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自动化与机电一体化的区别?

如题

  工业自动化偏重的是工业领域的电气自动化应用,也就是研究工业中的电气应用以提高工厂自动化的水平。
机电一体化包含的范围就广多了,可以是输配电方向也可以是电力应用领域。
实质的差别也不大,学的课程内容都差不多。
工业自动化专业对电机学的要求比较重要。
因为当今工业控制中80%的负载都是用三相感应电机去驱动的。
  1)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将机械技术、电工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传感器技术、接口技术、信号变换技术等多种技术进行有机地结合,并综合应用到实际中去的综合技术。是现代化的自动生产设备几乎可以说都是机电一体化的设备。 (机械+电器自动化)
2) 自动化技术又叫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电气信息领域的一门新兴学科,但由于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工业生产密切相关,发展非常迅速,现在也相对比较成熟。已经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国防等领域,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纯电器自动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8-02-22
机电一体化比较好就业,工作地点一般面向沿海地区的制造业企业,待遇较好,相关资料如下:
机电一体化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方向 )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从事机电产品的计算机辅助设计(CAD)与计算机辅助制造(CAM),并熟练使用和维修数控加工设备的机电一体化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机械工程制图、计算机绘图、机械设计基础、自动控制原理、传感器与测试技术、可编程控制器、计算机原理、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CAD/CAM)、数控原理及系统、数控机床、数控机床编程、模具CAD/CAM、专业英语、营销与企业管理等,还要接受较长时间的数控编程和数控加工实际训练。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模具设计也制造、机械加工、塑料、五金、电子产品、计算机生产等企业从事数控机床的加工工艺设计编程,数控机床的调试、维护及加工操作,从事生产和技术管理工作,也可以从事国内外数控设备的营销工作。

电气自动化专业介绍

一、专业概况
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和生产自动化程度的提高,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正在和继续需要大批技术应用型实用人才。电气自动化技术是现代制造技术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技术门类,也是一个国家科技实力乃至综合竞争力的综合反映,在工业发展中具有前导地位。电气自动化技术,集机、电、计算机、信息处理等多学科于一体,是多学科相互交叉、渗透、结系淖酆涎Э疲�诠�窬�媒ㄉ柚姓加兄匾�牡匚弧R虼耍�梢运档缙�远��际跏嵌ヌ炝⒌氐氖乱担�枪�窬�梅⒄购腿嗣裆�钏�教岣叩奈镏侍跫�� ?br>
(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综合业务素质,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掌握电气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基础理论,能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从事常用电气自动化设备、常用电气设备、供配电系统和装置、计算机控制系统、PLC控制系统的安装、调试、运行和维护的实用型高技能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及职业能力分析

1、培养要求:本专业主要学习电气自动化的专业技术知识,应具有较强的本专业技术应用能力。
2、职业能力分析
(1)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职业道德和人文素质,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及继续学习能力。
(2)具有较强的用英语进行人际和人机交流能力,具有阅读和翻译本专业有关英文资料的能力。
(3)具有较强的在信息化社会中工作、学习、生活所必备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熟练使用电子电气CAD软件;掌握一门程序设计语言。
(4)具有分析和测试常见的电工电子线路,能设计一般电工电子应用线路,能熟练使用常规电工电子仪器、仪表,具有熟练的电工基本操作技能。
(5)熟悉常用低压电器的基本原理及使用;能熟练阅读电气控制线路的原理图与接线图;具有对常规电气设备、供配电设备等电气控制系统进行安装、调试、维护能力。
(6)具有正确选用、安装、调试、维护电力电子装置和典型交、直流调速系统的能力。
(7)具有熟练的可编程控制器应用能力。
(8)具有以嵌入式计算机数字控制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基本应用能力,对相应控制系统具有调试维护能力。
(9)具有对一般的机械零件图、产品装配图与机械、液压和气压传动系统回路的识读能力,了解常用机械设备的结构特点及工艺过程,了解常见的机械和电气的配合关系。
(10)了解企业管理的基本知识,具有一定的质量意识。

(三)、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共分五部分: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限定选修课、专业选修课及公共选修课。

