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李煜 悲剧

如题所述

绝代诗人(词人),薄命君王,这就是李煜的悲哀。
宋太平兴国三年(公元978年)七月八日,前南唐后主李煜府中,没有歌舞笙箫,不见填词作画,上下笼罩着悲哀气氛,静得能听见针掉在地上。李煜呆坐在书房案桌前,满怀悲愤之情,望着当朝皇帝宋太宗赵光义派秦王赵廷送来的鸩酒,心里翻腾不已……
唉,一切都怨自己啊!悔不该昨天要故妓在府第歌舞作乐,悔不该前些时写《虞美人》这首词,让赵光义闻之大怒。不就是要故妓在府第唱唱歌跳跳舞吗?这算什么!李煜不由回想起做皇帝时淫靡奢丽、纵情声色的生活。“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笙箫吹断水云间,重按霓裳歌遍彻。春临谁更飘香屑?醉拍阑干情味切。”
望着“牵机药”鸩酒,李煜心里想到,《虞美人》这首词可是我写得最得意的一首啊。他不觉低吟起来:“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啊,赵嘏以山写愁,“夕阳楼上山重叠,未抵春愁一倍多”;李白以水喻愁,“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还有李颀,“请量东海水,看取浅深愁”,可他们都“愁”的没有他的意涵深远,意味深长。然而,赞赏未至灾祸已到,这首词却成了他的“绝命词”。
这时,夫人小周后轻轻的抽泣声打断了李煜的思绪。望着心爱的她,心里如刀绞一般。小周后原是姨妹,十五岁进宫服侍生病的姐姐昭惠后时被好色多情的姐夫勾上。面对死神的召唤,他脑海中不由想起当年与小周后幽会的情景。他明白,连国家和自身的性命都保不住,如何去谈保护心爱的女人。
把一个短于治国安民、长于文化艺术的李煜弄上国君的位置,是历史开的玩笑。实话说,他原本无意做皇帝,他是南唐主李璟的第六子,“为人仁孝,善属文,工书画,”“性骄侈,好声色,又喜浮屠,为高谈,不恤政事。”他的长兄太子弘冀为保住当皇帝的继承权,鸩杀了叔父晋王李景遂。为避弘冀的猜忌,他曾自号钟山隐士去过隐居生活,还写两首《渔父词》以表自己的遁世之心。你看,“一棹春风一叶舟,一纶茧缕一轻钩。花满渚,酒满瓯,万顷波中得自由。”这是多么洒脱、飘逸、淡泊的生活意境。然而,五个兄长皆早亡,父亲留下内忧外患的“烂摊子”历史性地落在肩上。
完全说李煜是个不理政事的昏君,未免有点片面的武断。他主政的14年中也实行过轻赋宽刑的仁政措施,只是没有知难而进持之以恒。面对后周的强兵压境,他父亲去帝号改南唐国主。面对北宋强兵压境,他又改称江南国主,并把所有国家机构降改称号;同时也募兵备战,坚持抵抗一年有余,终因“综合国力”悬殊,加上又误害忠臣良将,不免出降亡国。
可他与降魏亡国的刘禅不一样。他本要自杀殉国,因臣属劝阻才含恨投降;北宋皇帝给他封了一些官衔,他知道自己只是个体面的囚徒,没有“乐不思蜀”。这期间他写的词突出表现了对“故国”的痛念,也有对江南百姓的挂忧。词中感情哀婉郁结、强烈激越,读起来催人泪下。最有代表性的是《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当朝皇帝恩赐的鸩酒,肯定要吞饮并还要“谢主隆恩”。李煜举杯之时,想到了自己的家门、秦朝丞相李斯被杀之时曾对儿子说,我要是还能与你牵条狗去打猎,过着自由的布衣生活多好啊!李煜呢何尝不是啊!要是不当皇帝去做个专业作家,将出多少“精品”!要不,就是做个《渔父词》中的渔父也好啊。
李煜满怀悲愤饮下鸩酒走了,活了四十二岁,我想他一定死不瞑目。这是中国诗词的不幸,这是中国文化的不幸,这是中国历史的不幸。他死后,北宋皇帝赠太师官衔,追封吴王。他放心不下的心爱小周后不胜悲哀,没多久也随他去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6-22
关于李煜的死和南唐的灭亡,其本人当然有责任:谋政不思,刚愎自用,生性风流,迷恋酒色,实在不能胜任皇帝这一职责,他将大臣潘佑、廖居素逼死,又毒死大将林仁肇,致使南唐朝廷亲小人远贤臣,如此管理不善,国焉能不亡?所以说仅凭一腔才情,当然无法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根本救不了社稷。“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后主的悲剧,终其结果虽然是封建制度造成的,但他本人的性格却是导致国家灭亡的主要原因。而南唐的灭亡,也是历史发展的一种趋势,长江后浪推前浪,华夏几千年历史,就是这么历朝历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不断向前发展的结果。
也看过不少关于后主的生平传略。李后主的一生,真让人是“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也不由让人更加感慨于他的错位人生。真是“一片芳心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想来人生也真是一出大戏剧,在某种机缘的巧合之下,你不知道命运何时就会让你踏入另外一种生活轨迹。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08-06-27
千年的风吹散了多少千年的往事, 却吹不散那段凄凉的历史 .千年的水带走了多少千年的恨, 却带不走这样一个熟悉的名字. 南国的深宫庭院, 洛阳的北邙山巅 ,君的踪迹早已消失不见, 只留下短短的诗篇和永恒的思念.
