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兰珠真的是皇太极最爱的女人吗?

看清史的时候,看到皇太极和海兰珠。书上最后的评论说海兰珠是皇太极最爱的女人,是真的吗?
有历史依据吗?

大清建国之后,皇太极在范文程等文官的协助下,制订了一系列国家制度及礼仪,基本摆脱了草原游牧部落的风气。皇太极因此是非常骄傲的,但他同时也骄傲自己民族一贯的马背上的顽强彪悍的作风,所以皇太极为了保持祖先的传统,为了不被汉风移化,还是制订了很多相当严厉的维持本民族风俗传统的制度。但不可否认,皇太极本人就是受汉文化影响最大的一个。一部三国演义让大清得到天下,也使皇太极这个天生的英主开化,但这仅仅是他接受汉文明的开始。从崇德五宫的宫名看,皇太极至少读过《诗经》,海兰珠的宫名为关雎宫,出典即在《诗经‧国风‧周南‧关雎》,这是汉文明中最早记载爱情的诗篇,皇太极用它来表达自己对海兰珠的深情是再明显不过的了,其他四位的宫名可以猜想是文官代拟,而这样真情毕露的宫名决不可能是哪位官员胆敢擅自拟定的。从这个宫名也可以看出皇太极对海兰珠痴情到何等程度,爱则爱了,还要标榜出来天下共赏。走笔至此,不妨再说说海兰珠的封号:“宸妃”,宸者有两种意思:1屋宇,深邃的房屋 2.北极星所在,后借指帝王所居,又引申为王位、帝王。这个封号并不是皇太极发明的,唐武则天为唐高宗宠妃时曾经想要这个封号,最终被群臣阻止。实际上海兰珠是皇太极后宫的第一人,要说唯一真正爱的女人,想来也不过分。

崇德二年(公元1637年)七月初八,海兰珠在关睢宫为皇太极生下了一个儿子。这孩子是皇太极第八个儿子,巧合的是皇太极也是排行第八,但这个儿子却是尊贵的崇德五宫所生的第一个儿子。皇太极非常高兴,竟开有清一代的先例,在皇宫举行重大庆典的场所崇政殿,颁发了清朝的第一道大赦令,御制文中说:“今蒙天眷,关睢宫宸妃诞育皇嗣,故而大赦天下,使万民咸被恩泽。”一个初生的婴儿,就被定为皇嗣,海兰珠的地位简直就是无冕之后。但可惜的是,这孩子还没有起名字就死在了崇德三年(公元1638年)正月二十八日,如果他健康成长,大清之后的历史就完全不一样了。两天以后,正月三十日,庄妃布木布泰生下了皇九子,这个孩子就是后来的顺治皇帝福临。福临的出生给了庄妃莫大的喜悦,但整个大清国还沉浸在失去皇嗣的悲痛中,尤其是皇太极和海兰珠,丧子之痛给了海兰珠重大的打击,她很快就抑郁成病直到病势不起。崇德六年九月,皇太极正领兵与大明交战,听说海兰珠病重,他不顾战事火速返回探望,还没有赶到,海兰珠就已经死了。皇太极悲痛万分,几乎不能克制。为了开解他的伤心,群臣建议他外出打猎,谁料回来时经过海兰珠的墓地,皇太极又勾起了悲痛。一些亲贵在宸妃丧礼期间不遵守礼仪规定守丧,被皇太极罢夺了王爵官位。皇太极追封宸妃为元妃,谥号敏惠恭和,称“元妃”,也就是说皇太极已经将海兰珠视为自己的元配正妻,只是碍于哲哲,不能给予皇后的名分。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也就是海兰珠死后不到两年,皇太极也驾崩了,《清史稿》说他无疾而终,实际上在年初皇太极身体已经不舒服了,但没有严重的迹象,到了八月庚午这一天仍照常处理公务,但到夜间就突然驾崩了。享年五十有二,在位十七年。上尊谥曰应天兴国弘德彰武宽温仁圣睿孝文皇帝,庙号太宗,累上尊谥曰应天兴国弘德彰武宽温仁圣睿孝敬敏昭定隆道显功文皇帝。“太宗”与“太祖”一样都是用于有开创立业的皇帝身上,“文”指文治,有德有行有智慧有才能才能称“文”,皇太极当之无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6-26
是的,皇太极对海兰珠的喜爱就像他儿子顺治特别喜欢董鄂妃那样

宸妃是庄妃的姐姐,1635年,她26岁上嫁给皇太极。她以贤淑文静著称,夫妻关系特别好,皇太极封她为关雎宫宸妃,地位仅次于中宫皇后。关雎宫,取自《诗经》中的“关关雎鸠”的名句,两年后,她生下皇八子,皇太极非常高兴,还颁发了大清朝第一道大赦令。只可惜这个儿子两岁而殇。

