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茶树怎么栽培

如题所述

山茶树的栽培技术有四种,分别是扦插种植、嫁接种植、压条种植和播种种植。

一、扦插种植

扦插种植最好选择6月中期到8月末期。插条需要选择山茶树树冠外部的树叶完好的当年生的枝条,且其长度在8到10厘米。在清晨剪下插条后,立即插入土地,深度在3厘米左右。插床需要在阴处,并需要浇点水在叶面上。温度最好在20度-25度,插条后大概6周就会生根。当根部生长到3厘米-4厘米的时候就可以移栽了。

二、嫁接种植

如果该山茶树的品种不适合扦插种植,扦插生根困难的话,可以采用嫁接种植的方式。注意需要用生长到5月至6月半的新梢来嫁接。

三、压条种植

压条要使用健康的1年生山茶树枝。在顶部的20厘米的地方剥掉宽度在1厘米树皮,再用腐叶土覆盖枝条,最后抱上塑料薄膜,大概2个月后就会生根。

四、播种种植

这种方法适合用在单瓣的山茶树种子。在10月份浅种就可以。

扩展资料:

山茶树的种植需要注意:

1、种植时间:最好在秋天的时候种植。

2、施肥时间:种植山茶树要在2月-3月的时候施放第一次肥料,第二次在6月份施放,第三次要在10月-11月施放肥料。

3、生长环境:其性喜冷湿气候,不耐高温。对土质不苛求,但以含湿度高之砂质土壤较合适,全日照半日照均适宜。山茶树常年在连绵叠嶂的群山之中天然孕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山茶树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三农网——山茶树的生长环境需求 怎么栽培山茶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11

一、山茶树的栽培技术

1、扦插种植:这个在6月中期-8月末的时候最好。插条需要选择树冠的外部结实、叶子必须完好、芽要饱满的当年生的枝条。插条的长度需要在8厘米-10厘米,最前端要留着2片叶子。剪插条的时候,最好基部上有老枝的,这样插的部位会快速的愈合。

插条要在清晨的时候剪,剪完就插,插入的深度要3厘米左右,扦插的时候要叶子相互交接,插完后要用手按住。插床需要在遮挡住阳光的地方,每天我们需要浇点水在叶面上,让叶子保持湿润。温度最好在20度-25度,插条后大概3周就开始愈合,到了6周就会生根。当根部生长到3厘米-4厘米的时候就可以移栽了。

2、嫁接种植:我们可以使用扦插生根困难的品种来嫁接。生长到5月-6月半质化的新梢来嫁接最好。

3、压条种植:压条要使用健康的1年生山茶树枝。在顶部的20厘米的地方剥掉宽度在1厘米树皮,再用腐叶土覆盖枝条,最后抱上塑料薄膜,大概2个月后就会生根。

4、播种种植:这种方法适合用在单瓣的山茶树种子。在10月份浅种就可以。


二、山茶树的种植方法

1、种植时间:最好在秋天的时候种植。

2、施肥时间:种植山茶树要在2月-3月的时候施放第一次肥料,第二次在6月份施放,第三次要在10月-11月施放肥料。

3、适当修剪:山茶树要适当的修剪,要清除掉得病的枝条,还有修剪一些弱枝和枝条密集的地方树枝就可以。山茶树在开花期需要我们疏蕾。

扩展资料:

山茶树的生态习性

1、温度:不同山茶树对于温度的需求都不同。一般单瓣型的山茶树可以在-10度的寒冷天气里也能生长。但是名贵的山茶树要在18度-25度左右的时候才能很好的生长,如果温度超过30度以上的时候,它会停止生长或者被烧伤。

2、光照:山茶树喜欢光照在阴阳各半的地方,不能让它们一直晒着。大山茶树要每天照到阳光3小时-4小时以上。我们在种植山茶树的时候要注意,夏天要遮挡阳光,冬天需要南面能照射到阳光,这样山茶树才能更好的生长。

3、土壤:种植的地方,土壤要肥沃,疏松,还要有点酸性。酸性在5.5-6.5最好。还有在种植的地方要整好排水设施。如果在雨多的季节要及时排水,排水不及时的话,有可能让山茶树的根部坏死。

4、生长:山茶树一年有两次枝叶生长,第一次在3月末-4月末的时候开始长芽,到5月末的时候就停止生长枝叶,这个叫做春梢。第二次是7月中期-9月之间生长,这个叫做夏梢。

参考资料:山茶树-百度百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9
(一)概说

茶花为山茶科山茶属的常绿小乔木或灌木,俗名又称山茶花。原产于中国大陆、台湾、日本、韩国;其品种全世界原有九十馀种,但近年来欧美国家陆续进行品种的交配与改良后,其品种持续大量增加之中。