1、公共必修课包括: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邓小平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体育、英语、高等数学、计算机操作基础等。
2、专业必修课包括:电工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机及拖动基础、机械制图及公差、机械工程基础、嵌入式计算机原理及应用、C语言程序设计、自动检测与转换技术、现代电力电子技术、可编程序控制器应用、自动控制原理与系统、C语言、工厂电气控制技术、电子电气CAD、变配电技术、变频调速原理与应用、工业控制网络、DSP原理与应用及专业英语等。其中主干课程为:电工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机及拖动基础、嵌入式计算机原理及应用、自动检测与转换技术、现代电力电子技术、可编程序控制器应用、自动控制原理与系统等。
3、专业限选课包括:计算机控制技术、工业自动化仪表、控制电机、智能控制等。
4专业任选课包括:电工电子工艺、多媒体技术、楼宇自动化、计算机系统仿真、计算机维修、程序设计(VB)等。
5、公共选修课包括:包括两个能力模块:经济管理科学类和人文与社会科学类。

(四)、实践教学环节

1、专业主要实践教学包括:电工实验、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数字电子技术实验、电机与电力拖动实验、可编程序控制器应用实验、嵌入式计算机原理实验、现代电力电子技术实验、电工基础课程设计、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嵌入式计算机原理课程设计、可编程序控制器应用课程设计、自控系统课程设计、综合系统实训、金工实习、电工电子实习、专业参观、综合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
2、非专业实践教学包括:入学教育、军训、暑期社会实践、社团活动、体育活动、文艺活动等。

(五)、职业技能证书

本专业证书包含三个方面:

1、公共必修证书:PET、计算机一级证书。
2、专业必修证书:CAD初级、维修电工中级。
3、任选证书:CET四级证书、计算机三级证书(单片机方向)、CAD中级证书、维修电工高级证书、气液电控制技术。

(六)、本专业师资力量

学院拥有一支学术造诣高、教学经验丰富、实践能力强的师资队伍。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现有师资26人,其中副高职称以上有17人,“双师型”教师10人。能够满足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理论及实践教学的需要。

二、职业前景

1、对口行业

电气自动化技术是传统而具有新内涵的专业,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备从事电气自动化技术所需要的理论知识和职业技术能力,主要在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等第一线工作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本专业的毕业生可就职于国防、航天、航空、航海、铁道、机械、轻工、化工、电子、电力、电信、钢铁、石油、矿山、煤炭、地质、勘测等广泛的工业、农业、科学研究领域,也可就职于现代物流及现代服务业。

2、就业前景

在上海市经济委员会的《上海制造业战略升级的行动纲要》中指出:加快推动制造业的战略升级是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坚定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向制造业强国转变的国家战略需要,也是上海建立新型产业体系,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坚持“四个中心”的客观要求。上海制造业战略升级的重点包括:高新技术产业重点发展电子信息和现代生物与现代医药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重点发展汽车、轨道交通、船舶、民用飞机;装备制造业重点发展大型成套设备、电站设备、新能源和新型环保设备制造业;原材料制造业重点发展石油化工和精细化工、精品钢材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重点发展制造业物流、技术服务等产业;大力发展就业广、清洁型的都市型工业。根据电气自动化的内涵,上述产业无不包含电气自动化技术,同时也对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据上海市政府组织的《面向新世纪上海紧缺人才需求趋势与开发研究对策》的报告显示,复合型技术人才是紧缺的专业人才,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是培养复合型技术人才的有效载体。可以预见在未来数年内,电气自动化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良好。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8-12
机电一体化通常是高职、技校或者大专开设的专业,机电并重。
电气自动化通常是大学的专业,更偏向于电,机械只作为辅助课程来开。
从课程上讲,机电一体内容相对浅显,侧重于应运;电气与自动化开设的课程较多,内容深奥,要求学生有一定的设计开发的能力。
从就业上讲,两者都是典型的工科专业,就业都不难。取决于个人的学历和能力能方面
从专业的角度,者有所不同,不过大体上是“前者控制方面多,后者机械方面多”。下面,我们将从专业以及课程内容上为大家解读一下。

1、专业定义不同

工业自动化偏重的是工业领域的电气自动化应用,也就是研究工业中的电气应用以提高工厂自动化的水平。

机电一体化包含的范围就广多了,可以是输配电方向也可以是电力应用领域。

2、实质的差别也不大,学的课程内容都差不多。

工业自动化专业对电机学的要求比较重要。 毕竟在当今看来,工业控制中80%的负载都是用三相感应电机去驱动的。
第3个回答  2020-03-20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