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不同时期的名称是什麼

如题所述

1、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南方八省游击队。

2、抗日战争时期: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后来改称“第十八集团军”)和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八路军)一一五师、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八路军)一二〇师、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八路军)一二九师、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

3、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西北野战军)、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中原野战军)、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华东野战军)、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东北野战军)、中国人民解放军华北军区部队(华北野战军)。

扩展资料:

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于1927年8月1日的南昌起义。1927年秋至1928年春,中国共产党先后发动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湘南起义和湖北东部等地区的起义。这些地区起义后保留下来的部队,当时叫中国工农革命军。

1928年4月,南昌起义后保留下来的一部分军队和湘南起义的农民军,由朱德、陈毅等率领到达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同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队伍会师,组成了红四军,5月后各地起义部队陆续改称中国工农红军,简称“红军”。

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后,8月25日红军的主力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9月11日改称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10月2日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

1945年,八路军总司令朱德批下七道抗日反攻命令,并在其中第四道命令中首次提出“人民解放军”一词。抗日战争胜利后,1945年中共领导下的关内各解放区部队大批进入东北地区,10月31日和东北抗日联军等组成东北人民自治军,1946年1月14日,东北人民自治军改称东北民主联军。

1946年爆发内战,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解放区各部队由八路军、新四军、东北民主联军等陆续改称人民解放军。经过数年战争,打败了国民党军队,并于1950年进军西藏,完成了对中国大陆地区的军事控制。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国人民解放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7
  中国人民解放军诞生于1927年8月1日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称中国工农红军,抗日战争时期称国民革命军八路军和国民革命军新四军,从国共内战时期起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它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紧密依靠基层民众,进行了土地革命战争、参加了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历经艰难曲折,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战胜了国内外的强大敌人,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不朽功勋,赢得了全国各族人民的爱戴与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人民解放军抵御外来侵略,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维护国家独立与安全,参加和支援社会主义建设,同时,在加强自身革命化、现代化和正规化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成为巩固国防、维护国家领土完整与安全的坚实基础。
  中国人民解放军诞生于1927年8月1日的南昌起义。1927年秋至1928年春,中国共产党先后发动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湘南起义和湖北东部等地区的起义。这些地区起义后保留下来的部队,当时叫中国工农革命军,1928年5月以后,陆续改称中国工农红军,简称“红军”。
  1937年7月7日爆发抗日战争,8月25日红军的主力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简称八路军,9月11日改称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活动在江西、福建、广东、湖南、湖北、河南、浙江、安徽八省十四个地区的红军游击队集中起来,10月2日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
  1945年,同盟国中国战区第二战区司令长官兼八路军总司令朱德批下七道抗日反攻命令,并在其中第四道命令中首次提出“人民解放军”一词。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后,1945年中共领导下的关内各解放区部队大批进入东北地区,10月31日和东北抗日联军等组成东北人民自治军,1946年1月14日,东北人民自治军改称东北民主联军。
  1946年中国爆发国共内战,解放区各部队由八路军、新四军、东北民主联军等陆续改称人民解放军。经过数年的国共内战,推翻了国民政府的统治,后又进军西藏,统一了中国大陆。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实行军衔制。
  从建国初至建国五十周年为止,中国人民解放军曾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上进行过共13次阅兵式。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09-05-07
摘要:自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起,经土地革命工农红军、抗日战争八路军、解放战争解放军。随革命年代有不同的称谓,本文按各时期我军称谓的演变进行探讨。

关键词:解放军、称谓、演变。

1972年,“八一”南昌起义(纪41-1南昌起义图1)时,起义部队用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的番号仍称国民革命军。

1927年8月21日,中共中央在《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任治务与策略的决议案》和以后给各地的指示中都明确提出:领导农民起义组成的农民自卫军、工农自卫军,在起义成功后,改称为工农革命军。(图2)

1928年5月25日,中共中央颁发《军事工作大纲》规定:“割据区域所建立之军队,可正式定名为红军,取消以前工农革命(军)的名义。”同年6月起,各革命根据地的工农革命军及其他武装陆续改称为红军。(图2 J20井冈山红旗)

1930年5月,中共中央在上海秘密召开全军红军代表会议,决定各地红军分别集中组成军团。1928年6月至1943年9月间,组成红一、三、五、六、八、九军团。1930年8月至1936年7月,又组成红一、二、四方面军。1933年5月,成立工农红军总部。纪36《中国工农红军胜利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二十周年到》(图3)J107-2“红军胜利到达陕北”、1996-29-1“红军过草地”等邮票反映了这段历史。(图4)

1937年8月25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布命令,将中国工农军红一、二、四方面军和陕北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八路军各师相继开赴抗日前线(纪115-2“八路军东渡黄河”,图4)。

1937年8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南方各游击队区域工作的指示》,将南方8个省15个地区留下的相当数量的红军和游击队,改编为抗日义勇军或抗日游击队,同年10月改编为国民革命陆军新编第四军(文5-5,图5)。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同月20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布重建新四军军部的命令。

抗日战争胜利后,1945年10月31日,人民武装由关内各解放区进入东北和东北抗日联军组成东北人民自治军,1946年1月14日改称为东北民主联军。全国各战略区的人民武装部队都陆续进行整编,至1946年6月,全军组成山东、华中等野战军共27个野战纵队和6个野战旅。

1946年6月,国民党公开撕毁国共双方签定的停战协定,内战全面爆发。八路军、新四军、东北民主联军改名为人民解放军。1947年7月,西北野战部队定名为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军;1948年1月,东北民主联军改称为东北人民解放军。

1948年11月,中共中央军委发出统一全军编制及部队番号的《通令》:中国人民解放军分为野战部队、地方部队和游击部队。团和分区以上的各部队番号前都冠以“中国人民解放军”字样。

1949年1月15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出指示,各野战军按序列数排列,西北野战军改称第一野战军,中原野战军改称第二野战军,华东野战军改称第三野战军,东北野战军改称第四野战军。其他地区的游击队先后被编为纵队或总队。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除继续完成统一祖国的使命 外,还肩负起保卫国家领土完整、国家安全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的重任。由单一陆军(J20,图5)发展成为海、陆、空(J140,图6)和相继建立边防军、空降兵部队、公安部队,防化兵部队、导弹部队、装甲兵部队等特种兵种(《钢铁长城》普通邮资片,图7)
第3个回答  2009-05-07
你指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部队?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7年至1936年叫中国工农红军。
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至1945年叫国民革命军十八集团军(八路军)和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新四军)。
解放战争时期,也叫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46年至1949年,叫中国人民解放军。当然,这个时期,个别地方还有别的称谓,比如东北,最早叫东北抗日联军,后来叫东北民主联军,再后来才叫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最后改叫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
第4个回答  2009-05-07
中国人民解放军诞生于1927年8月1日 。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称中国工农红军,
抗日战争时期称国民革命军八路军和国民革命军新四军,
从国共内战时期起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