茶花的叶片多为革质互生,边缘有锯齿。其叶的形态可分为:椭圆形、长椭圆形、广椭圆形、卵形、倒卵形及披针形六种。

叶的形状,依叶部的弯曲形状可分为:平坦、外曲、波曲、反曲、中折等五种。

茶花的叶色及斑纹亦具有极大的变化,主要为「遗传性枝叶变种」与「滤过性病毒引起的黄斑」所产生。其斑纹多由白色或黄色构成:中斑、散斑、重斑、扫斑、覆轮、镶边等七种斑纹形式。

茶花,多为离瓣花;花期于十一月至翌年二、三月间。

花型,依「花瓣」构成形态可分为:一重瓣、八重瓣及千重瓣三大类,若依「花药」、「雄蕊」构成形态则可区分:唐子型、二段型、牡丹型及狮子型四大类。

花色,茶花的花色极多,主要的花色有:红色、深红色、黑红色、紫红色、朱红色、桃红色、桃色、浓桃色、浅桃色、淡桃色、白色、粉色、粉红色、黄色、淡黄色…等。

花纹,茶花的纹样表现主要由“遗传性变异”与“滤过性病原体”所引起的,因此若属于“滤过性病原体”所导致的红底白斑,其白斑将时会出现或消失。纹样可分为:竖直斑、小条纹、喷点斑、筋入纹、红覆轮、白覆轮、白星斑、白云斑、横云斑、全色…等九大类。

(二)种类

一般所谓的茶花,亦称之「山茶花」或「茶花」或「椿」…等皆可。但其品种品系亦主要分为下列三大系类:

一、山茶花系(Camelliajaponica.L.):日名“椿”。

知名品种如:五宝、白六角、红六角、七巧、九曲、十八学士、白宝塔、广东粉、鲤鱼珠、佛顶茶…等。

二、南山茶系(Camelliareticulata.L.):又名“云南茶”“大理茶”。

知名品种如:胭脂红、大银红、红碗茶、迎春红、赛牡丹、紫袍、连蕊、鹤顶红、一品红、锦袍红、靖安茶、宝珠茶…等。

三、茶梅系(Camelliasasanque.Thunb.):日名“山茶花”。

知名品种如:白雪、八重梅、淡紫、富士之峰、狮子头、朝仓、七福神、御美衣、大锦、夕阳、大朱杯、金世界、丽玉…等。

(三)繁殖技术

一、扦插繁殖法:

繁殖适期:于梅雨季节后的4~5月间进行,土壤温度约20~25oC。

“茶花”的插穗可取长度约10~15公分,保留2~3片叶子;“茶梅”的插穗可取长度约6~10公分,保留3~4片叶子。剪取后可直接扦插,若留置超过一小时以上时,须先行浸水保鲜于40小时内扦插完成。扦插入土约1/3~1/2深度即可。

二、嫁接繁殖法

繁殖适期:可于2~3月或6~7月间进行。

茶花的“接穗”可取去年生(即二年生)的充实枝条,每节留一芽一叶切取,叶部切除仅留1/3即可。“台木”必须培养其树势、且生长强健壮者,在台湾地区多以油茶作为台木。

嫁接方式常用“切接”、“割接”、“崁接”及“靠接”行之。

三、高压繁殖法

繁殖适期:须于梅雨季节后的4~6月间进行。

茶花的“高压”可采“环状剥皮”方式进行,于表皮与形成层间割剥长约1~1.5公分的环状剥皮后,再以含水量约85%的水苔包裹,经30~45天后始发根,再经约20~30天待发根完全后,即可剪下上盆培育。

四、播种繁殖法

繁殖适期:“采收即播法”于9~11月间。“春播法”的最佳时期于3~4月间,最晚亦可于5~6月间进行。

茶花的“采收即播法”之“采种”可于每年9~10月间视果实变成茶褐色时且未裂开前采收;采收后须使果实阴乾并自动龟裂后,即可收取种子;种子采集后须即刻浸水,待种子吸水饱和后会沉入水中者可直接播种,如未沉入水中者可将其硬种壳敲碎后再播种。

“春播法”之“采种”同“采收即播法”之采收方式;但须以砂或水苔包裹后放入盆中,上覆稻草或枯叶以免过于乾燥,待春天时将盆内已发根的种子直根切除1/2~1/3后再上盆培育之。 (四)栽培管理

一、土壤:

喜排水良好具保水、透气性佳的富有机质砂质壤土为宜。可以砂质壤土60%+腐叶土40%调配使用最为理想。

二、移植换盆:

可于新芽萌发前移植或换盆为宜;约于11月至3月间。

三、灌溉给水:

喜溼润、排水良好。故应适时给水,尤其应防夏季缺水的西晒乾燥现象或建物辐射热伤害,以免妨害其生长。当花芽分花时,更不可断水、缺水,以免著花不易或引起落花。

四、施肥:

可以有机质肥为主供应:骨粉、草木灰、油粕。或过磷酸石灰、氯化钾。其N-P-K比为:5-3-2,开花后可施重肥,5~7月花芽分化期间忌施肥,尤其是氮肥,以免仅萌发叶芽。

五、摘蕾:

茶花的花芽分化多为六月间,但摘蕾时须视花蕾如黄豆一般大小时约在9~11月间才可进行。摘蕾的原则为:每节花芽仅留一个花蕾为原则,且其花蕾须朝上,并不可伤及新芽。

六、花后处理:

12~1月间:花后应尽早除去残花,并立即追肥,在支干基部起仅保留2~3节新芽,其馀顶端可去除。4~5月间:须减少供水,使新芽所生长之枝条不会过分伸长,以免后续之花芽分化的萌花蕾数减少。

七、培育场所

宜于半日照、通风良好之凉爽环境培育。忌炎热、密闭、阴溼或乾燥区域栽培。

(五)、病虫害防治

一、常见病害

有:糕饼病、炭疽病、白星病、煤病、菌核病、根腐病…等。

防治法:以大生水和剂、石灰硫黄合剂、免赖得水和剂、多保净M水和剂、好速杀水和剂…等杀菌药剂防治。

二、常见虫害

有:介壳虫、蚜虫、茶黄蓟马、茶毒蛾、潜叶蛾、象鼻虫、红蜘蛛、避债蛾、天牛、根腐线虫…等。

防治法:以加保扶、陶斯松、速灭松、加福松、地特松、马拉松、欧杀松…等杀虫药剂防治。

(六)开花调节

可利用(GA)激勃素处理以促进开花,是于9~10月间以1%(GA)激勃素于花芽边的叶芽处,将叶芽折伤后滴入其叶芽伤口即可;处理后约30天后即会开花。

此外,利用花芽分花与花蕾形成至开花阶段,辅以27oC的高温处理促进花芽形成的方式,也是相关研究单位在近期所热烈进行的课题。
第3个回答  2019-05-27
一、秋施基肥
最好在晚秋果实采摘后及时进行,这样可促进树体对养分的吸收积累,有利于花芽的分化。基肥的施用最好以有机肥为主,配合一定量的化学肥料,先将化学肥料与有机肥或土壤进行适度混合后再施入沟内,以免烧根。
二、适时环割
对幼旺山楂树进行环割或环剥可暂时截留叶片制造的有机养分,以便集中供给、开花坐果或形成花芽。在5月下旬到6月下旬用钝刀刃在树干光滑处环割深达木质部,涂抹“促花王2号”,控梢、促花。
三、花果期追肥
花前追肥以氮肥为主,一般为年施用量的25%左右;幼果期追肥主要为花芽的前期分化改善营养条件;果实膨大期追肥以钾肥为主,主要促进果实的生长,提高山楂的碳水化合物含量。每年在开花前、幼果期、果实膨大期喷施叶面肥+“壮果蒂灵”,可使山楂的花柄、果柄增粗,防止落花落果,提高果实膨大速度。
四、修剪宜精心
山楂树的修剪,应以冬季为主,进行改造和更新复壮,疏去轮生骨干枝和外围密生大枝及竞争枝、徒长枝、病虫枝、缩剪衰弱的主侧枝,选留适当部位的芽进行小更新,培养健壮枝组。对弱枝重截复壮和在光秃部位芽上刻伤增枝的方法进行改造。修剪时的伤口用“愈伤防腐膜”封闭保护,防干裂和病虫为害。
五、采前适时浇水
据试验,采收前能够适时浇水的山楂园,比对照园当年可增产20%~45%,越是在干旱的情况下,其增产效果越明显。此外,采前对山楂园浇水,可提高山楂花芽分化率20%以上,并能减轻大小年结果和采前落果等。
六、灭菌消毒防病虫
在冬季休眠期和春季发芽前分别喷一次“护树将军”+5波美度石硫合剂,保护花芽,消毒灭菌,保温防冻。在5月上旬至6月上旬,喷洒灭扫利2500倍液,防治红蜘蛛和桃蛀螟。在6月中旬、7月下旬、8月上旬各喷1次“新高脂膜”+杀虫剂+杀菌剂,防治桃小食心虫、轮纹病等。对白粉病发病较重的山楂园,在发芽前喷1次,花蕾期、6月各喷1次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成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由于山楂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生活效益,近几年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为此,果农朋友要抓好山楂园的管理工作,实现山楂稳产、丰产。
相似回答