君有着俊朗的容貌,广额、方颊、骈齿、一目重瞳子;君有着过人的才思,一首小令,胜国万千文字;君有着百般的无赖,四位兄长的早夭让你不得不登上帝王的宝座;君有着万种的风情,终日诗酒美人作伴歌舞升平;君更有一腔真切的感情和一颗真挚的心,用你那生花妙笔打动万千读者的心。
春寒料峭的日子,你是一个游山玩水的浪子。一棹春风一叶舟,一纶茧屡一轻钩,花满渚,酒满瓯,万顷波中得自由。
东风吹水日衔山,好个漫长春日,好个多情种子,你终日流连于众多胭脂,与她们一道把酒作诗。
红日已高三丈透,登上权力顶峰的你从此不在受任何束缚,于是你可以重按霓裳,可以醉拍栏杆,可以拈花嗅蕊,于是整个宫廷无不金迷纸醉。
樱花落尽破重城。你不得不告别了生长了四十年的家国,离开了那熟悉的三千里地山河,在教坊的别离歌声中垂泪相对万千宫娥。一路北上,石城笼罩远岫的云让你愁起千片,石城漂打归舟的雨让你泪落万行,从此你以一首首泣尽以血的绝唱成为千古词坛的南面王。
清秋、午夜、深院、残月。你独上西楼,遥想故国如今已不堪回首,怎能不生泪流,可如何流得尽一江春水般的愁?你感慨,感慨往事只堪哀。你无赖,无赖朝来寒雨晚来风。你悲叹,悲叹人生长恨水长东。
公元978年七月七日,是你四十二岁的生日。今夜的处境怎能不引起你的哀思?于是你挥笔而作虞美人词“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此声传入深宫,太宗干戈大动,一瓶牵机药令你喊恨而终。
七夕,一个特别的日子,既是你的生日,又是你的祭日。七夕,一个古老的日子,牛郎织女相会于此日,你生于此日,殁于此日,冥冥中注定难逃一个情字。你多情,所以你相信“寻春须是先春早,看花莫待花枝老”。庆奴、娥皇、女英......都曾得到你的宠幸。你痴情,昭惠后殁后你仍旧不改一片芳心。“金雀钗,红粉面”,你难忘旧情。“秦楼不见吹萧女“,你唯有日日伤心。
有人对你不屑,因为你是亡国之君,那是他们不懂你。你并非幽王、刘禅那样的昏君,也不是夏桀、商纣那样的暴君。不然听闻你的死讯江南的百姓为何伤心涕零?况且你继位的时候北宋已陆续将各国吞并,你再无力对抗太祖十万雄兵。帝王的出生对你不知是喜是悲?有人说:“后主、炀帝之辈,除却天子不为,使之作文士浪子,前无古,后无今。”也许如此,可如果那样,中国词坛的天空又少了一颗璀璨的启明星。没有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的出生,没有亡国夺妻之恨就不会有空前绝后的词本。正是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语始工。悲痛的经历使你登上了中国词坛的顶峰。
又刮起了那吹拂千年的风,又开始了千年前的梦,李重光的名字早已烙在每一个懂你之人的心中.....
第3个回答  2008-06-24
自古就是成者为王,败者为寇!李煜他丢了江山,他就该被人骂,被人说三道四,古往今来又有几人能理解他的苦衷。生于那样一个乱世 ,别人可以说自己生不逢时,可他身为一个帝王,他没得选择。
我以为当我们在批判李煜他,以及和他有着近似命运的历史人物的时候,我们是不是更应该设身处地地为他们想想,如果我们处在那样一个位子,那样一个时代,我们又会怎样,又会做出什么样的抉择......
第4个回答  2008-06-22
李煜实在不能胜任皇帝这一职责,他应该做个诗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