1641年,皇太极正在松锦前线指挥作战,传来了宸妃生病的消息。他置紧张战事于不顾,马上动身往回赶,中途听到宸妃已死噩耗,悲不自胜。在关雎宫宸妃的灵柩前,他长时间涕泣不止。厚葬宸妃后,又追封她为敏惠恭和元妃。自从失去宸妃,他朝夕悲痛,饮食顿减,身体每况愈下,还昏迷过去,“言语无绪”。后来,诸王大臣请他去到蒲河射猎,借以消愁解闷。不想,路过宸妃墓,触景伤情,又引得他大哭一场。宸妃活了33岁。

关于宸妃海兰珠

清太宗皇太极后宫中有五位后妃,包括孝端后和后来的孝庄文皇后等,个个都是艳丽超群的美貌佳人,皇太极没有一个不喜爱的,然而最受宠爱的莫过于宸妃了。

宸妃是蒙古科尔沁贝勒寨桑之女,姓博尔济吉特,名哈日珠拉,汉名海兰珠。她是孝端皇后的,
庄妃(孝庄文皇后)的姐姐。海兰珠生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比庄妃大4岁。天聪八年(1634年),其兄吴克善亲送海兰珠到盛京,与皇太极成婚,当时海兰珠已26岁,虽然已过妙龄,然而更加丰满成熟,娇艳动人,因而倍受皇太极的宠爱。崇德元年,皇太极以古代名妃常用的封号,封海兰珠为"宸妃"。以《诗经》中像征爱情的诗句:"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将宸妃居住的寝宫命名为"关睢宫"。宸妃的地位在五宫中位居第二。仅次于其姑母孝端皇后。崇德二年,宸妃生下皇八子,皇太极欣喜若狂,很快就决定立这个婴儿为皇位继承人,大宴群臣,大赦天下。无奈此子福薄命短,来到人世间刚两年,尚未来得及命名就夭亡了。爱子的死,给皇太极和宸妃以沉重的精神打击。宸妃所遭到的打击尤重,整日郁郁寡欢,终于忧闷成病。宸妃弥留之际,皇太极正在松山战场上指挥作战,他得知宸妃病危的消息后,立即兼程赶回盛京,当他进入关睢宫时,宸妃已驾返瑶池了,终年33岁,正是风华之年。皇太极悲恸欲绝,寝食俱废,乃至昏死过去,经紧急抢救,才渐渐苏醒过来。为表示对爱妃的悼念,皇太极为宸妃举行了隆重的丧礼,赐谥号为敏惠恭和元妃,这是清代妃子谥号中字数最多的。宸妃死后不到两年,皇太极也命归九泉了。皇太极对宸妃这种真情笃意,在历朝皇帝中都是少见的。

宸妃死后火化,初暂安于盛京地载门外五里的墓地。皇太极葬入昭陵之后,宸妃也被迁葬到昭陵妃园寝内。

海兰珠前26年的铁事在正史中无任何记载,对她的事件始于嫁于皇太极之时,她死后两年皇太极驾崩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574065.htm

第2个回答  2012-12-15
皇太极取哲哲和其他妃子都是为了巩固他的地位,娶了孝庄也是利益,当他成为皇帝之后,他遇到了海兰珠,第一次知道了爱情,第一次没有任何目的的爱一个人,皇太极对海兰珠的爱就像福临对董鄂妃的爱一样,在一场战争可以赢得胜利的战争中,海兰珠生病,让他选择江山还是海兰珠的时候他毫不犹豫的选择的海兰珠,累死了6匹马,跑到海兰珠身边,可是她却走了,海兰花就这样离他而去了,这个他一生最爱的女人,皇太极痛哭到昏过去,近7天不吃不喝,一病不起,再也不能上战场了,真的很为他们的爱感动,群臣为了让他心情好,就去打猎了,可是皇太极回来路过海兰珠的墓地他痛哭不已,真的好感动,大清的皇帝都是情种,皇太极这个人一生无情,最后却死在有情上,因为太爱海兰珠~
第3个回答  2008-07-06
可以这样说,自从宸妃海兰珠的孩子夭折后,皇太极对她更加恩宠,但海兰珠仍沉浸于丧子之痛,身子骨越来越坏,最后死亡,当时皇太极正在松锦大战的战场上,得到海兰珠的死讯后,悲痛欲绝,不顾战况,急忙赶回盛京(今沈阳),回到皇宫后,扑到海兰珠身上大哭,诸王贝勒苦劝,皇太极在止住哭声,竟为海兰珠守灵7天水米不近,可以说皇太极对海兰珠痴情的不可自拔 。有人说皇太极喜欢孝庄,这也不假,是孝庄生下顺治之后才逐渐受宠,但没有海兰珠那种喜欢,如果让皇太极选择江山和海兰珠,他能选后者。
第4个回答  2008-06-23
是的,当年皇太极打锦州的时候听说海兰珠病了马上驱马回盛京.仗也不管了.可惜赶回去的时候宸妃已经死了.为她送葬的时候一边走一边哭,连续几天没睡没吃.这是朝鲜人记载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