成龙心态普遍存在。为了子女的升学 ,诸如考大学、考研究生或出国留学等 ,许多家长都是煞费苦心 ,不惜一切代价。这样一种来自父母的强烈期望 ,一方面可以成为大学生们勤奋学习的动力 ,但另一方面也可能适得其反 ,成为大学生难以承受的心理负担。

(四)个体因素

1、学习问题因素

多同学考入大学后,会突然失去自信,感到自己一无是处。这种心理失落首先是因为竞争对手变了,在“高手如林”的大学里,多数过去的“尖子”不再拔尖。此外,在大学里,竞争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学习成绩,眼界学识、文体特长、社交能力、组织才干等都成了比较的内容。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们很容易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而对自己进行整体否定。其次表现为学习方式、方法的变化。中学时,大部分学生习惯于老师详细讲解和具体辅导,自学能力较差,依赖性强。而在大学,同学们获取知识的手段,除了听课,从老师的讲授中获取知识外,自学占了很重要的位置,它需要学生不仅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学习自觉性、自主性和自制能力,而且还要学会研究性学习,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加之大学的考试方法比较灵活等,这些变化往往使那些死记硬背、墨守成规、缺乏灵活运用知识能力的大学生遇到较多的挫折而感到自卑。

2、早期经历及人格因素

一般而言,人的心理发展是连续的,其后的发展总要受到既往经验的影响。早期经历虽成为过去但通过只是、经验的不断拓宽,身心的不断发展,他们回重新解释和评价既往的早期经历,这对重新塑造自我有不可估量的影响。

人格是一个人精神面貌的总和,培养健全的人格是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大学生属于青年的一部分。他们同样具有青年期的心理特征和青年期可能面临的心理问题。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看,一时又由于失意而俯首顿足。情绪如此不稳定,是青年期心理的一个特征。”能否调控这种具有两极性的情绪也是个体能否顺利度过青年期的条件之一。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途径和方法

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探究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目的是为了解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人的心理健康状况虽然受到各种环境和因素的影响,但是人们仍然可以通过各种努力来进行调节,以维护心理平衡,达到心理健康的目的。

(一)普及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健康知识,开展心理咨询工作

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形成都负有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从学前教育开始,并且始终坚持不懈,贯彻于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这也是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当前的情况下,由于长期以来心理健康教育的空白,导致相当多的同学心理保健意识缺乏,对心理健康不重视。许多学生存在心理问题却不自知,或者是知道但无法摆脱,主动寻求帮助的学生较少。这除了心理保健意识不强外,另一个原因是一些同学对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有误解,仿佛接受了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的人都会戴上一顶“不正常、有问题”的帽子,有些同学甚至不敢选修心理教育的课程,还有些同学则是不知道心理咨询是什么,哪些问题可以通过咨询来解决。所以,在学生中普及心理卫生知识,为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作广泛宣传是该项工作能有效开展的前提保证。高校的心理咨询工作一定要做稳、做细,心理咨询指导教师应该由生理、心理卫生知识丰富的专家型教师来担任。同时,要建立每个学生的心理健康档案,以便于他们在产生心理问题时,能够及时得到治疗和疏导。

(二)建立心理健康教育机构

为了普及心理健康教育,高校必须建立集教学、科研、心理咨询三大功能于一身的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承担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宣传调研、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开展心理咨询与治疗等工作。其次,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在高校中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人员主要是团委干部、辅导员、班主任等,以兼职为主。系统学习过心理学基本知识和心理健康知识,受过系统训练的专业咨询人员匮乏。应通过专、兼、聘等多种形式,建设一支以少量精干专职教师为骨干, 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特别是要积极发挥政治辅导员在增进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中的作用。同时要积极开展对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专、兼职教师的业务培训,还要重视对班主任及其他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干部、教师进行有关心理健康方面的业务培训。

(三)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良好的文化环境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必不可少。通过课外的各种活动以及可利用的手段,营造积极健康、高雅的氛围,使大学生从中受到熏陶和感染,进而促进个体和谐发展。可以组织如演讲、辩论、知识竞赛、体育比赛等活动,使大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合作意识、意志品质等心理素质得到提高和发展。共青团、学生会等社团组织可以组织开展举办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心理健康宣传周”,利用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校刊、橱窗、板报等宣传媒体,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地正面广泛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强化学生的自觉参与意识,提高广大学生学习心理健康知识的兴趣,加深对心理知识的理解,解决一些在学习、生活中产生的心理困扰,达到自助与助人的目的。

(四)日常性的自我调节

大学生自身也应积极进行日常性的自我调试。第一,确立新的适合自己的追求目标。许多大学生入学后产生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主要是缺乏新的追求目标所致。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会使心理指向集中于一处, 这样无形中会转移注意力,削弱心理问题的消极影响。有了内在驱动力,可促使人变得积极向上,从而更有利于克服各种心理问题和疾病。许多大学生进入大学后,往往想轻松轻,不进行目标规划,从而造成理想缺损,结果在大学里浑浑噩噩,产生迷茫感与失落感,最终导致心理问题和疾病。所以大学生进入大学适应新的环境后,应立即确立一个新的学习、奋斗目标。第二,尽量使生活规律化,积极正确对待学习、生活与就业所带来的压力。面对紧张的学习生活,大学生应建立起一个适合自己的有规律的生活体系。研究表明, 有规律、有节奏的生活对保养身心、消除疾病是大有益处的。同时还应做到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有机结合。要保持心态的平衡,遇到问题,应不断进行心理调试,始终以乐观、坚强、自信的态度对待生活。第三,转移注意力,用积极的方式自我宣泄。转移注意力,是有助于摆脱心理困境的。如抑郁时,可积极进行户外体育活动,如打球、散步、找朋友谈谈心等。时间条件允许时,还可以外出旅游。因为从心理学角度来说,一个人一旦离开原来的生活环境,面对新事物,心理环境往往会逐步开朗,有利于减轻和消除心理问题,走出心理困境。总之,大学生应该有意识地调节自己波动的情绪,以乐观、坚强的积极态度去面对所遇到的困境,使自身的心态保持平衡。

当今时代是一个充满激烈竞争的商品社会,机会不会白白送上门,人的心理随时会承受各种各样的压力、挫折和失败。瞬息万变的信息要求我们能准确把握信息各诸方面,有能力占有信息、利用信息,全球日益成为一个地球村,我们有同国内各种人士进行交流的机会和可能,这需要我们有丰富的阅历和在各种环境中从容自如的应变力。复杂的社会需要健全的个性,我们必须调整自己的心态,不断促进我们的心理健康,完善自我,肩负起21世纪建设祖国的重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